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碩
摘 要:為了實現皖南煙區(qū)煙葉生產機械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該文對煙葉生產機械化體系建設進行了探索,提出了煙葉生產機械化體系,包括技術體系和服務體系;構建了煙葉生產機械化技術體系與服務體系框架;明確了煙葉生產機械類別及其機械化技術的控制因素與目標參數;明晰了煙葉生產機械服務體系構建方法。該研究為現代煙草農業(yè)煙葉生產農藝與農機的深度融合及農機服務提供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皖南;煙葉;機械化;技術體系;服務體系
中圖分類號 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14-147-04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ng of Mechanization System for Tobacco Production in the South of Anhui
Lin Shuo
(Anhui Wannan Tobacoo Co.,LTD,Xuancheng 2420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bacco produce mechanization in the south of anhui. In this paper,the constructing of tobacco produce mechanization system was explored. The tobacco produce mechanization system includes technology system and service system. It was constructed that framework of the tobacco produce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system and service system. It was determined that mechanical category and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controlling factor and target parameter of the tobacco produce. It was determined that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tobacco produce mechanization service system. It was provided that development foundation of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achinery and agronomy and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ervice.
Key words:The south of Anhui;Tobacco;Mechanization;Technology system;Service system
當前,現代煙草農業(yè)發(fā)展已經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需要積極探索與創(chuàng)新,進一步轉變生產方式,提高煙草農業(yè)生產力水平,持續(xù)提升煙葉生產現代化發(fā)展水平。而煙草生產機械化是煙葉生產現代化一個重要載體,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1]。近幾年來,煙葉生產的總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規(guī)模化生產的優(yōu)勢也日益凸顯。但是,機械化煙葉生產的發(fā)展卻明顯落后于規(guī)?;七M的速度,特別是山地丘陵地區(qū)的宜煙田塊,大多為自然河流沖田,耕作層淺,底層砂石多,田塊面積小而形狀不規(guī)則,田塊分布立體布局落差大,短期內缺乏適宜的煙葉生產機械,嚴重影響了煙葉機械化生產的發(fā)展,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代煙草農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尋找山區(qū)煙葉機械化生產發(fā)展的新模式,不斷提高山區(qū)煙葉生產的機械化水平,發(fā)展煙葉生產機械化為現代煙草農業(yè)服務是當前現代煙草農業(yè)建設、實現的首要任務[2-3]。而如何針對性選擇好途徑,是擺在當前現代煙草農業(yè)建設面前的重大課題[4]。煙葉生產機械主要包括育種機械、耕整地機械、起壟移栽機械、田間管理機械與田間清理機械等,煙葉生產機械化體系包括技術體系和服務體系。在有限的可用農機資源的基礎上,加強煙葉生產機械化體系建設是發(fā)展煙葉生產機械化的基礎,可使煙葉生產機械的配套更加科學合理,使煙葉生產機械的運行更加規(guī)范有序,從而實現煙葉生產機械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本文依據皖南煙區(qū)近年機械化發(fā)展的實踐,對煙葉生產機械化技術體系建設和服務體系建設進行探索,構建煙葉生產機械化技術體系與服務體系框架,并明確煙葉生產機械類別及機械化技術控制因素與指標,明晰煙葉生產機械服務體系構建方法,為皖南煙區(qū)煙葉生產機械化的發(fā)展提供基礎。
