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杰卓瑪
【摘要】作文是小學語文的半邊天下,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它所包含的知識和技巧貫穿了整個小學階段的教學,因此作文在語文教學中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這一時期的小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力較差,生活閱歷也少,語文閱讀素材積累不夠,更別提語言的組織和駕馭能力了。那么,到底該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呢?筆者根據(jù)個人的教學經(jīng)驗,對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進行了探索,主要內容包括四點:加強閱讀;激發(fā)興趣;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新意識。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閱讀 興趣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078-01
小學語文作文學習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其重難點。學生寫作能力的高低深受老師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水平的影響。以下就是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所得出的體會和方法。
因為小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力較差,生活閱歷較少,語文閱讀素材積累不夠,更別提語言的組織和駕馭能力了。體現(xiàn)在文章中即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到有趣的事情,卻不知道如何表達,可以說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學生經(jīng)常為完成作業(yè)東拼西湊毫無邏輯條理,是以小學的作文教學是一項比較困難的教學任務,教師要根據(jù)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及基礎來因材施教。
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一學生沒有基本的詞句積累,在寫作中語言空洞,所寫段落是生搬硬套,毫無條理性。二這個階段小學生智力有限,生活經(jīng)驗少,對社會感知力度較低,不善于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三是沒有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在平時閱讀時不注意思考,把所見好的文章多讀多想,將優(yōu)美的詞句積累下來,只有日積月累的培養(yǎng)這些點點滴滴,學生的寫作語言才不會貧乏,這也是表達能力差的根本原因。因此針對以上原因,教師要有針對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水平。
一、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的閱讀水平與其寫作能力是息息相關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要高度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做好相關指導,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通過閱讀,學生才能更好的感知作文的架構,積累寫作素材,從而能使量的積累達到質的變化。小學的語文課本便是最好的閱讀素材,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時,便可以利用這些優(yōu)秀范文來教學生運用寫作素材,積累寫作資料。分析課文內容主題與中心思想,學習文章的巧妙構思,將經(jīng)典詞句整理后背誦記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另外,課外閱讀也是重中之重,國內外許多文學經(jīng)典名著,也是學生積累素材,掌握文章組織架構不可或缺的部分。這樣,廣泛的閱讀,將知識儲備在腦中,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將所見所想完整的表達出來,不受詞句空洞的局限。
二、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其樂于寫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將寫作文培養(yǎng)成興趣無疑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寫作文便是提高寫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徑。但是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不是從來都有的,這需要教師采取一些措施, 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1.自信心是學生保持寫作的核心力量,現(xiàn)在很多學生因為寫不好作文,便自暴自棄,放棄作文的學習,甚至排斥寫作,將寫作看成是一種負擔。因此老師所需要做的就是多鼓勵學生,讓學生認識到作文的學習是簡單有趣的,學生在取得小的進步要及時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使其能戰(zhàn)勝對寫作文的恐懼與厭倦,變得積極主動的寫作文。
2.豐富課堂活動,激發(fā)寫作興趣,拓寬知識面。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安排一些有意思的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參與這些活動,寫出親身的體會和感受,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練習作文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情。這樣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打消學生排斥作文的思想。
3.利用實物和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將學生難以理解的事物更加形象化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理解和加深其印象。學生對事物認知停留在感性層面,通過這些教具的運用,來完成教學任務。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寫作取向
學生所寫作文應該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作文的內容是發(fā)生在周遭的小事或者寫出自己內心的感情。而今學生的生活圈單一,能夠真正融入實際并學會感知生活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在作文教學中,作為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多體驗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只有建立在這樣的真情實感上才能寫出好的文章。例如在寫一篇關于風箏的作文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去花園里放風箏,學生自己經(jīng)歷了全部過程,在寫作中能有深刻的感情來寫好這篇文章。同時其內容也有血有肉,生動有趣。
四、打破思維定勢,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創(chuàng)新意識對每一個學生來說都很重要,寫作是很靈活的過程,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來打破思維定勢,教師要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對已有的材料內容和題目能以另一種角度考慮并切入主題,這樣不僅能拓寬學生思路,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用逆向思維來考慮問題。因此將作文教學與多角度考慮的思維相結合,就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的能力。
總之,以上幾點是緊密集合在一起的、是不可或缺的。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過程并不是輕松簡單的,要使學生寫作能力提高,教師的要做教學中的有心人,不斷摸索新的方法。只要我們教師把握正確的教學方法,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就會樂意寫作文,將寫作變成輕松快樂的事情,這對我們的教學工作來說也是一個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曹高桅.小學作文教學方法探究[J].青春歲月,2012(12).
[2]李建平.談談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0(09).
[3]李曉紅.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J]現(xiàn)代閱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