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英,鄧林燕,朱麗娜,李覓路*
(1.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2.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 長沙 410128)
鼠曲草(Gnaphlium affine D.Don)為菊科鼠曲草屬植物,又名佛耳草、清明菜等。鼠曲草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及光防護[1]、抗炎抑菌[2]、抑制醛糖還原酶[3]、保肝[4]、昆蟲拒食[5]等作用。鼠曲草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黏連,預防中風、糖尿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發(fā)生[6]。
α–淀粉酶抑制劑是糖苷水解酶抑制劑中的一種,它能有效抑制腸道內(nèi)唾液及胰淀粉酶的活性,降低食物中淀粉糖類物質的分解吸收,從而起到降低血糖、血脂的作用[7]。在農(nóng)業(yè)上,α–淀粉酶抑制劑能抑制昆蟲消化道內(nèi)α–淀粉酶的活性,刺激昆蟲過量分泌消化酶,產(chǎn)生厭食反應,導致昆蟲發(fā)育不良或死亡。近年來,α–淀粉酶抑制劑在醫(yī)學及農(nóng)業(yè)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筆者制備鼠曲草提取物,分離鑒定了鼠曲草提取物中的幾個多酚類化合物,并研究了鼠曲草提取物及幾個組分對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及其中的一個組分抑制類型,旨在為鼠曲草資源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鼠曲草于2012年4月中旬購于湖南吉首。
豬胰α–淀粉酶(SIGMA公司);阿卡波糖(北京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可溶性淀粉(汕頭市西隴化工有限公司);葡萄糖(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二水磷酸氫二鈉、氯化鈉、正磷酸、3,5–二硝基水楊酸、氫氧化鈉、四水酒石酸鉀鈉等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LC–10AT 高效液相色譜(日本島津公司),WondasilTMC18色譜柱(250 mm×4.6 mm, 5 μm);HH 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江蘇省金壇市金城國勝實驗儀器廠);UV–2600 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尤尼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SK–1 快速混勻器(江蘇省金壇市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鼠曲草提取物的制備:新鮮的鼠曲草于室內(nèi)自然陰干,置60℃烘箱中干燥后粉碎。取鼠曲草粉碎原料200g,用70%乙醇,料液比為1∶30,在80℃回流提取1 h,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過濾減壓濃縮至無醇味,用鹽酸調節(jié)pH 至3.0,將提取液通過D101 樹脂(3 cm×60 cm,450mL)上樣,流速4 BV/h,吸附后靜置0.5 h,用1 BV 水洗去水溶性雜質,再用4 BV 的60%乙醇以3 BV/h 的流速洗脫,減壓濃縮后冷凍干燥,得鼠曲草提取物6.44g,于4℃冰箱中保存。
鼠曲草提取物的分離和鑒定:采用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譜儀對提取物進行分離鑒定。色譜條件如下:流動相A 泵為0.5% 冰乙酸,B 泵為甲醇。梯度洗脫:0min(70%A 泵+30% B 泵)→15min(55%A泵+45% B 泵)→25min(55%A 泵+45% B 泵)→40min(30%A 泵+70% B 泵),流速為1mL/min,柱溫為30℃,進樣量為20 μL,檢測輸出波長328 nm。
1.4.1 最適酶濃度和最適反應時間的選擇
取7支試管,分別加入質量濃度為0.02mg/mL的α–淀粉酶0.1mL,置于37℃水浴中預熱10min,加入37℃預熱的1%淀粉溶液0.1mL,酶反應開始后準確計時,每間隔1min加入0.2mL DNS終止反應,置沸水中水浴8min,迅速冷卻后用5mL蒸餾水稀釋,用分光光度計于540 nm處測定吸光值。改變酶濃度(0.04、0.06、0.08、0.1mg/mL),同法測定吸光值,作圖確定最適酶濃度和最適反應時間。
1.4.2 鼠曲草提取物及組分對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試驗