1 煙葉生產機械化技術體系建設
煙葉生產機械化技術體系是指機械化作業(yè)和煙葉生產技術相互適應及配套的體系,是體現農機與農藝之間
深度融合的體系。如圖1所示,煙葉生產機械化技術體系是各類機械及其機械化作業(yè)的控制因素、機械化目標參數、煙葉標準化生產技術指標之間的關系鏈條。機械化目標參數與煙葉標準化生產技術指標的達成是相互依托、相互影響,各類機械之間在實現機械化目標參數的過程中也是相互依托、相互影響。建立煙葉生產機械化技術體系的核心是結合當地實際與煙葉標準化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科學合理的確定煙葉生產機械化的控制因素和機械化目標參數。圖1 皖南煙區(qū)煙葉生產機械化技術體系
1.1 育種機械
1.1.1 播種機械 播種的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為:每穴播種1~2粒,播種精度可達95%以上,穴內中央落種,播種深度適宜,基質松緊度適宜。播種機械在達成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的過程中,確定的控制因素為:苗盤尺寸均勻一致、材質較硬,基質含水量以手捏成團,松開即散為宜,種子提前篩選,保證直徑均勻一致且干燥。確定的播種機械的機械化目標參數為:苗盤四周每穴播2粒,長行各靠邊間隔1行播2粒,其余播1粒,共計播200粒,播種精度達98%以上,穴內中央呈弧形凹槽,播種深度0.3~0.4cm,基質松緊度適宜。
1.1.2 剪葉機械 剪葉的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為:修剪高度掌握在高出生長點3~4cm處,不能剪生長點,每次修剪面積不超過煙苗單片面積的50%,苗池不留殘葉,并及時消毒。剪葉機械在達成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的過程中,確定的控制因素為:苗池規(guī)則,通道平整,合理選擇剪葉時機,即一是當煙苗長至5cm高、煙苗豎膀時開始第一次少許剪葉,后期當葉片伸展高度超過苗心6cm后開始剪葉;二是每次剪葉在煙葉表面無明水時進行。確定的剪葉機械的機械化目標參數為:修剪高度高出生長點4cm處,葉片剪切徹底,切線整齊,并收集殘葉,邊剪葉邊消毒。
1.2 耕整地機械
1.2.1 翻耕機械 翻耕的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為:翻耕深度達到20cm以上,打破犁底層,加深耕作層,翻耕要均勻,不漏耕,做到田面平整,到頭到邊。翻耕機械在達成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的過程中,確定的控制因素為:土壤含水率≥15%,田塊無直徑≥3cm的石塊。確定的翻耕機械的機械化目標參數為:翻耕深度20cm以上,漏耕率≤2.5%,重耕率≤5.0%,植被與殘茬覆蓋率≥85%。
1.2.2 整地機械 整地的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為:一次作業(yè)達到耙平耙碎、耕深達15~20cm,且均勻,不漏耕,做到田面平整,到頭到邊。整地機械在達成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的過程中,確定的控制因素為:土壤含水率為15%~25%,田塊無直徑≥3cm的石塊。確定的整地機械的機械化目標參數為:耕深15~20cm,地表平整度≤5cm,壤土碎土率≥60%,粘土碎土率≥50%;砂土碎土率≥80%。
1.3 起壟移栽機械
1.3.1 施肥機械 施肥的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為:施肥帶寬12~15cm,施肥位置距壟頂高度為15~20cm。施肥機械在達成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的過程中,確定的控制因素為:達到整地標準,肥料含水率≤15%,肥料顆粒均勻一致。確定的施肥機械的機械化目標參數為:施肥帶寬12~15cm,施肥位置距壟頂高度為15~20cm,施肥均勻度變異系數<40%,斷條率≤2%。
1.3.2 起壟機械 起壟的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為:直線起壟,壟型呈弧形,壟體土壤細碎、疏松飽滿,在保證施肥高度的同時起壟壟高為30~35cm,壟基寬60~70cm,壟中心距為120cm,壟溝土壤清理徹底,保證清溝瀝水。起壟機械在達成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的過程中,確定的控制因素為:達到整地與施肥要求,土壤含水率為15%~25%,田塊無直徑≥3cm的石塊。確定的起壟機械的機械化目標參數為:壟高為32~35cm,壟基寬60~70cm,壟中心距為115~125cm,直線起壟,壟型呈弧形,墑面寬<12cm,墑體飽滿、土細。
