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琦+鄧麗云
鄧獻倫先生人稱“獻叔”,是傑出莞商中的愛鄉(xiāng)楷模,在他心底蘊藏著一股愛鄉(xiāng)源泉,數十年汩汩而流、綿綿不息。早年,他趁改革開放之際,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及機器,為家鄉(xiāng)辟山修路,招商引資。隨後,他又急鄉(xiāng)親們之所急,為家鄉(xiāng)蓄水發(fā)電、修建自來水廠,提供生產生活用水用電之需。如今,他的子女們也投入到了發(fā)展東莞經濟的洪潮中,引進美國之高檔藍姆酒,開創(chuàng)當地該酒類之先河!不管昔日今時,亦不管是他或下一輩,愛鄉(xiāng)的情懷在子承父傳中,代代流傳……
傑出莞商 關愛家鄉(xiāng)
2012年9月,2012世界莞商大會於中國東莞隆重召開,來自全球的莞商精英、著名專家、各界名人歡聚一堂,共襄東莞發(fā)展,共謀東莞未來。是次盛會,身為東莞政協(xié)委員的鄧獻倫先生受邀出席。
回顧此次全球莞商的盛大活動,鄧獻倫先生深有體會,他表示這次大會圍繞著“促進莞商交流合作、弘揚莞商精神文化、擴大莞商品牌影響、引導莞商做大做強,為東莞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建設幸福東莞、實現高水平崛起”的宗旨做出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在未來將會為東莞的整體發(fā)展帶來新的飛躍提供目標和方向。
身為傑出莞商的一份子,鄧獻倫先生多年來活躍參與東莞的各項經濟建設,“在近二十多年來,東莞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利用‘三來一補,贏得了‘世界工廠的美稱。”然而目前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趨勢,東莞的頭上頂著類似如招工難的“魔咒”,他提出政府應積極配合各企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周全的配套設施,比如學校等。他解釋道,“經濟過快的發(fā)展,使得部分配套設施跟不上。比如說東莞的本地人口不過二百萬,而外來人口最密集的時候超過一千萬,從而使得教育資源十分緊張。而技術人才的流失,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的孩子受不到好的教育,有時一些員工請求我們幫助申請學位,而我們有心而無力。而同時‘招工難迫使大批中小企業(yè)推遲開工,甚至倒閉。因此配套設施必須得到解決。”針對類似問題,作為政協(xié)委員的他積極向政府提案,亦得相關部門關注,諸多類似的工作亦在進行當中。
“東莞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很好,政府亦成立了相關的組織機構,為東莞的經濟招兵買馬,我們也會積極地配合,使東莞真正地融入世界市場而努力!”於鄧獻倫先生來說,幫助家鄉(xiāng)發(fā)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自己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而以往他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感情投資 不思回報
鄧獻倫先生,七十年代末到香港發(fā)展,於八十年代衣錦歸鄉(xiāng),帶著回饋之心,開始投資自己的家鄉(xiāng)——東莞雁田,“改革開放之初,內地實施各項優(yōu)惠政策,吸引了全球大批‘三來一補項目,許多港商亦蜂擁而來,面對如此境況,加速建設東莞的各項城市基礎設施,成為緊要解決之事。而每一項投資,都是以感情投資為主導的?!?/p>
