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S形賽車道本是男人的戰(zhàn)場,李鶴闖了進去,把自己變成一枚尖銳的楔子,硬生生地為熱愛速度和激情的女人們破出一席立足之地。
戴黑超,穿黑色緊身皮衣,勇敢、膽大、倔強、另類,這些漫威宇宙里的女英雄所具備的特質(zhì),統(tǒng)統(tǒng)呈現(xiàn)在李鶴身上。
作為中國唯一一支女摩托車賽車隊新蜂女子車隊的創(chuàng)始人,李鶴早已躋身時代新女性代言人行列。接受楊瀾《天下女人》、CCTV《賽車時代》的采訪,走上《超級演說家》舞臺,她頻頻站在媒體鏡頭前講述自己堅守的信念:“拋開女性這層標簽,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對她來說,不把自己當“女人”,反而活得更透徹。
26歲前的李鶴泯然眾人。有一家自己創(chuàng)辦的公司,一份堅持了6年的感情,悠閑時做頭發(fā)、做指甲、泡吧、買衣服,做做與白馬王子住進大房子的夢。人生走到這里似乎可以順著慣性使然了。但2005年,災難接踵而至。
公司倒閉,感情破裂,身體出現(xiàn)問題,一連串的打擊把她扔到了醫(yī)院的病床上。她渾渾噩噩地躲進自己的世界,不敢接受自己是悲劇女主角的命運:“為什么是我?”
半年后的一個深夜,她蜷縮在被窩里,小心翼翼揭開傷口,給自己算了一道題:以能活到七十歲算,在掛掉之前只有不到兩萬天可以活,如果繼續(xù)這樣破罐子破摔……她打了個寒顫,不敢往下深想。
“我要重新開始!”這個念頭糾纏著她。她慌慌張張翻身起床,在桌上摸到一張殘破的紙片,開始寫自己的人生愿望:病好之后,我要攀巖、滑雪、徒步旅行、跳傘、騎摩托車……
李鶴開始按照這張人生清單過每一天。每完成一項,就在選項后畫一個鉤,前面的愿望都順利實現(xiàn),直到遇見“騎摩托車”。
她從沒摸過車,更不會騎。而要達成心愿,這四個字還得分成若干步驟:騎摩托車要考駕照,她便鄭重其事地先考了駕照;然后買了車,按照規(guī)定老老實實上了牌照。愿望誕生于沖動,卻在達成時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發(fā)動引擎、馬達轟鳴,身體隨著這匹野獸“嗖”地躥出去的那一刻,打開了激情。她干脆忘記了“人生清單”上的其他愿望,一有時間就駕車在街上瘋騎。在危險與激情邊緣游刃有余的刺激感讓李鶴在心里樂開了花。
兩個月后,她卻被路遇的前輩們勸誡:“既然喜歡摩托車,喜歡彎道,就不要在街上瘋了,去跑跑賽道吧?!蓖婺ν械呐⒆峪P毛麟角,何況這么有潛力的,前輩們熱情地把她推薦給深圳一個職業(yè)賽車隊。
車隊教練卻并不想收她,“中國沒有女子組賽車隊,你一個女孩子來參賽為了什么?”為了打消李鶴的堅持,他干脆在入隊考試前撂下狠話:“如果車隊里有任何一個人說你不行,你就回家,誰介紹的都不管用?!?/p>
李鶴不服氣,玩這一行拼的就是膽兒大,她自認比誰膽兒都大,又不怕摔,篤定能在考試中拿到冠軍。到了考試現(xiàn)場她卻傻眼了:第一次見識S型跑道,第一次知道原來賽車手要穿上重達5千克的連體賽車服。她揣著一顆七上八下的心硬著頭皮上了賽道。
?李鶴(左二)組建了新蜂女子摩托車隊。
沒有來車,沒有井蓋,沒有紅綠燈、斑馬線和行人,李鶴的心瞬間敞亮起來,這里有油門踩到底的自由啊。她酣暢淋漓跑了兩圈,車壓得越來越低,一個調(diào)頭彎,人和車一塊甩了出去。
“完了,考試泡湯了。”來不及感覺身上的疼痛,李鶴先心灰意冷了。她頭盔也沒摘,從賽道的一側(cè)低著頭走了回去。教練卻變了臉色,追上去小聲和她搭腔:“你調(diào)頭彎怎么不收油???”“拐不過去就壓低一點唄。”
她露出無知者無畏的表情,教練沒聽到答復,靜默了幾秒,突然蹦出一句:“我收下你,你再去騎幾圈,把動作改改。”
又練了一周,她照摔不誤,新人該犯的毛病依然一大堆。但那次在一個掉頭彎摔下去時,師兄大老遠跑過來,邊跑邊喊:“今天就到此為止,收工,不練了。”李鶴一頭霧水:“為什么不練了?”“你比上午進步了9秒?!蹦欠N小賽道,進步2秒都已屬難得。
兩周后,菜鳥李鶴光榮出師,報名參加了西安的一場全國錦標賽。作為參賽選手中唯一的女性,她跑了第19名。
李鶴徹底踏上了這條把命拴在車輪上的不歸路。
2009年,她參加了珠海國際挑戰(zhàn)賽,在車場T4彎道轉(zhuǎn)彎時,后輪瞬間失去抓地力后又瞬間恢復,失控的力量把李鶴甩出十幾米遠,盆骨當場骨折。
這是她第一次在比賽中受重傷,可回憶起這段經(jīng)歷,搞笑勝過了痛苦。
師傅和師兄們合力把小師妹送到醫(yī)院,看著一溜男士,醫(yī)生沒法判斷到底誰是家屬,嚴肅地叮囑在場所有人:“這個女孩未來兩年不能懷孕。”幾個大老爺們也很配合,若有所思地紛紛點頭,反倒是當事人李鶴尷尬地不知如何是好。
更尷尬的是,父母遠在國外不能及時趕回,在這期間病人的一應需要——吃喝拉撒——都由幾個大男人接手。吃喝好辦,拉撒怎么辦?她雙眼一翻,厚著臉皮看師傅給自己倒便盆。
日夜相處,受傷對李鶴來說成了件好事。當時剛?cè)ボ囮牪痪?,作為唯一的異性和北方人,她很難融入隊伍。何況雖然參加了幾場比賽,可隊友們對她能堅持多久一直持懷疑態(tài)度。而陪護期間,大家對李鶴的照顧漸漸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盼著歸隊的她將原本需要兩年的恢復時間濃縮到了60天:兩個月后,李鶴重返賽場。
摔骨折對賽車手來說是常事,大腦摔出短暫性失憶的卻很少見。一次訓練時她就把自己摔出了短暫性失憶癥,忘了自己的受傷原因和過程,每隔五分鐘就要問別人一遍:“我在哪兒摔的?我怎么摔下來了?”