1.3.3 覆膜機械 覆膜的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為:膜后透光面寬70~80cm,且要壓膜嚴實,緊貼壟面,無破損、褶皺。覆膜機械在達成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的過程中,確定的控制因素為:達到起壟要求,膜寬100~120cm,土壤含水率為15%~25%,田塊無直徑≥3cm的石塊。確定的覆膜機械的機械化目標參數為:膜后壟高為30~35cm,膜后壟基寬65~75cm,膜后透光面寬70~80cm,覆土寬度5~15cm。壟溝線形圓滑。
1.3.4 移栽機械 移栽的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為:株距45cm,立苗率達98%以上,穴深12~15cm,移栽后苗心以上有高5cm、寬或直徑10cm的蹲伏空間(“小溫室”環(huán)境),不泥苗心。移栽機械在達成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的過程中,確定的控制因素為:煙苗莖高5~10cm、莖粗≥0.4cm,土壤含水率為15%~25%,田塊無直徑≥3cm的石塊。確定的移栽機械的機械化目標參數為:株距42~48cm,穴深12~15cm,漏栽率≤2%,移栽不合格率≤4%,移栽后苗心以上有高5cm、寬或直徑10cm的蹲伏空間,不泥苗心。
1.4 田間管理機械
1.4.1 中耕機械 中耕的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為:翻起雜草,不破壞煙葉,疏松土壤。中耕機械在達成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的過程中,確定的控制因素為:達到起壟要求,土壤含水率為15%~25%,田塊無直徑≥3cm的石塊。確定的中耕機械的機械化目標參數為:耕深≥15cm,葉片損傷率≤4%,碎土程度中及以上,除草程度中及以上。
1.4.2 培土機械 培土的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為:不破壞煙葉,土培到苗窩,培土后增加壟高,壟體飽滿。培土機械在達成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的過程中,確定的控制因素為:達到起壟要求,土壤含水率為15%~25%,田塊無直徑≥3cm的石塊。確定的培土機械的機械化目標參數為:培土后壟高32±5cm、壟基寬60~70cm,碎土程度中及以上,葉片損傷率≤4%,壟溝線形圓滑。
1.4.3 植保機械 噴霧機械的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為:霧化液滴均勻浮于葉片表面,不流淌。噴霧機械在達成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的過程中,確定的控制因素為:達到起壟要求,合理選擇噴灑時間,田間無明水。確定的噴霧機械的機械化目標參數為:葉片損傷率≤4%,噴灑均勻度≥90%,地頭無滴漏現象。
1.5 田間清理機械 田間清理機械目前主要是拔桿機械。拔桿的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為:煙稈連根拔除,帶離煙田,不留殘茬。拔桿機械在達成生產技術指標與要求的過程中,確定的控制因素為:煙桿未枯萎,土壤含水率為15%~25%,田塊無直徑≥3cm的石塊。確定的拔桿機械的機械化目標參數為:漏拔率≤5%,殘茬率≤5%。
2 煙葉生產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
機械化服務體系是指滿足煙葉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的機械培訓、維修、保養(yǎng)、管護等服務保障體系。如圖2所示,機械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包括系架構的建立和相應的體系職能的建立,即通過組建煙草農機服務中心來統(tǒng)轄全區(qū)農機服務工作,煙草農機服務中心下設管理部和服務部2個部門。
2.1 管理部 管理部由皖南煙葉公司派駐人員協(xié)助進行煙草農機服務中心內機構建設、人事管理及相關行政事務與日常事務等綜合類管理工作。
2 服務部 服務部由煙草農機服務中心全權委托一家實力較強的服務單位全權組織轄區(qū)的具體服務工作,受托服務單位接收管理部的監(jiān)督和管理。各生產廠家將所售農機的服務工作全權托付給受托服務單位,繳納銷售額的一定比例作為服務費,并有償向受托服務單位提供充足的零配件和備用機械。受托服務單位將服務人員統(tǒng)一送往各生產企業(yè)進行培訓,確保每個服務人員要全面熟悉并會維修所有的機械。在按照“一社一員”的標準,在各煙葉種植合作社安排一名服務人員協(xié)配件進行定期駐點服務。同時,服務中心對所有合作社的服務工作進行統(tǒng)一調配和統(tǒng)籌,并做好駐站服務人員的后勤保障和相關物資和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