取0.1mL質量濃度為0.06mg/mL豬胰α–淀粉酶溶液于試管中,分別加入0.1mL不同濃度(1.0、2.0、3.0、4.0、5.0mg/mL)的樣品溶液(以阿卡波糖為陽性對照),混合均勻并置于37℃水浴中預熱10min,加入0.1mL 37℃預熱的1%淀粉溶液,混勻,反應3min后立即加0.2mL DNS顯色劑,置沸水中水浴8min,迅速冷卻后用5mL蒸餾水稀釋,用分光光度計于540 nm處測定吸光值A1。以空白管為對照,不加抑制劑(以蒸餾水補足),其他與抑制劑管操作相同,測定吸光值A0。背景管為對應濃度的抑制劑溶液,不加酶液(以蒸餾水補足),其他與抑制劑管操作相同,測定吸光值A2,按下列公式計算抑制率。
2′,4,4′–三羥基–6′–甲氧基–查爾酮–4′–O–β–D–葡萄糖的質量濃度為3mg/mL,底物為1%淀粉溶液,以緩沖溶液替代樣品溶液,在不同的酶濃度(0.02、0.04、0.06、0.08mg/mL)下按1.4.2反應測定吸光值。當體系中不存在抑制劑時,酶活性測定的速率直線通過原點;當體系中存在不可逆抑制劑時,酶反應速率直線不通過原點,相當于將原點平行向右移動,若有一定量的可逆性抑制劑時,可得到一條通過原點、斜率低于無抑制劑組的直線。如果2′,4,4′–三羥基–6′–甲氧基–查爾酮–4′–O–β–D–葡萄糖是可逆性抑制類型化合物,則進一步進行可逆性抑制類型(競爭型和非競爭型)的鑒別試驗。試驗操作如下:固定酶質量濃度為0.06mg/mL,2′,4,4′–三羥基–6′–甲氧基–查爾酮–4′–O–β–D–葡萄糖質量濃度為3mg/mL,以淀粉溶液為底物,在不同濃度(0.5%、1%、1.5%和2%)的淀粉溶液下,按1.4.2 反應測定吸光值,通過雙倒數(shù)作圖法判斷是競爭型或非競爭型抑制類型。兩條直線的交點在縱軸為競爭型抑制劑,在橫軸上的為非競爭型抑制劑。
鼠曲草提取物的HPLC 色譜圖見圖1。由圖1可見,提取物中含有多個組分,其中含量相對較高的有7個組分,在330 nm 和220 nm 左右有較大吸收,具有明顯的酚酸類化合物的紫外吸收特征[9],推測為多酚類化合物。本課題組從鼠曲草提取物中制備分離得到了7個組分,并鑒定出編號為3、5、7 的組分分別為3,5–O–咖啡?;鼘幩帷?,4–O–咖啡?;鼘幩帷?′,4,4′–三羥基–6′–甲氧基–查爾酮–4′–O–β–D–葡萄糖。
圖1 鼠曲草提取物的HPLC 圖譜 Fig.1 HPLC chromatogram of the extract from Gnaphalium affine D. Don
2.2.1 最適酶濃度和最適反應時間的確定
不同質量濃度的α–淀粉酶在7min內(nèi)的反應動力學進程曲線見圖2。當酶質量濃度等于或低于0.08mg/mL時,在3min之內(nèi)反應均為線性反應。同時,為利于建立科學的反應動力學方程,使測定的反應速率(以ΔA/min表示)在(0.03~0.25)/min較好[9],因此,選取最佳酶濃度0.06mg/mL,反應時間3min進行酶反應動力學的測定。
圖2 不同質量濃度α–淀粉酶的反應進程曲線 Fig.2 The reaction curve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α- amylase
2.2.2 鼠曲草提取物及3個組分對α–淀粉酶活性的影響
不同濃度的鼠曲草提取物及化合物對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見表1。在試驗濃度范圍內(nèi),樣品對α–淀粉酶活性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隨著濃度的增加,抑制能力逐漸增強。當提取物、組分3、5、7及陽性對照阿卡波糖質量濃度為1.67mg/mL時,抑制率分別為32.37%、84.53%、63.07%、71.22%、94.12%。對樣品濃度與抑制率進行線性擬合,得到線性方程為:y提=17.265x + 3.237(R2= 0.998 4);y3=45.429x + 9.247(R2= 0.997 6);y5= 34.041x + 6.555(R2= 0.999 4);y7=40.239x + 3.293(R2=0.993);y阿=28.92x + 47.194 (R2=0.988 9)。根據(jù)方程計算出提取物及化合物3、5、7對α–淀粉酶的半抑制濃度IC50分別為2.71、0.90、1.28、1.16mg/mL,均高于阿卡波糖的半抑制濃度(0.10mg/mL)。
表1 樣品對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Table 1 Inhibitory effect of coumpounds from Gnaphalium affine D. Don on α-amylase
2.2.3 2′,4,4′–三羥基–6′–甲氧基–查爾酮–4′–O–β–D–葡萄糖對α–淀粉酶的抑制類型
