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建波 王新立
縣級質監(jiān)部門作為民生計量工作的最基層單位,在貫徹落實國家質檢總局《關于組織開展“關注民生、計量惠民”專項行動的通知》中也擔當著非常重要的任務,在工作中如何扎實有效地開展“關注民生、計量惠民”這項規(guī)模較大、歷時較長的活動,使廣大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計量工作帶來的實惠,是各級質監(jiān)部門在計量工作中應非常重視的現實問題,也是當前質監(jiān)部門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一個重要載體。下面結合筆者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談談搞好基層民生計量工作的一些體會。
一是要摸清轄區(qū)內民生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底子。民生強制檢定計量器具主要分布在大小集貿市場、商場超市、加油站、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眼鏡制配單位以及各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應集中力量對這些單位的各類衡器、民用三表、加油機、醫(yī)療衛(wèi)生及眼鏡制配用的強制檢定計量器具進行登記備案,掌握這些單位和場所在用的民生計量器具的周期檢定情況并記錄在案,建立其動態(tài)管理檔案,以動態(tài)掌握并指導進行民生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與管理工作。
此環(huán)節(jié)的難點在于集貿市場衡器的登記管理,按照國家質檢總局行動方案的部屬,市場衡器建立健全“四統一”、“四落實”、“一監(jiān)管”的長效機制,對于基層計量部門來說,由于資金的限制,不可能實現“四統一”,則應從“四落實”和“一監(jiān)管”上下功夫,并探索搞好“四落實”和“一監(jiān)管”的路子。例如:筆者所在單位為搞好“四落實”和“一監(jiān)管”,一方面專門設計了適用于集貿市場及流動攤點衡器登記和檢定情況記錄表,并從工商部門調取了市區(qū)及各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村集市的地點和時間,針對其中的重點集市集中力量進行排查登記,對全市各集貿市場的1000多臺衡器進行了登記排查,使計量惠民工作向縱深發(fā)展到鄉(xiāng)鎮(zhèn)各角落,為計量惠民工作實現“放心計量進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為確保進入市場衡器的計量準確可靠,除上述對在用衡器進行排查,合格加貼強制合格標識外,對不合格需重新配備的衡器則從銷售渠道開始抓起,對全市22個衡器銷售單位進行監(jiān)督檢查,從源頭上確保了新進入市場計量器具的準確可靠。
二是應對社會進行廣泛調查,真實地掌握社會及人民群眾對民生計量工作的了解程度以及對民生計量工作的希望和要求,可采取向社會和群眾發(fā)放調查問卷、與老百姓座談等多種方式進行廣泛地調查和了解,以及時調整自身的民生計量工作重點和方式方法,使民生計量工作做到更加貼近民意,更加有的放矢。
計量工作雖然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但群眾對此卻了解不多,所以要搞好基層民生計量工作,宣傳也是一個重要手段。
一是根據方案要求設立免費咨詢服務日,例如:將“3.15”消費者權益日、“5.20”國際計量日、“9.6”計量法頒布日等設立為免費咨詢服務日,并向社會公布,利用咨詢日向社會宣傳民生計量及計量惠民政策;二是應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紙等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民生計量、計量惠民新情況、新動向,采取設置看板、張貼宣傳畫、設置計量提示牌、發(fā)放宣傳材料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向社會宣傳民生計量的范疇、計量法律法規(guī)、民生計量小常識以及計量惠民政策,營造社會關注民生計量、重視民生計量的良好氛圍,同時擴大民生計量工作在社會上的影響,促進民生計量工作的深入。
制度的細化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本部門制度的健全和細化,其次是經營者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只有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保障,才能建立起基層民生計量工作的長效機制,才能使基層民生計量工作不流于形式。
一是要建立向政府及上級部門定期匯報制度。計量惠民專項活動是一項規(guī)模較大、歷時較長的工作,要完成此項任務僅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夠的,應該取得當地政府的支持,定期向政府匯報計量惠民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征求各級領導的意見和要求,進而爭取活動的專項資金,為基層民生計量工作開辟更為廣闊的道路。
