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靜,雷文芬,周嬌妹,蘭秀聰
本研究要點:
特發(fā)性中樞性性早熟 (ICPP)是由于“下丘腦-垂體-性腺軸 (HPG軸)”過早啟動而引起的一種內分泌紊亂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比較規(guī)范的ICPP治療方案。本研究參照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制定的中樞性 (真性)性早熟的診治指南,探討了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用于ICPP的規(guī)范治療。本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從而達到對兒童中樞性性早熟的早診斷、早干預,以改善患兒的成年期終身高為核心,防止早熟和女童早初潮帶來的心理問題。
特發(fā)性中樞性性早熟 (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是最常見的一種性早熟類型,主要是因下丘腦-垂體-性腺軸 (HPG軸)過早啟動而引起的一種內分泌紊亂性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青春期前出現(xiàn)第二性征,如出現(xiàn)腋毛、陰毛、乳房發(fā)育、體質量及身高迅速增長等,以女童最為多見,其發(fā)病率約為男童的6倍[1]。由于患兒性腺發(fā)育提前,青春期發(fā)動提前,但生長時間縮短,患兒骨齡 (BA)提前,骨骺提前閉合,因而導致患兒身高發(fā)育受限,成年后身材矮小。因此,ICPP治療的重點在于控制和緩解第二性征的發(fā)展速度和成熟程度,延遲女童的月經初潮年齡,恢復與患兒實際年齡相應的體格和心理行為,盡量使患兒最終成年身高 (終身高)[2]達到遺傳靶身高 (target height,TH)或理想身高。近年來,筆者所在兒科團隊致力于在本區(qū)域開展ICPP診治適宜性技術推廣,實踐表明,ICPP診治適宜性技術對患兒取得了較好的干預效果,本研究探討了采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GnRHa)治療 ICPP女童的臨床療效及其對HPG軸激素水平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病例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均符合2007年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修訂的中樞性 (真性)性早熟診治指南關于ICPP的診斷標準[3];(2)女性患兒。排除標準:(1)繼發(fā)性中樞性性早熟;(2)侏儒癥、甲狀腺功能低下、營養(yǎng)不良以及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等其他可能影響女童初潮年齡及生長發(fā)育的疾病;(3)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
1.2 研究對象 選取2004年1月—2013年10月浙江省麗水市人民醫(yī)院兒童生長發(fā)育科符合納入與排除標準的ICPP患兒81例為研究對象。研究初始時患兒年齡6~10 歲,平均 (8.7 ±1.0)歲;身高118.5 ~132.6 cm,平均 (123.6 ±2.8)cm;體質量 21.0 ~32.7 kg,平均(27.7 ± 5.3)kg;BA 7.6 ~ 12.3 歲,平 均 (10.4±0.8)歲;預測成年期終身高 (predicted adult height,PAH)140.2 ~158.5 cm,平均 (151.9 ±4.0)cm。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兒家長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脫落標準:(1)失訪患兒;(2)依從性差,未遵醫(yī)囑治療者。
1.3 研究方法
1.3.1 治療方法 給予患兒及其家長必要的健康教育,包括鼓勵患兒加強體育鍛煉,尤其多做跳躍運動,保證充足睡眠,適當控制飲食,均衡營養(yǎng),避免各種傳媒的不良影響,以盡可能增加生理性生長速率。在此基礎上給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 (商品名達菲林,法國博福益普生制藥有限公司)治療,第1針劑量為3 750 μg,肌肉注射,自第2個月起根據體質量減量至50~100 μg/kg,每4周注射1次。在治療過程中,根據患兒身高增加情況、性腺抑制情況調整劑量進行維持治療,維持生長速率 (GV) >4 cm/年,治療1~2年。出現(xiàn)生長減速時聯(lián)合重組人生長激素粉針劑 (長春金賽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治療,劑量為0.13~0.15 U·kg-1·d-1,睡前0.5 h皮下注射。
停藥指征:(1)BA 達12.0~13.0歲;(2)PAH已達期望值;(3)接近TH;(4)生長明顯減速,連續(xù)隨訪3個月身高增長不足1 cm。符合以上條件可停止治療。
