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玲
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術的臨床應用
羅小玲
目的 分析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白內障患者162例,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n=81),對照組采用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治療,比較2組療效。結果實驗組27例視力>0.8,52例0.3≤視力≤0.8,手術成功率為97.5%,顯著高于對照組(13例視力>0.8,54例0.3≤視力≤0.8,手術成功率為82.7%)(P<0.05)?;颊咝g眼術后均無人工晶體移位、感染性內眼炎等較嚴重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 白內障患者在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效果理想,值得推廣應用。。
白內障;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
白內障是一種多發(fā)于4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眼科疾病,近年來中老年白內障發(fā)病率越來越高。該病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有進行性視力減退、屈光不正、單眼復視或者近視加深等,嚴重患者甚至會導致失明。目前臨床上治療白內障的手術方法有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和小切口囊外摘除加人工晶體植入術,但是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可能導致熱損傷、后囊膜破損等并發(fā)癥,且所需儀器設備昂貴,操作技術也有一定難度,所以還未普及[1]。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術具有切口小、手術時間短,愈合快、視力恢復快等特點,已經(jīng)成為治療白內障最主要的方法。為了分析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對2012年5月~2013年7月江西省吉安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62例白內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術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江西省吉安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白內障患者162例,采用隨機對照方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81例,男40例,女41例,年齡42~78歲,平均(64.2±3.4)歲;對照組81例,男39例,女42例,年齡40~79歲,平均(65.0±2.9)歲?;颊呔汛_診為白內障,術前檢查視力范圍光感在0~0.2。其中老年性白內障132例,外傷性白內障29例,先天性白內障1例?;颊呒凹覍賹χ委煼椒白o理措施等完全知曉,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術前先進行視力檢查、眼軸測量和角膜曲率檢查,根據(jù)SRK-Ⅱ公式計算出手術中需要植入的人工晶體的屈光度。實驗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治療,方法如下:術前進行常規(guī)準備,患者采取仰臥位,沖洗結膜囊,使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進行散瞳,用奧布卡因表面麻醉兩次,消毒鋪巾后用開瞼器開瞼,上直肌牽引固定縫線,沿角膜緣剪開上方球結膜,做以穹隆部為基底的結膜瓣,創(chuàng)面燒灼止血,在上方靠近角膜緣處的鞏膜2~3mm處切開一道約5mm長的反眉形或直線形切口,穿刺刀經(jīng)隧道切口穿刺進前房,往前房注入粘彈劑,連續(xù)環(huán)形撕囊,進行水分離晶體核和水分層,擴大角膜內切口,將晶體核娩出囊袋,如有硬核可分塊取出,抽吸殘余晶體皮質,再次將粘彈劑注入前房和囊袋,將人工晶體植入囊袋,用林格氏液置換出粘彈劑,觀察切口是否滲漏,若切口沒有自閉可縫合切口,整復球結膜,結膜下注射大霉素1萬U和地塞米松2.5mg,將術眼進行敷料包扎。對照組采用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2]。
1.3 觀察指標 術后觀察患者有無并發(fā)癥發(fā)生,術后1周和隨訪1個月后分別對術眼進行視力檢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27例視力>0.8,52例0.3≤視力≤0.8,手術成功率為97.5%,顯著高于對照組(13例視力>0.8,54例0.3≤視力≤0.8,手術成功率為82.7%)(χ2=12.31,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后視力情況比較(n)
本次研究中,2組患者術眼術后均無人工晶體移位、感染性內眼炎等較嚴重的并發(fā)癥發(fā)生。僅有1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角膜內皮水腫。
白內障是目前眼科疾病中發(fā)病率極高的致盲性疾病,白內障可分為先天性白內障和后天性白內障,該病在老年人群中的發(fā)病率尤其高。其病因包括老化、遺傳、外傷、免疫與代謝異常、局部營養(yǎng)障礙、中毒、輻射等,晶狀體一旦受到這些因素影響而引起代謝紊亂,就會導致晶體發(fā)生纖維變性產(chǎn)生混濁[3]。該病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致盲率較高,因此應該予以及時治療。
由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所以目前臨床上治療白內障的最有效方法是手術摘除,傳統(tǒng)常用的晶體囊外摘除術手術方法簡單,但是手術切口比較大,創(chuàng)傷性大,對患者眼組織的損害也比較大,而且手術后感染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較高,導致患者的視力恢復變慢,恢復效果也不夠優(yōu)良。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白內障治療手術技術水平也在不斷上升,超聲乳化術是一種較新型的手術方法,在我國各地的大醫(yī)院都有廣泛應用,白內障超聲乳化術雖然治療效果良好,手術切口也很短,但是卻因為手術所需儀器價格昂貴,且手術難度大等限制而無法在基層醫(yī)院普及[4]。近年來,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術在被內在患者中廣為應用,且效果理想。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術同樣具有切口小、患者康復時間短、康復效果好的優(yōu)點,而且費用比超聲乳化術低,操作也比較簡便,并且手術后感染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很低,安全性高,對于基層醫(yī)院治療白內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5]。本研究中,實驗組手術成功率為97.5%,顯著高于對照組(手術成功率為82.7%)(P<0.05)[6]。本研結果顯示,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患者的術后視力恢復時間短,且恢復效果十分好。本研究中僅有1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角膜內皮水腫,其他患者均未見嚴重并發(fā)癥,說明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術后患者反應輕,安全性很高,是白內障效果優(yōu)良的治療方法[7]。
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術已經(jīng)成為了本院治療白內障的最主要方法,因此也積累了一些手術經(jīng)驗,該手術注意事項:由于手術切口的位置和大小,以及縫線多少都會對角膜散光造成影響,所以為了避免術后出現(xiàn)角膜散光的癥狀,在手術過程中要注意手術切口不能太靠前或靠后,應該在適當?shù)奈恢肹8];切口不能太大,也不能過于靠近視軸和角膜;此外鞏膜隧道式切口的長度和結膜瓣的厚度都要適宜,避免太厚傷及眼球和睫狀體,或者太薄導致術后滲漏;縫線不能過多,避免張力不均對角膜曲率產(chǎn)生影響。同時在晶體核水分離和脫出時,要仔細確定粘彈劑是否充滿前房及核和后囊之間,特別注意避免晶體核和角膜內皮接觸造成對角膜內皮的損傷[9]。本次研究中,2組患者術眼術后均無人工晶體移位、感染性內眼炎等較嚴重的并發(fā)癥發(fā)生。
綜上所述,白內障患者在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效果理想,值得推廣應用。
[1] 姜增英,施琴芳.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手術配合[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2):1115-1116.
[2] 徐春霞,馬光權,謝紅蕓,等.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體植入術200例效果觀察[J].河北醫(yī)學,2011,17(8):1045-1047.
[3] 吳鳳奇.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患者的臨床綜合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10):120-121.
[4] 邢志芳,吳德銀,周純,等.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術臨床觀察[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1,13(6):674-675.
[5] 蔡金玲,丁潔,張士宏,等.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臨床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2,23(9):1493-1494. [6] 孫朝陽.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術的效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0):84-85.
[7] 王國毅,李松彥.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聯(lián)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效果分析[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4,23(10):78-79.
[8] 李娜,毛安真,謝先華,等.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硬核白內障67例臨床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1,28(5):906-908.
[9] 季春艷.小切口現(xiàn)代白內障囊外摘除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的手術技巧與療效[J].當代醫(yī)學,2012,18(31):60-61.
10.3969/j.issn.1009-4393.2015.27.016
江西 343100 江西省吉安縣人民醫(yī)院眼科 (羅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