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的貝琳達住在英國埃塞克斯郡,她獨自經(jīng)營著一家小小的咖啡店。一天,貝琳達正在店里打理生意,好友艾達抱著一只泰迪熊跑來,說:“我和男朋友分手了,看到他送我的這只泰迪熊,我總是忍不住傷心,把它放在你這兒好嗎?”
正在店里喝咖啡的另一位女孩,搶先安慰艾達說:“你看我的這條珍珠項鏈漂亮嗎?其實這是前男友送我的生日禮物。說真的,我和你一樣,也不知該拿它怎么辦?!?/p>
艾達提議用自己的泰迪熊來換珍珠項鏈,女孩爽快地答應(yīng)了。最后離開時,她們都是一副如釋重負的模樣,艾達還嘆息著對貝琳達說:“每天都有很多人失戀,那些曾被視為珍寶的紀念品,總是讓人左右為難,如果可以把它們出售,或者以物換物,那該有多好呀!”
艾達的牢騷,讓貝琳達忽然靈機一動:這真是個好主意,不如就在自己的咖啡店里嘗試一下!當(dāng)天晚上,貝琳達精心設(shè)計了一張海報,上面寫著這樣一段話:“如果昔日的愛情已經(jīng)遠去,我愿意分享你的故事,幫你寄存或出售失戀紀念品……”
第二天,貝琳達不僅在咖啡店張貼了這張海報,還把它放到了自己的網(wǎng)站上,很多人感到新鮮又好奇,紛紛前來咨詢,網(wǎng)站的點擊率也是一路飆升。不久,很多情場失意的人,帶著各種各樣的物品跑來。
為了幫助更多的人走出失戀的陰影,貝琳達在店里設(shè)了傾訴角,幽雅的環(huán)境,輕松的音樂,再加上一杯香濃的咖啡,讓一顆顆為失戀糾結(jié)的心,在這里得到了放松。她還定期組織失戀者沙龍,每期 "都變換不同的主題,給大家提供更多交流的機會。當(dāng)然,貝琳達做的這一切都不是免費的,她會根據(jù)寄存物品的時間來收取一定的費用,沙龍則采取會員制,參加活動越多,收費就會越優(yōu)惠。
聰明的貝琳達不僅讓這些失戀的人找到了“家”的感覺,同時也帶動了咖啡店的生意。
(摘自《新疆石油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