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王宏圖
8 0后現(xiàn)場
誰的青春不迷惘
上海 王宏圖
從新世紀(jì)伊始,“80后”作家們?nèi)缤撵`,開始在文壇內(nèi)外徘徊徜徉,攪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不時吸引著公眾的眼球。十余年過去了,它依舊是一個說不盡的話題。究其原委,并不是因為“80后”作家寫出了多少驚世的巨作,而是文壇前幾輩人對他們始終心存芥蒂,因而老話題便有了不時翻新的機會。
十多年前,當(dāng)“80后”作家開始嶄露頭角,一向正襟危坐、老成持重的文壇老人們頗有些坐立不安。他們似乎一眼看透了這些晚生之輩的不良居心,對他們成為不肖子孫的前景惴惴不安。而幾次被媒體吵得沸沸揚揚的口水仗,也坐實了前輩們充滿惡意的猜測。
時過境遷,這些年“90后”,甚至“00后”作家都開始浮出水面,而經(jīng)過時光磨礪的“80后”作家也成為文壇的生力軍,缺少了“80后”作家的中國文學(xué)難免是殘缺的。形勢比人強,先前指手畫腳的前輩已不再葆有當(dāng)年的中氣和自信,他們勉強接納了這群不聽話的小字輩,態(tài)度卻依然是欲迎還拒——但最終還是得接納,他們縱然不爭氣,到底還是自家的骨血。
而那些“80后”作家,孤獨、迷惘似乎已成了確定其特性的標(biāo)簽。和其他代作家一樣,他們曾經(jīng)那么有夢想有激情,充滿著對世界反叛的勇氣,敢于張口對世界說不;如今,他們很大一部分已入而立之年,夢想的翅膀雖未完全折戟沉沙,但迷惘孤獨之情日趨強化。不管人們對他們的寫作有多少非議,可以設(shè)想,當(dāng)他們成為文壇主力軍時,中國文學(xué)的版圖將會發(fā)生不容小覷的重大變化。昔日被不無冬烘之氣的前輩指斥的弱點,諸如孤獨、迷惘情緒的集中展現(xiàn),缺乏宏大的歷史敘事等,說不定會有朝一日鷂子翻身,登堂入室,成為新一代人的正典。
讀著“80后”作家的作品,我的耳畔掠過了宮崎駿《千與千尋》的主題歌《永遠(yuǎn)同在》:
周而復(fù)始犯錯,仍然尋找光明。身體歸于虛無,方能傾耳傾聽。
正是那種執(zhí)著、絕望中的奮起一搏、心底拂之不去的哀傷,與不少“80后”作家的作品形成了堪稱完美的契合。
作 者:王宏圖,文學(xué)評論家,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教授。
編 輯:張玲玲 sdzll08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