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超
在某年的世界愛鳥日,一家公園應廣大市民的要求,放飛了一只被關(guān)在籠子里3年的禿鷹。然而三日后,一位游客在距公園不遠的小樹林里發(fā)現(xiàn)了這只禿鷹的尸體。解剖發(fā)現(xiàn),禿鷹是因為饑餓而死亡的。
禿鷹本來是一種十分兇悍的鳥,可與美洲豹爭食,然而它由于在籠子里關(guān)得太久,不用自己捕食,漸漸喪失了生存能力。
無獨有偶。有位動物學家觀察生活在非洲奧蘭治河兩岸的動物時,注意到河東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樣,前者繁殖能力比后者要弱,但奔跑速度每分鐘要快10米左右。環(huán)境和食物都相同,為何差別如此之大?他感到十分奇怪,為了解開這個謎,這位動物學家和他的助手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兩岸分別捉20只羚羊送到對岸生活。結(jié)果一段時間后,送到西岸的羚羊發(fā)展到25只,而送到東岸的羚羊只剩下7只,另外13只被狼吃掉了。
這位動物學家終于知道了謎底,原來東岸的羚羊之所以生命力強,是因為它們附近有一個狼群,這使得東岸的羚羊天天處在危機中。為了生存下去,它們變得越來越有“戰(zhàn)斗力”。而西岸沒有狼群,羚羊缺少天敵,沒有生存壓力,生命力便逐漸減退了。
【故事寓意】自然界如此,人類社會也是這樣。不要害怕良性競爭,只要勇敢接受,迎難而上,它就會對你產(chǎn)生促進作用。
【老編沉思】不要害怕競爭,這本來就是一個優(yōu)勝劣汰的世界,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當你贏得這些競爭,你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原來它們一點也不討厭,真正討厭的是接受競爭前的害怕、退縮和放棄。
(編輯 牙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