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朱祥 黃嫻 成蘇杭 倪殿濤
血清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臨床應用
王軍 朱祥 黃嫻 成蘇杭 倪殿濤
目的 探討血清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選取診斷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共80例,其中細菌感染組48例,非細菌感染組32例,測定其血清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結果 細菌感染組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53.58±33.52)mg/L高于非細菌感染組患者(28.22±19.21)mg/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組患者降鈣素原(1.38±2.08)ng/mL亦高于非細菌感染患者(0.40±0.74)ng/m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聯(lián)合檢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清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有助于判斷有無細菌感染,指導臨床用藥。
血清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在我國,中老年人發(fā)病率約為8.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反復發(fā)作,患者肺功能進行性下降,活動耐量受限,其生活質量受到極大影響,給患者帶來沉重的負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常見誘發(fā)原因多為感染因素,有報道認為約40%~50%是細菌感染所致[2]。臨床上常根據(j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無發(fā)熱、痰量有無增多、痰的性狀有無改變以及外周血象來判斷有無合并下呼吸道感染,需否使用抗菌藥物。但部分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營養(yǎng)不良,即使嚴重感染并無發(fā)熱,血象也不升高,并且病原學檢查如痰培養(yǎng)常需較長時間,因此臨床上需要一些簡單方便的實驗室檢查協(xié)助判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是否合并感染以及感染嚴重程度。正因如此,本研究通過檢測患者外周血C反應蛋白(CRP)和降鈣素原(PCT),探討它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臨床應用。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13年7月~2014年12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蘇州九龍醫(yī)院呼吸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所以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3]。其中細菌感染組(經(jīng)細菌培養(yǎng)證實)48例,非細菌感染組32例,其中排除標準:入院前2周使用過抗菌藥物、呼吸系統(tǒng)以外的感染、合并肺結核等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惡性腫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2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入院后(治療前)即刻抽取靜脈血測定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并完善胸部影像學、痰培養(yǎng)等相關檢查。C反應蛋白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正常參考值0~10mg/ L,>10mg/L判為陽性;PCT采用熒光免疫層析法定量檢測,正常參考值0~0.25ng/mL,>0.5ng/mL判為陽性。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使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2組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組患者血清CRP、PCT檢測結果見表1,細菌感染組患者血清CRP高于非細菌感染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感染組患者血清PCT亦高于非細菌感染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細菌感染組與非細菌感染組患者血清CRP、PCT結果比較(x±s)
C反應蛋白是肝臟合成的一種急性時相蛋白,含5個多肽鏈亞單位,分子量115~140KD。除了細菌感染外,創(chuàng)傷、手術、心腦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均可引起C反應蛋白升高,C反應蛋白升高對細菌感染缺乏特異性[4]。同時在細菌感染的早期C反應蛋白升高不明顯,并且不能區(qū)分細菌性感染和非細菌性感染[5]。但也有部分研究[6]顯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細菌感染患者C反應蛋白明顯高于非細菌感染患者。
降鈣素原是人類降鈣素的前肽物質,含116個氨基酸,分子量為13KD。正常情況下由甲狀腺C細胞產生,在血液中半衰期為25~30小時[7]。降鈣素原經(jīng)過細胞內蛋白水解過程,產生具有生物活性的降鈣素,正常人血清中降鈣素原水平很低,幾乎測不出,而當全身性細菌感染時,降鈣素原釋放入血,使血液中降鈣素原升高,一般于2h開始升高,24h左右達峰。還有研究報道[8]PCT檢測不僅能早期、快速的反映COPD的病情嚴重程度,較好的反映感染情況,而且能判斷感染的進展和轉歸,并且有較高的特異性和靈敏性。
本研究顯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中,無論細菌感染,還是非細菌感染,患者CRP均有所升高,但細菌感染患者明顯高于非細菌感染患者,并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PCT升高僅見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細菌感染時,非細菌感染組患者并無明顯升高,2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而,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時,聯(lián)合檢測患者的血清CRP和PCT有助于判斷有無細菌感染,可以指導臨床抗生素的使用,減少抗生素濫用。
[1] 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62.
[2] JS P,TW E,S Q,et al.Fatigue in COPD:association with functional status and hospitalisations[J].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2013,41(3):565-570.
[3]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
[4] Inoue T,Kozawa E,Okada H,et al.Noninvasive evaluation of kidney hypoxia and fibrosis us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2011,22(8):1429-1434.
[5] BG,PS B,TU,et al.The prevalence of undiagnosed renal failure in a cohort of COPD patients in western Norway[J].Respiratory Medicine,2012,106(3):361-366.
[6] 朱曉紅.降鈣素原與C反應蛋白在指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使用的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藥,2014,18(21):174-175.
[7] JX,JN,XY,et al.Combined biomarkers evaluation for diagnosing kidney injury in preeclampsia[J].Hypertension in Pregnancy,2013,32(4):439-449.
[8] 張艷平,周鸝婕.C反應蛋白聯(lián)合降鈣素原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細菌感染的診療價值[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39(9):939.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5.027
江蘇 215028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蘇州九龍醫(yī)院呼吸科 (王軍朱祥 黃嫻 成蘇杭 倪殿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