二是成立領導小組,建立領導常抓機制。要確保專項行動的有序進行,成立計量惠民領導小組和服務小分隊是基本要求,制定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計量惠民活動實施方案,建立領導常抓機制,做到目標明確、權責清楚、分工細致,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計量惠民活動不走過場,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出實效。
三是引導經營者完善自我約束機制。在經營者中積極倡導實施《商業(yè) 服務業(yè)誠信計量行為規(guī)范》,幫助指導商業(yè)、服務業(yè)建立健全《進貨計量驗收制度》等計量管理制度,可采取向社會公布簽訂“誠信計量承諾書”的企業(yè)、經營者名單、公開監(jiān)督舉報電話等方式,督促經營者自律,并讓社會參與到對他們的監(jiān)督活動中,也使他們簽訂的承諾書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自我約束作用。
一是要做好民生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與管理工作。民生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在基層計量技術機構的民生計量工作中占有主導地位,做好此項工作不僅可以促進基層計量技術機構的發(fā)展,還會大大提升質監(jiān)部門在社會的形象。對于難度最大的市場衡器的檢定,現在的檢定工作已經免費,所以重點是要解決流動性而造成的檢定率問題,這就要加強與市場經營者、工商等部門的配合聯動,并從資金上爭取政府的補貼,以增加排查力量和次數的方法來解決。而對于民用三表、醫(yī)療衛(wèi)生和眼鏡制配用計量器具以及加油機的檢定,則是采取自檢與授權部門、上級部門聯合進行等方式進行,而筆者所在單位還先后開發(fā)、投入使用了《加油機計量檢定管理系統》、《縣級計量綜合管理軟件》等應用軟件,實現計量器具的檢定超期預警,解決了漏檢的問題,確保這些在用的民生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周期檢定率達到100%。
二是要做好咨詢服務、免費檢測工作。為使計量惠民工作深入人心,真正給老百姓帶來實惠,應向社會公布計量技術機構的免費檢定電話并廣泛宣傳,并利用“3.15”、“5.20”以及集會、廟會等開展活動,走進社區(qū)和鄉(xiāng)村,對集貿市場強檢計量器具、群眾使用的血壓計、人體秤等家用計量器具開展免費檢定服務。例如:開展專項活動以來,筆者所在單位免費檢定衡器、血壓計等共200多臺,免除檢定費用3萬多元,廣大市民無不拍手叫好,都說這才是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
在實際工作中,基層民生計量部門還要注意做足《集貿市場計量監(jiān)督管理辦法》、《眼鏡制配計量監(jiān)督管理辦法》、《加油站計量監(jiān)督管理辦法》及《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管理辦法》等法規(guī)文章,強化民生計量工作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保障民生計量工作的有序進行。
一是應加強定量包裝商品的計量監(jiān)督檢查。定量包裝商品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很大,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所以在民生計量工作中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可在計量工作進超市和進農村的工作中,結合節(jié)前市場、春耕農播等季節(jié),重點進行與群眾、農民密切相關的20種定量包裝商品的監(jiān)督檢查,對凈含量不合格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切實凈化市場,真正保護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民的合法利益。
二是應強化民生計量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監(jiān)管。在專項活動實施方案中“四統一”要求市場內衡器統一配備,但這對經營模式不一的基層部門來講是非常困難的,前面已經說明應在加強在用衡器管理的同時,加強市場銷售衡器的管理,從源頭上堵住不合格衡器流入集貿市場的途徑。對其他領域的民生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監(jiān)管,則是采取分階段進行專項檢查的方法進行,如可進行加油站、醫(yī)療衛(wèi)生和眼鏡制配單位以及授權單位電能表水表檢定質量的專項計量監(jiān)督檢查,切實保障民生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100%,確保其量值的準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