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龍王廟小學066500)
巧妙導入,邁出教學成功的第一步
馬清華
(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龍王廟小學066500)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導入是開端,導入新穎巧妙自然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與思維,將學生引向新知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是快樂而主動的,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對小學生來說,自主學習意識低下,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如果只是單刀直入單一而枯燥的導入不僅不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相反還會讓學生覺得教學枯燥無味,失去學習的激情與動力。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深入挖掘語文的人文內涵與學生的興趣點,來為學生設計精彩而巧妙的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做到上課伊始,趣已生,激起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與積極的學習行為,邁出教學成功堅實的第一步?,F(xiàn)筆者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淺談如下幾點。
(一)趣味性
小學生對富有趣味的事物更為感興趣,更能激起濃厚的興趣。為此在設計導入時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這一特點,設計出巧妙而富有趣味性的導入,滿足學生的求新求異心理,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思維與注意力。
(二)針對性
導入是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是為教學服務的,導入要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要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要通過導入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向特定的教學內容,以使學生圍繞著特定的內容來展開主動探究,在探究中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如果對教學內容關聯(lián)不大,即使引發(fā)了學生的關注,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熱情,沒有圍繞教學內容展開,是無法取得實質性效果的。
(三)情感性
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知識與情感互動的過程,沒有情感的學習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繁重而枯燥。同時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具有很強的情感價值,情感是學習的一條重要線索,只有激發(fā)學生特定的情感,才能便于學生的理解。為此在設計導入時要兼顧到這兩點,增強導入的情感性,以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的學習才是快樂而有效的。
(四)多樣性
小學生喜愛新鮮事物,再好的導入方法課課運用,在學生心中也會失去新鮮感,而無法達到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與學生特點來設計多樣化的導入,以帶給學生新鮮感,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與學習動力。
(一)故事導入
小學生愛聽愛講故事,根據(jù)學生的這一特點,我們可以以一個富有趣味性的故事來導入,既可以是相關的典故、趣味軼事等,也可以是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故事梗概,以生動而幽默的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故事中來。如在學習《草船借箭》這課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來講述諸葛亮大擺空城計的故事,并讓學生來談一談對諸葛亮的印象,這樣的趣味故事自然可以激起學生聽的激情、學的動力,那么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課文講述的又是關于諸葛亮的什么故事呢?并讓學生通過新課的學習來講述故事,這樣以故事做鋪墊,學生自然會對課文產(chǎn)生更大的學習熱情。
(二)音樂導入
音樂是一門藝術,訴諸于人類的聽覺,但是卻能深深地打動人們,帶給欣賞者以心靈的震撼,更能起到渲染與烘托氛圍的效果。在語文教學中引入音樂,可以讓原本枯燥無味的教學更富生機與魅力,更有藝術感染力,這樣更能打動學生、欣賞學生,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如用相關的音樂作品來導入,優(yōu)美的旋律、歡快的節(jié)奏更能打動學生,讓教學更有情感,從而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時就可以播放表現(xiàn)父子之間親情的相關音樂作品,用音樂來渲染氛圍,這樣不用教師做過多的描述,學生就能為音樂中的情感所吸引、所感染,自然就可以產(chǎn)生與文本情感一致的感情基調,這樣更加利于學生對文本的把握。
(三)圖片導入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讀圖時代,現(xiàn)行教材圖文并茂,更加切合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從中獲取直觀而形象的認知材料,從而更加利于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圖,并積極收集相關的圖片、圖像或是影視劇片斷等,這樣更能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與形象性,讓學生的學習更主動。如在學習《美麗的海底世界》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向學生直觀而形象地展現(xiàn)相關的圖片,學生很快會為圖片所吸引,為圖片中海底世界的美麗所吸引。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如臨其境,展開豐富的想象,走進那美麗的海底世界,更利于學生對文本的學習。
(四)懸念導入
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愛問為什么,這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內在動力。為此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們要重視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要善于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從而調動學生參與探究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如在學習《竊讀記》一課時,我設置了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想一下“竊”是什么感受,而本文作者所寫的竊讀的感受又是什么樣的呢?這樣的問題可以引發(fā)學生的關注,從而使學生圍繞著主題來展開積極的探究。
(五)復習導入
在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處設計問題導入,既可以達到復習舊知的效果,同時也能引入新知的學習。這樣以復習舊知做鋪墊,可以避免直接講述新知的突兀性,可以適當降低學習難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認清各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各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運用對比、比較等來將各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采用復習導入,引導學生運用已知來學習未知。
(六)情景導入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為此我們要根據(jù)課文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當?shù)那榫常寣W生入情入境,這樣更能起到激發(fā)學生興趣,深化學生理解的效果。如在學習《桂林山水》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制作優(yōu)美的視頻,以直觀的畫面、動聽的音樂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美情境,優(yōu)美的景色躍入學生的眼簾,更能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此時相機導入,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濃,思維最活躍,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導入有法,但無定法,可以運用一種方式來導入,也可以幾種方式結合起來導入。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語文學科特征,來設計豐富新穎而有效的導入。通過導入來為學生營造愉悅而寬松的教學氛圍,以此激勵、喚醒與鼓舞學生學習的激情與動力,激活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讓學生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參與、積極學習,才能向教學成功邁出一大步。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