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威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術作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技術,其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為防止安全事故出現(xiàn)在施工中,必須重視混凝土施工。通過對城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選擇及技術應用進行分析,探究了混凝土的施工技術。
關鍵詞:建設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隨著建筑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城建工程建筑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在城建工程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中,大面積地使用混凝土材料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然而,實際生活中,混凝土的施工技術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只有了解混凝土技術對城建工程的關鍵作用和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影響,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混凝土施工技術。
一、混凝土原材料標準
(一)水泥
在高層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如選用普通水泥,其具有較高水化熱,在施工過程中將會出現(xiàn)大量水泥水化熱散發(fā)較差的現(xiàn)象?;诖?,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須采用較低水化熱及較高安全性的礦渣水泥,如礦渣硅酸鹽水泥,這種水泥具有較慢的凝結硬化速度,早期具有較低的強度,水化熱釋放速度慢等特點,這些特點對于水泥熱量均勻放出十分有利,同時還具有將放熱高峰推遲的作用。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基礎上,應對水泥用量盡可能降低,通常情況下水泥用量不能超過450kg/m3。
(二)細骨料
細骨料的平均粒徑要在0.5毫米以上,含泥量要小于或等于5%。如采用的混凝土是由當平均粒徑較大的中、粗砂拌制時,可對用水量及水泥用量進行適當?shù)販p少,這樣可以有效對水泥水化熱減少,同時起到降低混凝土溫升及減少混凝土收縮的作用。
(三)粗骨料
必須嚴格遵循結構斷面尺寸和鋼筋間距進行粗骨料粒徑的選擇,與此同時,還要采用連續(xù)級配,主要原因在于這種粗骨料的和易性很好,同時還具備較高的抗壓強度。在施工過程中,粗骨料的應用可以對用水量及水泥用量進行有效減少,進而減少水泥水化熱,降低混凝土的溫度。
(四)外加劑
在拌制混凝土的過程中,需要將2千克的減水劑摻加到每立方米混凝土內,這樣不僅可以對水泥用量進行有效減少,還起到降低水化熱峰值的作用,同時還能增強混凝土收縮的補償功能,對混凝土的抗裂性進行最大限度地提高。為對混凝土終凝時間進行有效延長則需要進行緩凝劑的摻加,避免集中出現(xiàn)水化熱現(xiàn)象,在摻入緩凝劑時,必須嚴格控制其時間,不能出現(xiàn)時間過長的現(xiàn)象。
(五)粉煤灰
粉煤灰在混凝土施工中的應用,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還能減少水泥水化熱。當混凝土材料拌制時如選用礦渣硅酸鹽水泥作為主要施工材料,粉煤灰可以起到替代水泥的作用,其替代的最大比例為25%,這樣不僅可以對水泥水化熱,進行有效降低,還能為后期澆筑混凝土起到一定幫助。混凝土內摻加粉煤灰將對混凝土的抗?jié)B抗裂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此時為確保建筑物的質量,可以選用外摻法作為粉煤灰添加的主要方式,也就是在配合比內水泥用量不減少的情況下,依據(jù)配合比要求將每立方米混凝土粉煤灰摻合量準確計算出來。
二、混凝土的施工工藝
(一)施工順序
基礎施工是在地基的挖掘過程中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先進行深基礎的施工再進行淺基礎的施工,來穩(wěn)固建筑工程周圍建筑物,保證施工安全。在基礎施工中,地坑坑基的降水和排水工作是保證施工過程安全的關鍵性作業(yè)。做好基礎施工后,接著就是承臺施工作業(yè),承臺施工要參照樓體的標準高度進行針對性的測量一般情況下,主樓的基礎進行兩層施工為宜,兩層都要進行澆筑,澆筑時間以6d為間隔,層之間的厚度也有嚴格的要求,在層之間將抗拉鋼筋作為間隔工具,承臺施工的運用對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溫度、減少施工成本和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的投入都有一定作用?;炷恋氖┕ね前凑沼蛇h及近的順序逐步推進,在施工過程中有時會存在一定的坡度,即使遇到這種并不是很平坦的位置,也要保證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成功。
(二)混凝土施工要點
1.在混凝土施工中,首先要確保原材料合格,再根據(jù)施工環(huán)境、施工要求等實際情況來確定混凝土的配制比例為了確?;炷恋馁|量,要分層次地進行把關,把關工作必須做到嚴謹、嚴密、嚴格同時要加強對整個混凝土施工過程的監(jiān)督,避免偷工減料的現(xiàn)象發(fā)生,排除不規(guī)范、不科學的施工手段。
2.混凝土制作完成后,要用攪拌運輸車運送,在運送中最主要的是把握好時間事前要設定好運輸?shù)耐暾媱潱WC不會因為運送時間過長而導致混凝土硬化、凝固,給卸料工作帶來困難,影響施工進程。
3.混凝土的澆筑工程是整個工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澆筑要注意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也要保持持續(xù)進行在澆灌之前,事先的準備工作包含弄清建筑物的高度、結構特點和鋼筋的疏密度以及做好模板的剛度、強度、尺寸、位置以及標高的檢查工作混凝土施工工程難免會遇到冷縫的問題,這就涉及到施工縫、搗實技術的操作水平混凝土的澆筑工作中間出現(xiàn)隔斷時,往往會用到施工縫技術,施工隊需要在施工澆筑之前設定好施工縫的位置因為間斷的施工處新舊混凝土的結合能力比較差,所以成為施工建筑中的薄弱部位,運用搗實工序可以較好地改善這種情況。
(三)混凝土的養(yǎng)護工作
混凝土的養(yǎng)護主要有保濕和保溫兩種方法,為了確保水泥的水化順利進行,提高混凝土抗拉伸強度,預防混凝土因表面脫水而產生干縮裂縫,就要給混凝土創(chuàng)造一個潮濕的環(huán)境。所以,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12小時內,要對澆筑工程進行覆蓋澆水、保溫則是為了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差過大導致表面產生裂縫。
三、結語
綜上所述,建設工程施工中,必須對每一個施工階段都進行嚴格把關,只有在確保工程不存在任何質量問題的基礎上,才能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為確保城建工程施工的質量,必須了解施工現(xiàn)場的具體情況,重視混凝土施工技術,提高施工技術水平,有效避免質量問題及安全事故的出現(xiàn)。確保工程的質量及延長其使用年限。
參考文獻:
[1]李偉.淺論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有關問題[[J].科技致富向導,2012(06)
[2]徐善炎,阮柏富.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探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10)
[3]王昕.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的運用和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