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黃驊市羊二莊鎮(zhèn)齊莊中心校061109)
淺談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劉 晶
(河北省黃驊市羊二莊鎮(zhèn)齊莊中心校061109)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會投入高漲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發(fā)揮主動性,發(fā)揮全部才能。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想使課堂高效,學生學得高效,就要創(chuàng)設融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從而提高學生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生學習興趣情境
華羅庚說:“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疲,好之不倦,因之也不會擠時間來學習了?!睂W習興趣就是指一個人對學習的一種積極性的認識傾向了情緒動態(tài)。無數(shù)的實踐證明,興趣可以推動人們去探索新的知識,發(fā)展新的能力,它帶有感性色彩,是啟迪學生心扉的鑰匙。更有科學家研究表明,一個人做他感興趣的工作,可以發(fā)揮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能力,而幫不感興趣的事情,只能發(fā)揮百分之二十的能力。由此可見,興趣在學生學習中所起的作用是多么的巨大。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以學生為本,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靈活地將學生感興趣珠事物運用于教學,更新教學方法,聯(lián)系實際,給學生以充分的學習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以下是筆者的一些體會與做法。
親其師信其道,蘇霍姆林斯基說:“對人由衷的關懷,就是教育的血與肉。”無數(shù)的教育實踐證明,在教學中,融洽的師生關系,會讓學生從教師那里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從而使學生從內心得到鼓舞、激勵,并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導。這也就是為什么教師要與學生打好關系,往往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他與學生的關系都是很親密的,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吸引學生,并不是靠嚴格與威壓來使學生屈服的。嚴師出高徒是不假,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的進步,師生關系也需要進一步改善。
因此,教師要無微不至地關懷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深入到學生中間,積極地與學生做情感上的交流與溝通,并及時地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問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可自己,信任自己,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朋友。
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觀察、留意每一位學生,給學生創(chuàng)設積極發(fā)言、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機會,及時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與成功表示鼓勵,讓學生樹立信心,品嘗成功的樂趣,讓學生感覺學習是快樂的、有趣的,而不是令人厭煩、恐懼的艱難任務,從而使學生保持更強烈的興趣,使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課堂中學生感受到了自己提問與自我解決問題的樂趣,便能紛紛舉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問,共同討論并得出較滿意的答案。在教學中,教師鼓勵質疑,會大大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只要我們巧妙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學《彈性》一課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玩氣球,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有趣的問題。如:氣球為什么可以捏扁,放手后又會復原?為什么有的氣球彈性好,有的氣球彈性差?學生帶著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探究興趣濃厚,彈性是怎樣產生的呢?彈性在生活中有什么用處呢?學生提出問題,再帶著問題去探究,逐漸構建起從實踐——提出問題——再實踐的循序漸進的認識過程。
再如,教學“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教師可設計兩幅圖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讓學生比較它們的面積,觀察它們的大小,并議一議、談一談,使整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到底誰說的算,學生急于找到答案。這樣,造成人人渴望解開奧秘的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的強烈興趣。
做游戲是兒童的天性,讓兒童在自己喜愛的游戲中開展學習活動,將大大激發(fā)兒童學習的興趣。游戲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在教學中適當采用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學生十分歡迎,教學效果也比較好。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各種游戲,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他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學得有勁,玩得愉快,能輕松地學習知識。
例如,認識物體的教學常用猜謎游戲入題激趣;在分類教學中常用扮演角色找朋友的方法,使課堂充滿情趣;高年級則配上順口、易記的臺詞,使知識融入生動的表演之中。在講《日食和月食》這節(jié)課時,為了使教學更加形象具體,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示范表演:將開著的燈當太陽,讓一個學生舉著小球當月亮,另一個學生站著不動以頭當?shù)厍?。然后讓舉著小球的學生在燈泡與另一個學生之間轉,當燈光、小球與另一個學生的臉在同一直線上時,另一個學生說他看不見“太陽”。其他學生也從陰影中看到了這一點。通過示范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為他們能真正掌握月食知識而高興,感到學習是一種輕松,充滿樂趣的事。從而對科學這門課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因此,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設計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知識,“賽”中增勇氣,“情”中互交往。
在教學中,要想使小學生長時間保持學習興趣,必須促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學習成功所產生的喜悅感就是強大的學習動機,是鼓勵學生繼續(xù)學習的動力源泉。教師對優(yōu)等生固然需要不斷表揚,促使他們進一步努力;而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讓學困生也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更為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的評價要多元化,表揚與激勵的手段要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不要只看結果,應該是重過程,輕結果的。
不論誰在學習上或生活上,還是在其他方面有優(yōu)點,哪怕只是很細微的一點點,哪怕只是星星之火,我都不吝表揚,及時地對其行為表示肯定,促進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
例如,一個學生的字寫得漂亮了,古詩背得好了,上課坐得很直,口算速度快了,多舉手了或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數(shù)學問題,解題方法新穎等,我都會及時地進行表揚。這樣,學生才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戰(zhàn)。
此外,由于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幼,往往對獎勵更為喜歡。教師可適時發(fā)一些小獎品,如頭飾、胸飾、鉛筆之類作為獎品,以表示對他們學習的肯定。而有些學生更加注重榮譽感,教師可采取一些光榮榜、排行榜手段,讓學生的名字出現(xiàn)在榜上,提高學生榮譽感,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務,只有培養(yǎng)起學習興趣,才能變苦學為樂學。我們要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教學,積極應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不斷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的知識取得、能力發(fā)展與興趣提高和諧統(tǒng)一地結合起來,體驗學習的興趣,讓每位學生都成為社會的棟梁。
(責編 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