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鑫
沈陽軍區(qū)司令部工程科研設計院工程師、博士后導師龍凡將軍,是全國學雷鋒先進個人,金質學雷鋒榮譽章獲得者。2015年7月中旬,他來到北京毛主席紀念堂,與在這里進行志愿服務的大學生座談學習雷鋒的體會。借此機會,《雷鋒》雜志記者采訪了龍凡將軍。
記者:您出身于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中國科學院的高級工程師,您從小在北京長大。什么原因讓您選擇了艱苦的野外勘查工作?
龍凡: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經歷了多次選擇,在每次選擇面前,我聽從內心的召喚,走向了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1961年,我從北大附中畢業(yè),榮獲了北京市教育局頒發(fā)的優(yōu)良獎章,免試進入高中。一次,我看到一部反映地質勘探隊員野外生活工作的紀錄片《深山探寶》,由此改變了我的人生志向,我毅然從高中退學,轉到了北京地質學校學習地球與勘探專業(yè)。
記者:50年來,無論環(huán)境怎樣艱苦,條件如何變化,您始終不改初衷,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堅定。
龍凡:到東北遼寧以后,組織上安排我到遼寧省地質局當技術員和勘探組長,為干旱缺水的郊區(qū)山地和沿海的島嶼尋找地下水源,多次評為省、市先進工作者。
1974年,黨中央、中央軍委決定組建一支水文地質普查部隊,查明三北干旱地區(qū)地下水資源。作為地方優(yōu)秀科技人才,我被特招入伍,來到了內蒙古昭烏達盟,擔負起東北戰(zhàn)區(qū)西部一比二十萬水文地質普查任務。我?guī)ьI勘探小組分隊,只用短短的四年時間,就完成了9萬平方公里的勘察任務,我也連續(xù)兩次榮立三等功。
1979年初,上級決定調我去北京,到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質指揮部機關負責地球物理勘探業(yè)務指導工作。但我舍不得白手起家?guī)С?,還沒有完全成熟的地球物理勘探找水技術隊伍,我選擇了留守。
1982年,中央軍委裁軍百萬,撤編基建工程兵。我所在的團歸建到沈陽軍區(qū),承擔東北戰(zhàn)區(qū)野戰(zhàn)給水任務,同時規(guī)定干部可以轉業(yè),也可以在兵種系統(tǒng)范圍內調整回原籍。北京黃金地質指揮部干部部門主動要求接收我,但是我在北疆生活了十幾年,同邊防官兵,當?shù)匕傩战Y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缺水,盼水的情形,深深地牽動著我的心。就這樣我又一次選擇了留下,而這一留就是30多年,期間又有多次回京的機會,同樣都讓我放棄了。
記者:幾十年來,您取得了野外勘探布設的驚人的成就,打成了1913眼水源井,每一眼井的背后都有一個動人、艱辛的故事。比如一口井救活一個村。這些年來遇到哪些艱辛?
龍凡:韓家灣是一個高氟重病區(qū),全村老少不同程度患有氟中毒病,很多人臥床不起。我?guī)ьI勘察組來到村里,看到老鄉(xiāng)用繩子系著孩子放到井底,用瓢一點一點掏出泥湯水,好半天才能打上一小桶水。日久天長,井臺上的石頭都被磨出一道道深溝。一位佝僂著身子的老大爺布滿老繭的雙手嚴重變形,他說,我這直不起來的身子不是干活累的,是喝苦(氟)水喝的,俺這滿手的繭子,不是干活擼的,是打水繩子磨的。我下決心找到水,幫他們脫離苦海。第二天我們就開始了勘探工作,終于找到了深部玄武巖賦水地層。當我們開動鉆機向地層鉆進的時候,老鄉(xiāng)給我們送來了雞蛋、豬肉,天天圍著鉆機不可離去。出水那天,第一股清泉涌出的時候,一位老大爺接了滿滿一碗水一飲而盡,然后突然跪在我們,面前淚流滿面地說,感謝親人解放軍的大恩大德。我扶起大爺說,感謝我們的黨吧!
記者:19年以來,您立足科研與實際相結合,都取得了哪些成果?
探索地球奧秘,必須有先進的儀器設備。為解決我們常規(guī)機器陳舊的問題,我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運用先進的實驗方法和現(xiàn)代的微電子技術,經過10 年的刻苦攻關,先后研制成被譽為大地CT機的多功能水源正查儀、地球彩超儀的地下埋體隱患探測儀和激電偵測系統(tǒng)等,連續(xù)三屆蟬聯(lián)全國發(fā)明金獎、中儀杯大獎,國際發(fā)明金獎,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在航天探測方法的落實領域,我們研制出以遙感技術信息為先導,以地質、物探、鉆探為驗證手段的四位一體立體式探測新技術,極大地提高了近代水探測的準確性,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同時我又創(chuàng)建軍事地球物理學,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軍事遙感地質學,在實踐當中取得了重大社會、軍事和經濟效益。
這幾年來,我先后有46項成果分別獲得國家科研進步獎、軍隊科研進步獎、國際發(fā)明金獎、國家發(fā)明金獎和軍隊、省部級優(yōu)秀工程勘察獎。26項勘探技術報告獲優(yōu)秀報告一、二等獎,國家發(fā)明專利等。100多項勘探工程獲得優(yōu)秀工程獎。發(fā)表學術論文48篇,出版專著4本。為此,我當選為黨的十四大代表,成為全國學雷鋒先進個人,獲金質學雷鋒榮譽章,被授予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確定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央直接聯(lián)系的高級專家,首次被中央軍委四總部評為軍隊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軍隊優(yōu)秀科技干部一類崗位津貼。先后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黨員。
目前我仍承擔著國家總部的多項重點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