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榛
爛喇叭、破鍋蓋、空酒瓶、舊水管、廢罐子、殘缺的家具或飾品……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破東西湊一塊兒除了送廢品收購站換點小錢,還能做什么?十余年來,臺北永康街的楊金錕就用這些破銅爛鐵混搭設計了數(shù)千盞造型各異、功能多樣的燈具。
火金姑
從燈火通明、人頭攢動的永康主街轉進幽暗、僻靜的75支巷,遠遠就可以看到一扇綠植掩映的窗戶,散發(fā)著溫暖柔和的光,霧蒙蒙的玻璃窗里隱約透出一盞盞或紅或綠、形態(tài)各異的燈具。窗戶旁的小招牌上掛著幾個用霓虹燈管擰出的字樣:“火金姑工作室”。
火金姑在臺灣話里是螢火蟲的意思,用來做燈具店的名稱還真是貼切?!爸ㄑ健币宦暎崎_帶窗戶的對開木門,映入眼簾的是滿屋璀璨——兩間10平方米左右的錯層小屋里從上到下堆滿了千奇百怪的燈具:顯微鏡做成的臺燈、木制船舵當托架的吊燈、長笛做燈桿的立式燈,花瓶與酒瓶組合的座燈、玻璃糖罐與銅飾拼接的壁燈……感覺好像闖進了某部奇幻電影里燈具貴族們舉辦的懷舊化妝舞會。
店主楊金錕坐在靠窗的桌前,手中正擺弄著幾個玻璃燈罩。窗邊的墻上爬滿了黑色的棲根與藤蔓,為各種燈具形成一個很有藝術質感的背景。店主楊金錕身穿紅黑白花格襯衣、淺藍色牛仔褲,身量不高卻挺拔、干練;花白的頭發(fā)在腦后束起一個短小精悍的馬尾,手腕上箍著一只粗獷的銀手鐲,楊金錕雖年近六旬,打扮卻很青春,甚至有點酷酷的感覺,話不多,除了親切迎客,并不殷勤推銷。唯有問到有關燈具的問題,他才會眉飛色舞、口吐蓮花。
樂器燈是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系列。這些用來做燈的廢舊樂器基本都是管樂,有西洋的單簧管、長笛、伸縮號、小號,也有中式的長號、嗩吶、喇嘛號等。黃銅樂器溫潤的色澤和斑駁的質感,給這些設計精巧的燈具又添一分古樸之韻。
再生魔術師
楊金錕過去是做古董家具生意的。在收老家具、老擺設時常常會碰到一些看起來很漂亮、有趣,但卻殘缺不全的東西,燈具、雕像、瓶瓶罐罐,什么都有。總覺得丟掉很可惜,就開始想辦法把它們利用起來,變廢為寶。最終發(fā)現(xiàn)做燈是最佳途徑,把殘破的舊燈修好,與其他舊物組接起來變成一盞新燈,“開關一開,那些本該進回收站的老東西又復活了!”首次試驗成功后,楊金錕信心與興趣都沸騰起來,開始四處收集各種廢舊物品,沒事就琢磨如何賦予它們光彩照人的新生。
店面靠左的角落,各種“破銅爛鐵”漫出抽屜堆成了小山,幾乎淹沒了原本盛裝它們的柜子,活像一個裝置藝術現(xiàn)場。“我常常在這里翻翻,看到一個部件就開始構想用什么東西可以和它搭配……”楊金錕拿起一只薩克斯放在一個燭臺底座上說,“我正想把它們拼接起來做一個座燈?!彼拿恳患艟叨际仟氁粺o二的,“沒有雙胞胎”。這些“廢品”變成的燈具可以賣到500-10000元人民幣不等。楊金錕也因此得了個“再生魔術師”的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