1.3.2 隨訪 患兒就診時即建立隨訪檔案,于治療3、6、12、24個月時囑患兒家長來院復診,未及時復診者予以電話隨訪。本研究首例患兒隨訪時間起始于2004年4月,末例患兒隨訪時間截至2014年10月。隨訪以準確記錄患兒身高為主。
1.4 觀察指標
1.4.1 生長發(fā)育指標 觀察或計算患兒治療前及治療3、6、12、24個月時的身高、體質量、BA、骨齡差值/年齡差值 (ΔBA/ΔCA)、PAH 和 GV。其中,GV(cm/年)=2次身高測量值之差 (cm)/〔間隔時間(d)/365〕;BA和PAH測定采用上?;菡\生物科技公司的兒童青少年骨齡評測系統(tǒng)軟件[4]。
1.4.2 第二性征與激素水平 治療前及治療6個月,觀察患兒的第二性征,包括有無月經來潮、乳房大小變化及Tanner分期等;檢測患兒血清雌二醇 (E2)水平,進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 (GnRH)激發(fā)試驗,測定血清促卵泡生成素 (FSH)、黃體生成素 (LH)基值與峰值。
1.4.3 不良反應 記錄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藥物不良反應,檢測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 (±s)表示,方差不齊的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不同時間生長發(fā)育指標的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治療過程中,19例出現(xiàn)生長減速的患兒同時接受重組人生長激素粉針劑治療。治療12個月后18例患兒因BA與年齡相仿或PAH達到患兒家長的預期而停止治療,最終共納入63例患兒,刪失率為 22.2%。
2.2 生長發(fā)育指標 不同時間患兒的身高、體質量、BA、ΔBA/ΔCA、PAH、GV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患兒的身高、體質量、BA、PAH逐漸增加,ΔBA/ΔCA、GV逐漸減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3 第二性征與激素水平 治療6個月后,患兒第二性征明顯抑制,6例患兒月經撤退,48例患兒乳房從Tanner 3期退縮到Tanner 2期或Tanner 1期。治療6個月時患兒血清E2水平,F(xiàn)SH、LH基值和峰值均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1 ICPP患兒不同時間生長發(fā)育指標比較 (±s)Table 1 Comparis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uring the treatment
表1 ICPP患兒不同時間生長發(fā)育指標比較 (±s)Table 1 Comparis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uring the treatment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治療6個月比較,△P<0.05;與治療12個月比較,▲P<0.05;BA=骨齡,ΔBA/ΔCA=骨齡差值/年齡差值,PAH=預測成年期終身高,GV=生長速率
治療時間 例數 身高(cm) 體質量(kg) BA(歲) ΔBA/ΔCA PAH(cm) GV(cm/年)±4.0 8.0 ±1.5治療6 個月 63 124.8 ±2.6* 31.2 ±4.1* 11.0 ±1.0* 0.9 ±0.4* 153.3 ±3.9* 7.0 ±1.4*治療12個月 63 127.6 ±2.8*△ 33.6±5.0*△ 11.4±1.0*△ 0.6 ±0.3*△ 156.3±4.4*△ 5.8±1.1*△治療24 個月 63 130.5 ±2.3*△▲ 36.8 ±4.7*△▲ 11.8 ±1.1*△▲ 0.5 ±0.2*△▲ 159.6 ±5.1*△▲ 5.2 ±1.0*△▲F治療前 63 123.6 ±2.8 27.7 ±5.3 10.6 ±1.0 1.7 ±0.2 151.9 0.032 0.026 0.030 0.043 0.037 0.045 4.63 5.43 4.70 3.95 4.17 3.89 P值值
表2 ICPP患兒治療前、治療6個月血清E2和GnRH激發(fā)試驗比較 (±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E2and GnRH excitation test before treatment and in month 6 during the treatment
表2 ICPP患兒治療前、治療6個月血清E2和GnRH激發(fā)試驗比較 (±s)Table 2 Comparison of serum E2and GnRH excitation test before treatment and in month 6 during the treatment
注:E2=雌二醇,F(xiàn)SH=促卵泡生成素,LH=黃體生成素
