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亞飛
摘 要:通過對高溫氫氣爐結構和性能指標分析。在側屏蔽屏層、上下屏蔽層等屏蔽輻射熱損失熱量、水冷電極傳導熱損失、熱短路損失、其它熱損失、加熱氫氣所需熱量,加熱料盤和料架所需熱量、側屏蔽層及加熱體的熱耗、上下屏蔽層熱耗、加熱樣品需要熱量、對流熱損失、結構蓄熱量等一系列計算的基礎上,建立了熱平衡方程。計算結果表名設備功率及加熱體壽命設計合理,但屏蔽層變形嚴重。通過試驗適當增加各屏蔽層厚度,減少屏蔽層間距等措施,基本消除了屏蔽層變形。
關鍵詞:高溫氫氣爐 熱工計算 屏蔽層
中圖分類號:TK1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6(a)-0218-02
UO2芯塊熱穩(wěn)定性試驗用01WF8型高溫氫氣爐(簡稱高溫氫氣爐)由核工業(yè)第五設計研究院設計,功率為30 kW,工作溫度1730 ℃,它通過輻射屏蔽達到隔熱目的,也稱屏蔽爐。由于鉬的抗輻射性能極好,同時在任何溫度時,純氫作為燒結氣氛對鉬是惰性的,因此高溫氫氣爐屏蔽層和加熱體均采用鉬作為屏蔽和加熱材料。高溫爐的屏蔽層和加熱體是十分重要的部件,它的設計與計算關系到設備功率的合理確定、加熱體的壽命及各屏蔽層的耐溫狀況,從而影響到功率設計是否過剩、各屏蔽層的變形和壽命等。該設備自投入生產使用以來,存在變形嚴重,使用壽命短等問題。
結合該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通過對屏蔽層和加熱體的熱工計算來探討和解決發(fā)現(xiàn)的問題,從而保證設備的穩(wěn)定運行和試驗結果的可靠性。
1 設備結構及技術指標
01WF8型高溫氫氣爐該設備由側屏蔽層、上屏蔽層、下屏蔽層、加熱體、電極(3個)、料架、爐殼及電器系統(tǒng)組成。其中側屏蔽層、上屏蔽層、下屏蔽層均為高溫鉬材和不銹鋼組成,加熱體為鉬材,爐殼為不銹鋼,電極為紫銅。
該設備設計時采用低電壓大電流,設備工作時保護氣氛為氫氣。電極和加熱體連在一起,電流通過電極使加熱體發(fā)熱,熱量通過側屏蔽層、上屏蔽層、下屏蔽層的反射和傳導以及氣體流動的對流發(fā)生熱交換,保證爐膛溫度,同時使用冷卻水對爐殼和電極進行冷卻,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
高溫氫氣爐采用的屏蔽材料及層數是根據其結構、爐膛溫度、電爐功率等參數確定的。本設備確定的側、上、下屏蔽層均采用十層反射層。內三層采用高溫鉬材,中間四層為普通鉬材。外三層反射屏采用不銹鋼片制作。
側屏蔽層采用十層反射層,每層皆為圓筒形,內側反射屏直徑為180 mm,外側反射屏直徑為270 mm。上下屏蔽層采用相同設計,每層為圓片狀。加熱體采用高溫鉬電加熱體,把高溫鉬做成三相圓筒形片狀。它由三片0.5 mm厚的高溫鉬片圍成筒狀,電熱體由上部三個導電極引入。
2 熱工計算
本次熱工計算主要包括:屏蔽層輻射熱損失Q屏蔽、水冷電極傳導Q電極、熱損失熱短路損失Q短路、其它熱損失Q其它、加熱氫氣所需熱量Q氫、結構蓄熱量Q蓄、加熱樣品需要的熱量Q樣、對流熱損失Q對流。
2.1 屏蔽層輻射熱損失Q屏蔽的計算
進行屏蔽輻射熱損失的計算,是確定爐子功率的必要條件,也可用于各屏蔽層溫度計算。用以確定各屏蔽層的材料,以免實際爐溫超過屏蔽材料最高承受溫。
首先對側屏蔽層各層溫度進行假設,包括熱源和爐殼,若計算溫度與假定溫度的最大誤差為小于5%,則假定溫度成立。經計算,側屏蔽層的計算溫度與假定溫度的最大誤差為3.22%,因此假定溫度成立。
3.4 屏蔽層
由理論計算可知,屏蔽層第8、9層溫度都低于900 ℃,選不銹鋼作為屏蔽材料是正確的,既可以節(jié)省貴重鉬材,也可以增加屏蔽層強度。但側面屏蔽層的第8、9層、上下屏蔽層的第8、9層變形嚴重,這主要是由于不銹鋼選材偏薄造成。如果將1~7層鉬片厚度改為0.5 mm,第8、9層不銹鋼厚度改為1.0 mm,減小層間距,保持屏蔽層整體安裝尺寸不變,屏蔽層變形的狀況應可以得到極大改善。
3.4.1 變形情況
該屏蔽層易變形,使用壽命短,上下屏蔽層平均每年必須更換一次。
3.4.2 材質分析
對不銹鋼材質進行溶解后光譜分析其化學成分,結果如表2。
根據分析結果,可以認為屏蔽層所用不銹鋼的材質與設計要求是一致的,為:0Cr18Ni9。
3.4.3 設計溫度
通過理論計算和實際測量,屏蔽層不銹鋼層溫度相差不大,說明其屏蔽層溫度設計與分布是合理的。
3.4.4 材質選擇
承受870 ℃以下的反復加熱不銹鋼的材質選擇0Cr18Ni9,它的熔點是:由理論計算和實際測量可知,屏蔽層第8、9層溫度都低于900 ℃,第8~10層選0Cr18Ni9不銹鋼作為屏蔽材料是正確的,還可節(jié)省貴重鉬材。
3.4.5 屏蔽層強度
由前面可以推測,不銹鋼層變形嚴重主要是由于不銹鋼選材偏薄造成,不排除熱處理方式等其它原因,但可以嘗試在保持屏蔽層總厚度不變情況下,通過減小層間距,將鉬片厚度和不銹鋼厚度適當加厚,增加其強度,來改善屏蔽層變形情況。
3.4.6 改進措施
考慮到屏蔽層的變形,在材質保持不變的基礎上,經過試驗,對屏蔽層的結構設計圖紙做了修改,見表3。
在爐溫1730 ℃運行時,其累計運行時間已超過1500 h,且加熱體變形不大,由此可見做為加熱體,其設計是合理的。
4 結語
(1)該設備功率設計過剩,通過理論計算和應用情況,設備設計功率23 kW即可滿足使用要求。(2)該設備屏蔽層選材偏薄,導致部分反射層變形嚴重,通過增加反射層厚度和減小層間距,既可以保持整體安裝,也可以延長反射層的使用壽命,可有效降低生產使用成本和維修次數。(3)該設備的加熱體設計合理,在實際有效使用期內,其變形量可以接受,實際使用壽命和設計壽命基本吻合。
參考文獻
[1] 江堯忠.工業(yè)電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27-36.
[2] 徐潤澤.粉末冶金電爐及設計[M].湖南:中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89:186.
[3] 李順祥.01WF8高溫氫氣爐圖紙[J].河南:核工業(yè)第五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