張海露
所謂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部分。然而事實上,我們并不注重語文閱讀教學,僅是在一味地要求學生做一些閱讀理解試題,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較低,閱讀能力也相對較低。所以,在素質(zhì)教育下,教師要從思想上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借助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逐步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以確保學生在高效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構建高質(zhì)量的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概述。
一、借助問題情境來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學生在閱讀了兩遍文本卻不清楚文本的中心思想或者是文本的寫作意圖等等,換句話說就是學生的閱讀比較盲目,沒有目標,這嚴重不利于閱讀質(zhì)量的提高。所以,在素質(zhì)教育下,我們可以借助問題情境來消除學生閱讀過程中的盲目性,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這樣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鍛煉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閱讀《最后一課》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也為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在閱讀之前,我首先引導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問題:(1)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有哪些見聞和心理活動?(2)作者是怎樣描寫韓麥爾先生的?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3)這一節(jié)課與平時有什么不同之處?……組織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而且,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起著非常重要作用。
二、實施多元解讀來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
多元解讀是指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重點句子或者是寫作手法、情感態(tài)度進行多角度的講解,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對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以及綜合素質(zhì)水平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自主鑒賞中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體會作者在文本中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閱讀《背影》時,為了保障學生能夠領會到文本中所包含的那份濃濃的父子親情,在閱讀時,我組織學生對文本進行多元解讀,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方面進行閱讀,比如,從作者的語言運用上;從作者對父親的外貌描寫上;從父親為“我”做的事情上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鼓勵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已有知識,對文本中的思想感情進行體會和感受,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風格,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也起著重要作用,同時,這個過程也有助于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
三、營造和諧環(huán)境來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
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能夠使學生的情緒處于最佳的狀態(tài),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所以,閱讀教學也是一樣,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濃厚的閱讀氛圍才能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才能讓學生更快地走進作者,走進文本。那么,我們該如何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呢?首先,我們可以借助評價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生多元解讀時,對于學生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我們不能一口否決,要在引導的基礎上給予肯定,這樣不僅能夠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教學質(zhì)量也具有一定的保障工作。其次,我們可以在每周開展閱讀課,或者讓學生以講故事的形式來交流自己閱讀的文本,進而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營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以促使學生以良好的心態(tài)走進閱讀,提高閱讀質(zhì)量。
總之,在初中閱讀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要借助恰當?shù)姆绞絹韼椭鷮W生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習慣,進而促使閱讀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王小華.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J].閱讀與鑒賞:下旬,2011(10).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