第一次受傷后,李鶴還對賽道產(chǎn)生了心理陰影,質(zhì)疑自己的車感和膽量是否真的達到了專業(yè)車手的程度??僧敻改柑岢鲆艞壞ν熊嚂r,她又變得自信十足?!罢娴膼垡粯訓|西,就會有困難解決困難,有問題解決問題,你不可能患得患失?!?/p>
走的地方遠了,參加的比賽多了,李鶴認識了越來越多的女摩托車手。每個車手都有自己的風格:高級品酒師孫東華,摩托車上風馳電掣,走出賽場就是身穿旗袍、腳踩高跟鞋的溫柔女子;臺灣妹子李睿紜,車技與她的波霸身材、如花美貌一樣出眾;喜歡街舞的90后妹子丹丹,曾騎電動摩托車飛過18.3米的瀑布,刷新世界吉尼斯紀錄……
如果不主動介紹自己,李鶴壓根猜不出這些和自己一樣酷拽炫的女車手會是企業(yè)家、風電工程師、英語教師……
同是玩車的,自然更容易走到一起,也更容易因為相似的激情迸發(fā)出動力。2010年1月,參加完廣東三水摩托車兩小時耐力賽,李鶴與同行的兩個姐妹在酒店被無意間翻到的雜志報道感動了,“100元能讓川藏線上的藏族孤兒一個月衣食無憂?!?/p>
100元對她們仨,不過是晚餐的人均消費數(shù)字。三人對視,突然有了挑戰(zhàn)川藏線的想法。
組建團隊、找摩托車贊助商、策劃路線,從產(chǎn)生想法到踏上川藏之旅,只用了不到4個月。為降低危險,李鶴決定組建車隊,統(tǒng)一出行統(tǒng)一管理。這支車隊最后集合了10個激情昂揚的女孩,并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新蜂女子車隊,英文為New Bee Lady。其含義不言而喻。
這次公益之旅從成都出發(fā),經(jīng)康定、雅安、巴塘等十個縣區(qū),騎行2400多千米、288個小時到達拉薩。當行程結(jié)束后,所有人都舍不得說再見。有人干脆提議:不如我們就此把車隊保留下來,注冊成為純女車手的專業(yè)車隊。
這一想法立刻得到執(zhí)行。通過積累比賽,“新蜂”獲得中國摩托車運動協(xié)會頒發(fā)的專業(yè)賽車執(zhí)照,成為中國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參賽型女子摩托車賽車隊。
但在這個男性主宰的賽車時間,對女人的質(zhì)疑和嘲諷一直存在:“你們是來作秀的么?”證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成績。因為國內(nèi)賽事無女子組別,李鶴帶領著隊員與男摩托車手同場競技。2010年,她在S&S錦標賽中獲得季軍,2011年中國公路錦標賽獲得第七名,2014她更成為全國公路摩托錦標賽的冠軍。
賽道上,李鶴身穿賽車服、手握頭盔,英姿颯爽跨上摩托車,比男人更氣勢逼人。這樣的女人誰敢娶?李鶴煩了別人叫她“女漢子”,“誰說愛運動、獨立的女人就是女漢子?”她在博客上高調(diào)反駁。
只是獨立太久,她雖然不排斥婚姻,卻對婚姻有了更高要求,“必須是健康的親密關系?!?/p>
經(jīng)歷了26歲那年的病痛,她尤其在乎身體健康,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對美也有了不一樣的認知:運動的女人不會老,而且最美。
賽車帶給她的成就感,讓李鶴也重新有了創(chuàng)業(yè)的沖動。今年10月,她發(fā)起的UP Lady(unique&passion lady)項目正式上線,意欲打造一款獨一無二、充滿激情的女性運動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
“不是所有女性都只關注生理、自拍、購物,我們有必要為自己找到收獲健康、快樂、自信、勇敢的方式。至少不要活在媒體營造的恐懼中,怕胖、怕丑、怕嫁不出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