當年,地方政府收入極為有限,有時從當年的純收入中拿出十萬元的建設資金都存在困難,在這種情形之下,政府邀請鄧獻倫先生參與基礎建設的修建,於是東莞雁田早期建設在他的帶動下,在緊張而忙碌的汽笛聲中忙開來了。“那時,內地的相關設備都比較落後、缺乏,我就從香港購買挖土機、推土機、泥頭車等大型先進的基建設備,推平小山頭,修馬路、蓋廠房,完成了怡安工業(yè)區(qū)等大批基礎建設。”
緊接著,隨著入住東莞的廠家越來越多,用電進入緊張狀態(tài),“那時候,由於供電不夠,斷電的情況時常發(fā)生,許多在此開廠的港商都特意從香港購回發(fā)電機,以備不時之需?!边@段歷史在現在看來可能有些不可思議,而確實是當時的實際情況。於是,鄧獻倫先生為滿足當地用電所需,加入投資了發(fā)電廠,保證當地工廠的正常運營。
八十年代末,東莞雁田的用水問題又突顯出來。隨著工業(yè)污染的加劇和人口數量的激增,雁田村民一直使用的地下水資源無法保持清澈。當地政府又找到鄧獻倫先生,問其是否能在當地投資水廠。不過,當時開辦水廠的權利並未開放給外資(鄧獻倫先生為港商),最後通過協(xié)議,鄧獻倫先生放棄了公司法人的名份,第一期以一千萬元金額投資,修建了一個儲水七千噸的自來水廠。現時他笑說著,“建水廠,完全是出自對家鄉(xiāng)的感情投資,因為開辦水廠時,法人代表不是我,意味著從法律上講,我是什麼也沒有。”不過這並未打消他的投資熱情,對於赴港發(fā)展之時的他就有這種想法,“賺了十元錢能拿回八元錢投資家鄉(xiāng),反正是養(yǎng)育自己成長的家鄉(xiāng),即使是虧也是虧給家鄉(xiāng)人。”不計得失的心態(tài),鄧獻倫先生一直將家鄉(xiāng)所急所需放在首位。
隨後,他又應當地需要,先後進行了第二、三期的自來水建設,至今達至了十萬噸水量的儲水量,總投資金額一億五千多萬元,滿足當地居民和工廠的生活生產之需,讓雁田人喝上了放心水。類似感情投資的事例,在鄧獻倫先生的身上不止這些,例如他在九十年代初期投資清遠的電站、天津的水廠,以及好友黃百鳴先生的電影等等?!案星橥顿Y,最主要是擺正心態(tài),這樣才能助人助己?!币曋2?,得之豐厚。總的來說,鄧獻倫先生在得失之中達及平衡,還略有收穫。於他而言,不正好是一種最好的饋贈嗎?
“獻叔”的家鄉(xiāng)奉獻情結
現時,鄧獻倫先生對家鄉(xiāng)雁田所做的種種,為人們津津樂道,還被人們親切地喚他為“獻叔”,其喻意有兩種:一取其名字中的“獻”,二是讚揚其對家鄉(xiāng)的無私奉獻之情,同時來自社會及鄉(xiāng)親的各種嘉獎亦迎面而來,面對接踵而至的各種榮譽,他自覺責任與壓力參半。
“對家鄉(xiāng)的建設,我矢志都希望做到最好,做好之後只需得到社會的一點認同就可以了。而其中的曲折和壓力,肯定是會存在的,因為一有做不到的地方,各方的譴責也會不請自來?!北池搶亦l(xiāng)的一種責任,鄧獻倫先生兢兢業(yè)業(yè)做好手中的工作。而到現在,當地的一些年輕人,享受著便捷的交通、清徹的自來水時,恐怕想像不到當初修建各項基建之時的辛苦,籌建自來水廠時的復雜,自然有些人也不明白,當地人們?yōu)楹斡H切地叫鄧獻倫先生為“獻叔”。
今日今時,鄧獻倫先生待人仍是十分和善,沒有任何架子,擁有很好的人緣。他說,“雖說我做的生意並不大,但人緣是十分好的,這可能歸結於:從社會中取得一點財富時,如何把這些財富放到社會里去回饋社會,回饋家鄉(xiāng)?!币宦纷邅?,他都是如此,在生意場上亦受到更多的歡迎,有可能歸功於這樣的信條:“正視自己在家鄉(xiāng)投資的成功與失敗,即使是虧損亦是虧我自己的那一部分,想我年輕的時候,兩手空空,就這一點,能使我大膽放心地投資家鄉(xiāng)?!?