不同濃度的α–淀粉酶在有或無2′,4,4′–三羥基–6′–甲氧基–查爾酮–4′–O–β–D–葡萄糖存在的條件下的反應速率見圖3。無抑制組的速率方程為y=0.488 5x(R2=0.986),抑制組的速率曲線方程為y=0.269 5x (R2=0.987 8),此直線通過原點,由此可知,化合物7對α–淀粉酶的抑制類型是可逆性抑制。由圖4可知,抑制組雙倒數(shù)曲線方程為y=288.91x+ 54.848(R2=0.978 4), 無抑制組雙倒數(shù)曲線方程為y=145.81x+27.94 (R2=0.997 4),方程直線在橫軸上相交,為非競爭性抑制。
圖4 化合物7對胰α–淀粉酶的可逆抑制類型的雙倒數(shù)曲線 Fig.4 Lineweaver-burk plot for inhibition of compound 7 on α–amylase
植物多酚由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而受到廣泛關注。近些年進一步研究[10–12]表明,一些植物的多酚如藍莓提取物、茶多酚等具有 較強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本試驗結果表明,鼠曲草提取物及其中的3個多酚類化合物對胰α–淀粉酶均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且呈明顯的量效關系,但不同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存在一定差異,3,5–O–咖啡酰基奎寧酸、3,4–O–咖啡?;鼘幩釣楫惥G原酸類化合物的同分異構物,但二者抑制α–淀粉酶的IC50分別為0.90、1.28mg/mL;2′,4,4′–三羥基–6′–甲氧基–查爾酮–4′–O–β–D–葡萄糖是一種查爾酮,它的IC50為1.16mg/mL,同時它為可逆的非競爭性抑制類型。
[1] Aquino R,Morelli S,Tomaino A,et al.Antioxidant and photo-protective activity of a crude extract of Culcitium reflexum H B K leaves and their major flavonoids[J].J Ethnopharmac,2002,79(2):183–191.
[2] 潘明.鼠曲草提取物抑菌作用初步研究[J].四川食品與發(fā)酵,2006,42(6):53–56.
[3] Aritomi M,Kawasaki T.Dehydro-para-asebotin,a new chalconeglucoside in the flowers of Gnaphalium affine D.Don[J].Chert Pharm Bull,1974,22(8):1800–1805.
[4] 姜麗君,樸錦花,劉宇,等.鼠曲草提取物對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損傷保護作用[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8):1901–1902.
[5] Masanori Morimoto , Sumiko Kumeda , Koichiro Komai.Insect antifeedant flavonoids from Gnaphalium affine D.Don [J].J Agric Food Chem,2000(48):1888–1891.
[6] 王柯慧.尋找預肪糖尿病并發(fā)癥的天然產(chǎn)物:對醛糖還原酶及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效應[J].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1996,18(1):49–50.
[7] 呂鳳霞,陸兆新.α–淀粉酶抑制劑的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02,23(3):152–154.
[8] 張東明.酚酸化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196–197.
[9] 陳曾,劉兢,羅丹.生物化學試驗[M].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
[10] 阮妙蕓,張根義.茶多酚對淀粉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36(11):4371–4373.
[11] 張冬英,余霜,黃業(yè)偉,等.普洱茶對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影響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9,30(2):77–79.
[12] Mcdougall G J,Shpiro F,Dobson P S,et al.Different polyphenolic components of soft fruits inhibitα-amylase and α-glucosidase[J].J Agric Food Chem,2005,53:2760–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