治療時間 例數 E2(pmol/L) FSH(U/L)基值39 15.01 ±5.56治療 6 個月 63 261.0 ± 69.7 2.10 ±1.66 3.21 ±0.96 0.43 ±0.27 1.41 ±0.50 t'峰值治療前 63 629.6 ±110.9 5.45 ±3.05 20.32 ±9.23 1.01 ±0.峰值LH(U/L)基值<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34 7.66 14.63 9.71 19.34 P值值
2.4 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1例患兒注射部位局部出現(xiàn)輕微瘙癢和片狀紅疹,未予特殊處理,24 h內癥狀自行消退,未影響后續(xù)治療。此外未見其他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
女童性早熟是指在8周歲前乳房開始發(fā)育,10周歲以前出現(xiàn)月經初潮。根據發(fā)病機制,一般可分為中樞性性早熟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外周性性早熟 (per ipheral precocious puberty,PPP)、不完全性或部分性性早熟,其中ICPP是最主要類型,占90%以上[5]。ICPP患兒的生長過程與正常青春期相似,也受促生長素軸和性腺軸的雙重調控[2],這是目前臨床治療ICPP藥物作用的主要途徑。本文所選藥物也是基于此認識而選擇,其中醋酸曲普瑞林是人工合成的GnRHa,其結構的改良是將天然分子結構中的第6個左旋氨基酸 (甘氨酸)以右旋色氨酸取代。醋酸曲普瑞林作用與GnRH相同,但其血漿t1/2延長且對GnRH受體的親和力更強,因此成為GnRH受體的強力激動劑。注射醋酸曲普瑞林后,最初會刺激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 (Gn),即LH和FSH,進而影響和抑制卵巢功能[6-7]。當垂體經過長期刺激后會進入不應期,Gn的釋放會減少,因而使性類固醇 (睪丸酮或雌激素)降低至去勢水平[7],但上述作用是可逆轉的,因而醋酸曲普瑞林可以比較安全地應用于ICPP患兒的臨床治療。
對于治療過程中生長減速的患兒,本文還聯(lián)合應用重組人生長激素粉針劑治療,該藥物是由191個氨基酸殘基或N端有一甲硫氨酸的192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蛋白,具有多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8],本研究將其用于ICPP患兒主要取其內分泌調節(jié)作用以及平衡情感波動,使用后調整患兒內分泌系統(tǒng),使其恢復至接近青春期水平[8],促進肌肉及第二性征等生長。
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患兒ΔBA/ΔCA、GV逐漸減小,PAH逐漸增加,表明治療后患兒的生長發(fā)育獲得了較好的控制。在第二性征方面,月經撤退、乳房縮小;在激素水平方面,血清 E2、FSH、LH基本降低至同年齡階段兒童的生理范圍 (E2:48.0 ~ 521.0 pmol/L,F(xiàn)SH:1.50 ~ 10.00 U/L,LH:0.50~10.00 U/L),這也從病理機制方面佐證了臨床療效。在不良反應方面,除1例患兒有輕微皮膚癥狀外,未見其他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表明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這與文獻 [6-9]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如謝堅等[9]采用國產注射用緩釋醋酸亮丙瑞林治療20例CPP女性患兒,結果顯示,GV由治療前的 (8.6±1.6)cm/年,逐漸降低至治療3、6、12個月的 (7.2±1.3)cm/年、(5.9 ±1.1)cm/年、 (5.2 ± 1.8)cm/年,且乳房回縮、卵巢縮小、卵泡縮小或消失,LH、FSH降低,治療 1 年后 ΔBA/ΔCA=0.57,PAH 增加 (3.8±1.6)cm。本研究中僅在患兒出現(xiàn)生長減速時聯(lián)合重組人生長激素粉針劑治療,且部分患兒家長可能因多種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并未接受聯(lián)合治療,即聯(lián)合治療患兒的納入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因素,且樣本量較少,因此本文未進行單用GnRHa治療與聯(lián)合治療的比較。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筆者深刻地體會到早期識別異常癥狀和掌握GnRHa的應用指征對于ICPP診治適宜性技術推廣應用具有關鍵性意義。結合文獻 [6-9]及臨床實踐,GnRHa的應用指征主要有:(1)BA-CA≥2歲,女童≤11.5歲,男童≤12.5歲;(2)PAH:女童≤150.0 cm,男童≤160.0 cm,或低于其TH 2個標準差 (SD);(3)BA/CA>1,或以BA判斷的身高<2 SD;(4)性發(fā)育進程迅速,ΔBA/ΔCA>1。此外,還應注意其慎用、不宜或不需應用GnRHa治療的指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青春成熟進程是動態(tài)的,對每個個體的判斷也應是動態(tài)的,一旦ICPP診斷確立,對初評認為暫時不需治療者均需定期復查其身高和BA變化,定期再評估治療的必要性,按需制定治療方案[10]。
