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梅
護理干預對改善高血壓患者臨床癥狀的作用探討
李淑梅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方法 選取高血壓患者62例,隨機均分為2組(n=31)。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強用藥護理、心理護理、運動指導及善食指導等,比較2組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結果 2組患者經常規(guī)降壓治療后,血壓均恢復正常。降壓藥物減量后,干預組收縮壓、舒張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高血壓患者采取臨床護理干預,不僅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壓,還利于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高血壓;護理干預;癥狀改善
高血壓病是臨床多發(fā)病及常見病。該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及年齡的不斷增加,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具有發(fā)病率高、綿延不愈及病死率高等特點,同時也是導致腦卒中、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原因。若血壓未得到及時控制,會嚴重危脅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對患者積極采取護理干預措施至關重要。本研究對收治的62例高血壓患者采取護理干預,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3年10月青海省西寧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62例,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齡32~82歲,平均年齡(60±3)歲;病程1~18年,平均病程(10.0±2.0)年;隨機均分為2組(n=31)?;颊呔显l(fā)性高血壓診斷標準,舒張壓90mmHg以上,收縮壓140mmHg以上。其中肥胖13例,長期有吸煙18例、嗜酒史,高血壓合并糖尿病10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8例,高血壓合并高血脂9例,高血壓合并腦中卒4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對癥治療的同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用藥護理、心理護理、運動指導及膳食指導等。
1.2.1 常規(guī)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血壓變化規(guī)律,在患者每天晨起前、晚睡前進行血壓測量;每周為患者測量1次體質量;觀察患者有無多飲、多尿及夜尿等現象,并測量其尿量多少,以避免導致血壓劇烈波動。
1.2.2 用藥護理 患者藥物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說明正確的服藥時間、服用方法、每次服用劑量及其它注意事項,以確?;颊吆侠?、安全用藥。通常高血壓患者治療過程中需采用聯合用藥治療,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向患者說明聯合用藥治療的目的及治療效果,針對有其它并發(fā)癥患者必須指導患者遵醫(yī)囑,按時謹慎服藥[1]。患者服用降壓藥后,應檢測患者血壓、血常規(guī)及體內水電解質平衡狀況是否正常,以避免患者在用藥期間出現不良反應。
1.2.3 心理護理 由于高血壓病具有綿延不愈等特點,使高血壓患者情緒受到嚴重影響,如抑郁、長期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大等特點,而這些不良情緒會促使血壓急劇升高。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必須實施心理護理措施,使患者在治療期間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才能使血壓得到有效控制。這就要求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隨時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使患者明白不良的情緒對血壓造成的影響,從而讓患者學會自我調節(jié)情緒,以消除心理上產生的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治療環(huán)境對患者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響,應盡量為患者營造一個溫馨、舒適、安全的治療環(huán)境,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保持身心舒暢。
1.2.4 運動指導 適當運動有助于降低患者血壓,尤其是針對肥胖型高血壓患者。提倡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但患者必須根據自身狀況進行運動,活動量一次不能過大,而應在自身耐受的情況下循序漸進加大運動,若運動期間有出現任何不良反應,則應停止運動,注意休息,若身體極度不適的情況下及時就醫(yī)診治。
1.2.5 膳食指導 (1)適量攝入蛋白質:蛋白質食物不僅能降低患者血壓,還能使患者血管通透性得到改善,所以引指導患者每天應適量攝入蛋白質食物,尤其是魚類蛋白質效果最佳,每周吃2~3次為宜,但對于高血壓合并腎功能不全患者,應限制攝入蛋白質;(2)控制能量攝入:指導高血壓患者日常飲食中少食含蔗糖、葡萄糖等單糖類食物,提倡多吃淀粉、玉米等復合糖類食物,同時多食水果和綠色蔬菜,以有效控制血脂、血糖升高;(3)限制脂肪攝入[2]:為避免高血壓患者膽固醇偏高,提倡高血壓患者盡量選擇植物油,尤其是肥胖型高血壓患者不食或少食動物油。因海魚可以起到氧化膽固醇作用,并且還能抑制血栓的形成,因此可以提倡患者多食海魚,避免患者出現腦中風。
1.2.6 戒煙限酒 由于煙草會刺激人體的交感神經及中樞神經。并且人體收縮壓和心率都會增加,從而使小動脈進行收縮,而導致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必須戒煙,以避免煙草中的尼古丁加重血壓升高。此外,酒精也容易導致血壓升高,過度飲酒容易引發(fā)大動脈粥樣硬化、中小血管逐漸硬化等,會嚴重危害到患者的身體[3]。所以,限制患者飲酒對控制血壓非常有利。此外,酒精與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因此,在藥物治療期間應戒煙禁酒。
1.3 觀察項目 對2組患者進行6個月的隨訪觀察,對治療前后、減量后的血壓改善情況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隨訪觀察,2組患者經常規(guī)降壓治療后,血壓均恢復正常。降壓藥物減量后,干預組收縮壓、舒張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藥物減量后血壓變化情況比較(x±s,mmHg)
高血壓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是腦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病嚴重危害著人們的身心健康,我們應做到及早發(fā)現和及時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目前尚無根治方法,降壓治療的最終目的的是減少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和死亡率。如何有效的控制血壓,防止病情的進展,單靠降壓藥和治療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必須采取綜合治療措施,即藥物和非藥物治療。而非藥物性的護理干預是通過改善生活方式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的重要措施。通過健康宣教,使患者和家屬掌握高血壓病的有關知識,讓患者充分認識到高血壓雖然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患者必須堅持長期有效的藥物治療同時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以減少病發(fā)癥的發(fā)生,其中包括:(1)運動干預:運功干預有利于減輕體質量,提高心血管適應調節(jié)能力,穩(wěn)定血壓水平。(2)飲食干預:研究表明,膳食中過多的鈉鹽可使血壓升高,而減少膳食脂肪、補充優(yōu)質蛋白質可降低血壓。因此,合理膳食,即:低鹽每天不超過6g,低脂、低熱量,尤其肥胖者要限制能量的攝入,鼓勵患者多進食,含鈣鉀高的食物。適量蛋白,以魚、瘦肉為主。戒煙,限酒,飲酒量每天相當于乙醇不超過50g。(3)心理指導:包括情緒支持、社會支持,多和患者交流,緩解患者焦慮。目前,在各國各地高血壓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均比較注重臨床護理干預,并將是否可實現個性化護理作為評估臨床護理水平的重要指標。雖然高血壓疾病屬于是難以痊愈的慢性疾病,但是只要能夠接受專業(yè)、合理的臨床醫(yī)療與護理干預,就能有效控制血壓水平。
綜上所述,對照組治療后血壓維持正常,藥物減量后血壓大部分再次上升,而干預組在藥減量后血壓仍維持正常,說明對高血壓患者采取護理干預措施,有利于維持患者血壓穩(wěn)定,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裴迎營.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臨床研究,2012,25(1):94-95.
[2] 朱海英.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J].臨床研究,2013,11(6):119-120.
[3] 周亞芹.關于老年人高血壓護理的探討[J].健康大視野,2012,20(10):11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5.085
青海 810005 青海省西寧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內一科 (李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