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金山
同步放化療在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的臨床效果觀察
邢金山
目的 比較序貫放化療與同步放化療治療Ⅲ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選取84例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7例行序貫放化療治療,47例行同步放化療治療。比較序貫放化療與同步放化療的臨床效果。結果 就近期療效來看,同步組與序貫組客觀有效率對比(76.60% vs 51.3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25,P<0.05);同步組與序貫組控制率對比(97.87% vs 81.0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84,P<0.05);2組3年間的總生存率對比(14.89% vs 8.1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40,P<0.05)。結論 在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采用同步放化療方案更利于患者生命的延續(xù),且治療效果更顯著。
Ⅲ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序貫放化療
序貫放化療與同步同步放化療是2種臨床中用于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主要技術,臨床中關于2種技術的研究報道非常多[1],但針對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中何種技術治療效果更佳,爭議較大。本研究對在本院治療的Ⅲ期非小細胞肺癌采用序貫放化療與同步同步放化療,比較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山東省萊州市中醫(yī)醫(yī)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診的84例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患者年齡36~82歲,平均年齡(66.4±2.1)歲;男48例,女36例;ⅢA期31例,ⅢB期53例;腺癌17例,鱗癌67例;根據(jù)患者病情需要,分別給予37例序貫放化療治療,47例同步放化療治療。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經細胞學或者病理學檢查,確診為腺癌以及鱗癌[2];(2)根據(jù)2002年國際抗癌聯(lián)盟(UICC)所擬定的關于肺癌TNM分期的相關標準,確診為Ⅲ期非小細胞肺癌[3];(3)無法采用切術進行切除治療的患者;(4)經
Karnofsky(KPS)評分,結果為≥70分,其體重減輕≤5%[4];(5)其他功能檢查,各項指標均顯示為正常;(6)無其他腫瘤病史;(7)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經病理診斷,其結果為小細胞肺癌;(2)經分期診斷,確診為Ⅰ、Ⅱ期或者Ⅳ期患者;(3)合并有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4)由于突然死亡或者其他疾病無法如期參與計劃。
1.3 治療方法
1.3.1 化療方法 同步組主要治療方法為:在患者開始進行放療治療的過程中,同步進行2周期的化療治療,每個周期均以21~28d為準;化療均運用TP方案(三代化療方案),具體方法為:多西他賽75mg/m2,順鉑d1+50mg/m2,d1-2;在完成上述周期的治療后,采用同一方案再進行為期2周期的鞏固化療。序貫組的主要治療方法為:在給予患者2~4周的化療治療之后,再安排患者接受放療治療,同時在順利進行放射治療后,再安排患者接受2周的化療治療。本組所采取的化療治療方案與同步組化療方案相同。在進行化療治療的時,注意加強對患者肝、胃黏膜的保護,并對患者嘔吐、過敏等癥狀進行對癥處理。
1.3.2 放療方法 取仰臥位,將雙臂置于頭部2側或者置于身體2側,采用真空氣墊對體位進行固定,叮囑其保持平穩(wěn)的呼吸;行胸部強化CT掃描,3mm層厚;在掃描時均自胸廓入口到橫膈水平之下,確保2側肺均在掃描范圍以內。根據(jù)三維重建以及CT圖像的數(shù)字化傳輸來進行擬定;經由網絡將患者的解剖圖像以及信息等傳輸?shù)接媱澫到y(tǒng)中,再通過放療科醫(yī)師對其進行Gross Tumor Volume(GTV)的勾畫,并以GTV勾畫結果為基礎可適當外擴6~8mm再將其確定為臨床靶區(qū);計劃靶區(qū)以臨床靶區(qū)為基礎,進行前后左右5mm的外擴以及上下10mm的外擴。若2個靶區(qū)與周圍器官非常接近,那么應當由醫(yī)師對靶區(qū)進行適當?shù)男迯?。放療劑量通常為Dose of total(DT)60~66Gy/30~33f,平均5次/周。
1.4 觀察指標 對比2組患者近期療效及總生存率??陀^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病例數(shù)×100%;疾病控制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進展)/總病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檢驗方法包括t檢驗與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近期療效比較 就近期療效來看,同步組患者的客觀有效率為76.60%,控制率為97.87%;序貫組患者的客觀有效率為51.35%,控制率為81.08%;2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近期療效比較[n(%)]
2.2 2組患者總生存時間比較 經過為期3年的跟蹤隨訪,同步組患者3年間的總生存率均高于序貫組(P<0.05)。見表2。
表2 2組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時間比較[n(%)]
近50年來,全球肺癌的發(fā)病率都出現(xiàn)了非常明顯的增加,根據(jù)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在我國各大城市中,男性是肺癌的主要發(fā)病人群[5]。放化療治療是當前有效提高非小細胞肺癌治愈效果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促使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延長生命率的關鍵[6]。通過運用放療與化療進行綜合治療,是當前臨床中治療Ⅲ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最佳治療方案,其具有療效顯著和不良反應低的特點,但關于放療與化療的治療模式卻始終具有爭議[7]。多項試驗已經證明放化療綜合治療較單純放療可明顯提高LANSCLC的生存率。以放療和化療組成的綜合治療有交替、序貫、同時療法3種。然而,目前LA-NSCLC的最佳綜合治療模式仍有爭議。Jemal A等證實,在提高LA-NSCLC的生存率上,同步放化療優(yōu)于序貫放化療(3年的絕對生存率提高了5.7%,5年絕對生存率提高了4.5%)[8]。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對同步放化療與序貫放化療2種治療方案進行了對比。根據(jù)研究結果,同步放化療其不僅具有更高的近期療效,同時還能夠明顯延長患者生存期。由此可見,在Ⅲ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中,與序貫放化療比較,同步放化療的近期療效更加確切,生存期更長,值得臨床推廣。
[1] 吳德林,趙作銀,陳猛,等.同步放化療與序貫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比較[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09,17(2):277-279.
[2] 祝沈冬,段宏燕,于清蕊.同步放化療與序貫放化療治療Ⅲ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比較[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3):415-416.
[3] 孫文澤,宋麗萍,張瑩冰,等.93例Ⅲ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加鞏固化療與序貫放化療的對比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2(3):362-367.
[4] 聶俊豐,王翠英.50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與序貫化放療療效的分析比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6(4):62-63.
[5] 韓國平,李剛,呂桂泉.同步放化療與序貫放化療治療67例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比較[J].腫瘤學雜志,2010,16(12):934-937.
[6] 李桂英.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和序貫放化療臨床研究[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3,19(5):508-510.
[7] 苗磊.同步放化療治療Ⅲ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10(6):60.
[8] 張阿橋.同步放化療治療Ⅲ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3,7(2):66-6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9.054
山東 261400 山東省萊州市中醫(yī)醫(yī)院腫瘤三科 (邢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