由于多方面因素限制,本研究樣本量較小,部分患兒未能遵醫(yī)囑復診,電話隨訪數據可能準確性欠差,這些均是本研究的不足和局限。
綜上所述,對ICPP女童給予GnRHa治療是有效和必要的,其能夠有效控制前移的生長發(fā)育,降低性激素水平,推遲第二性征的出現(xiàn),增加終身高,對于生長減速時可聯(lián)合應用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和較高的安全性,這可能與生長素軸和性腺軸的雙重調控、動態(tài)平衡有關。
[1] Lazar L,Meyerovitch J,de Vries L,et al.Treated and untreated women with idiopathic precocious puberty:long-term follow-up and reproductive outcome between the third and fifth decades[J].Clin Endocrinol(Oxf),2014,80(4):570-576.
[2]顏純,王慕逖.小兒內分泌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79.
[3] The Subspecialty Group of Endocrinology,Hereditary and Metabolic Diseases, Society of Pediatric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entral(true)precocious puberty [J].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2007,45(6):426-427.(in Chinese)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中樞性 (真性)性早熟診治指南 [J].中華兒科雜志,2007,45(6):426-427.
[4] Bar A,Linder B,Sobel EH,et al.Bayley-Pinneau method of height prediction in girls with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orrelation with adult height[J].J Pediatr,1995,126(6):955-958.
[5]楊麗珍,侯冠楠,高麗娟,等.兒童特發(fā)性中樞性性早熟中西醫(yī)研究近況 [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2,4(2):128-130.
[6]梁向榮,王樹芳,王茹,等.曲普瑞林治療女童特發(fā)性中樞性性早熟29例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6):2540-2541.
[7] Xie LL,Yang Y,Yang L,et al.Curative effect of triptorelin on 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J].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2011,51(3):46-48. (in Chinese)
謝理玲,楊玉,楊利,等.曲普瑞林治療特發(fā)性中樞性性早熟的療效[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51(3):46-48.
[8]白華.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聯(lián)合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中樞性性早熟女童的療效觀察 [J].山東醫(yī)藥,2013,53(9):89-90.
[9] Xie J,Wang WY,Yu J,et al.Curative effect of domestic sustained release leuprorelin acetate microspheres on children with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J].China Tropical Medicine,2013,13(7):872-874.(in Chinese)
謝堅,王文英,余靜,等.國產注射用緩釋醋酸亮丙瑞林治療中樞性性早熟療效觀察[J].中國熱帶醫(yī)學,2013,13(7):872-874.
[10]于寶生.性早熟[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