關心青年人的發(fā)展
對待員工,鄧獻倫先生從來都是看好勤奮之人。他說,“人要往前看,東西是永遠學不夠的。只要是勤奮之人,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痹诖?,他說起當年在貨柜碼頭打工時的情形。“七十年代的香港與內地是兩個級別,在內地工資三十多塊,只固定完成份內的工作即是,不需額外動腦筋,而香港人的步伐很快,後面的人會不斷地推著你走,若你走得慢了,他們就會嫌你阻著人家前進?!碑斈辏偃f年輕力壯的內地人湧入香港,為香港帶入了大批的勞動力,同時也被香港社會看不起,被香港人稱為“阿燦”(源於八十年代港劇《網中人》的阿燦,特點有:土、窮、傻),工資亦比香港人低一大截。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以及無緣由的輕視,使得鄧獻倫先生剛去香港一年就想著回家。然而,老闆與他的一次談話使他下決心繼續(xù)留下來。
“有一天,老闆找到我說,‘內地出來的打工仔我見多了,但只要你繼續(xù)努力,公司不會虧待你?!本褪沁@樣一這句話,鄧獻倫先生決心拼力一搏,他加倍努力工作,又掌握了一手熟練的修貨柜車技術,不久就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及靈活的頭腦,被提升為經理,領導一百多位技術工人,薪水亦從提升到之後的三千多元,同時也使得香港同事對他肅然起敬。
八年之後,鄧獻倫先生運用在貨柜碼頭上認識的廣泛人脈,又凖確把握當年中港兩地物流業(yè)的興起,開辦了兩家貨柜運輸公司,以及兩家車行,從而開始了一邊打工一邊做自己老闆的緊張生活。在正確的經營之下,又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鄧獻倫先生的公司運營得風生水起,“最頂峰時期,自1982年剛經營之時的2套貨柜車,發(fā)展到67套。”
在開創(chuàng)事業(yè)之時,鄧獻倫先生又提及,目前許多年輕人不乏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但普遍有些好高騖遠,缺少反思。他將創(chuàng)業(yè)比喻成踢足球,“就如踢球一樣,你在進攻的同時,要兼顧住防守,能攻能防,對市場分析透徹,有走勢把握清楚,眼光放長遠,事業(yè)才能做得長久?!?/p>
創(chuàng)業(yè)之途,難免會遇到挫折與困難,不過他認為,“面對困難的時候,第一要反思,找出問題的關鍵,避免或者解決。同時,心態(tài)最關鍵,要注重調整和戰(zhàn)勝自己,如果能讓心態(tài)放開,壓力就會消減。”
兒女學成歸來報孝家鄉(xiāng)
鄧獻倫先生對家鄉(xiāng)的發(fā)展一直是一往情深。與眾人不同的是,鄧獻倫先生將自己的兒女皆送往國外深造之後,都要求其回來發(fā)展?!八退麄兺獬鲎x書,可使他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拓寬視野,但學成之後一定要回來,才能發(fā)揮學習的作用?!痹谒男睦?,祖國和家鄉(xiāng)仍舊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去年,他的三位兒女都已從國外學成歸來,特別是其兒子已經營一個有潛力的行業(yè)。
談及此,鄧獻倫先生的臉上有一絲的自豪,“兒子在美國上大學時,認識了一些朋友,現在歸來單獨在外成立了一家公司,專門經營藍姆酒?!睋私?,鄧獻倫先生的兒子引進的藍姆酒,為美國當地最著名的百年老酒品牌,於2012年借地東莞,進入中國市場。
藍姆河酒業(yè)飲料公司,是美國當地最著名的烈酒飲料集團之一,善於各種類別烈酒的研製、生產、創(chuàng)新,包括伏特加、威士忌等,旗下的品牌多達300個,包裝時尚、富有美國情調,符合現時年輕人的喜好,產品覆蓋高、中、低端全線,早前已進入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市場,但在中國仍是空白。當鄧獻倫先生的兒子在美國接觸到藍姆酒,發(fā)現這一商機之後,決定引入中國。
為何取道東莞?因廣東一直以來是各類烈酒銷售的旺地,而東莞在廣東來說是個很好的戰(zhàn)略位置,是下一步進軍華南市場的最好據點。對於兒子的商業(yè)頭腦,鄧獻倫先生笑笑說,“兒子公司從選項目到成立,直到現在的經營,都是由他自己一人經手的,我只在幕後提供一些意見,不實際插手。因為對於年輕人來說,讓他們自己事先在商界摸爬滾打,是很有必要的。”懷著對兒女們的殷切期待,他盡心盡力做著一位引領者的角色。
除此之外,鄧獻倫先生在兒女們的身上,還寄託著他們繼續(xù)回報家鄉(xiāng)的愿望。未來,在行善的道路上,他將不會孤單,將對故土那種深厚的感情,一點點融為實際行動,全部傾注在雁田那片沃土上!
【鄧獻倫先生,祖籍東莞鳳崗,東莞市政協(xié)委員、香港天駿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永聰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德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河南省方城東山自來水廠董事長、東莞市雁田自來水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廣東客屬社團聯(lián)合總會常務會董、東莞市海外聯(lián)誼會榮譽會長、東莞市鳳崗外商投資企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等多項社會公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