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意
【摘要】本文就英語課采用三級預設(學生先學,老師后教:自我預設+小組預設+課堂生成)的生成教學研究,對英語課堂進行真實預設,讓課堂生成得到如實反映。從而達到教學預設與課堂生成對提高英語堂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學習英語語言能力的重要目的。
【關鍵詞】三級預設 生成 英語課堂
一、緣起:對于一堂英語課的思考
一堂英語課上的意外
幾年前帶著精心預設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筆者自信走入課堂。一切都如本人所愿,授課思路清晰、過度銜接自然,學生對筆者所設的問題也能個個輕松解答,整個課堂看上去其樂融融。但在筆者滿懷信心收尾時,有個成績中等的學生卻中斷了筆者所有的熱情:“老師,該篇文章中出現(xiàn)了許多有關look的詞組,如look across to,look to my left and to my right,它們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并且我們一直沒覺得美國大峽谷特別雄偉???”剎那間,筆者所有的激情全部降至冰點,所有美好設想也都回歸于理性。一篇介紹美國大峽谷雄偉奇觀的英語美文在學生眼中竟是如此這般,這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英語課嗎?
回到辦公室進行了思考,最終得出了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課堂教學與預設有一定的差距,有時不但教學過程與事先預設的不同,而且教學內(nèi)容與事先的安排也不同,進而導致教學任務、教學目的與事先的預設相比也都發(fā)生了變化??梢姡险n并不一定是教學設計的忠實執(zhí)行,也不是事先預設的一種必然結果,而是要生成許多事先沒有預料到的、甚至無法預料的“新過程”、“新內(nèi)容”、“新方法”、“新結果”。
二、分析:預設與生成錯誤的原因
按理課堂應該是課前預設和課堂生成的過程,這正是人們高度重視課前備課和教學預設的原因所在。但是,一個再周全、再精致、再科學的教學預設也不可能應對多元的、復雜的、變動不拘的、鮮活的課堂。因為“教學具有一定的不可預見性,既不能完全由教師單方面決定,`又不能都在課前教學預設中預料到。究其原因如下:
個體差異性:課前的教學預設考慮到的學生的個體差異是理想的狀態(tài),是教師在一定程度上的推測或者推理,不可能考慮全班所有學生之間的差異以及每個學生不同方面的差異性(包括知識、學習能力、學習風格、學習動機以及學習潛能等),尤其是許多的學生差異性是隱藏的、內(nèi)在的、潛在的。
個體即時性:學生個體的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是時間和空間的結合,不同的時刻、不同的場合表現(xiàn)出不同的狀態(tài),尤其是注意力、興趣、積極性、情緒、心態(tài)等,在不同的課堂里甚至在同一節(jié)課上的不同時刻都是不同的,具有即時性。
學習生成性:學生在課堂上常常會獲得一些預設之外的結果,當然也包括問題和困惑。比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困惑、疑難或模糊不清的認識,甚至錯誤的認識、錯誤的解法、錯誤的思維,在課堂中都是可能存在的。
課堂突發(fā)性:課堂由幾十個身體不同、個性各異、充滿活力的學生和一個身份特殊的教師組成,他們之間要有交往,要發(fā)生相互作用,所以出現(xiàn)突發(fā)事件是極其正常的。
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是預設和生成的統(tǒng)一。不去預設,那是不負責任:不如實生成,那是教師本人不夠優(yōu)秀。因此,“課堂教學的技巧不僅在于能充分預見課堂教學的細節(jié),更在于能根據(jù)課堂的具體情況,對課前的預設進行及時而有效的調(diào)整,以便更有效地引起、維持以及促進學生的學習”(葛炳芳,2007:13)
那么怎樣才能盡可能的避免教師課堂預設與學生反映格格不入的尷尬的境地,達成課堂預設與生成的有效統(tǒng)一呢?
三、策略研究:三級預設生成英語教學
筆者和同組的同事對于課堂的預設與生成進行了新的研究,最終采用了三級預設與生成法運用于英語教學,并嘗到了一定的甜頭。
“三級”及要求
“三級”指以英語課堂為載體,體現(xiàn)認知和能力形成過程中的三個層級
“自我預設”為第一層級,在學案指導下學生通過獨立學習、對教學內(nèi)容基本學會,能初步完成學案上的課后練習,基本完成教學目標。
“小組預設”為第二層級,通過小組展示、同學之間互助學習、師生互動等方式解決自我預設后所遺留問題和新生成的問題,再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堂總結,使能力進一步提升。
“課堂生成”為第三層級,通過師生活動,訓練、評析、反思等活動,鞏固和強化知識與能力能夠綜合運用,達到課堂的有效生成。
【案例一】高中英語人教版 Book one Unit four Earthquakes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T:Boys and girls,the whole passag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Look at the screen,can you use three prepositions to complete the passage structure?
Passage structure:
Part1:Para.1________ the earthquake
Part2:Para.2 and3_________ the earthquake
Part3:Para.4__________the earthquake
Ss:幾秒之后,有個別學生小聲說出第一個介詞:before?
T:Great!Thats right?。ɡ蠋燁A設好的單詞before馬上呈現(xiàn)出在幻燈片上)So,next?
Ss:(信心十足,一起回答)During,After.
T:Yes,good?。ɑ脽羝铣尸F(xiàn)“during”和“after”)
T:Now,lets challenge ourselves.Would you please use three words to get the main ideas of the three parts?If you cant,sentences are OK,too.Now think it over and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兩分鐘以后)
S1:Maybe the first word is “unusual”.
T:(愣了,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后說)Oh,Im sorry,I forget to tell you that you should use three nouns.For example,the first word can be “signs”.Do you agree?
Ss:Yes.(看到老師在屏幕上呈現(xiàn)出預設好的單詞“signs”)
T:So,please think over the next two words.
(一分鐘以后)
S2:I think the second word is “destroy”.
T:So you mean the damage of the earthquake?
Ss:Oh,yes.
(屏幕上呈現(xiàn)老師預設好的單詞“damage”)...
評析:案例中,教師的問題預設意欲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但是預設的問題本身就是缺乏邏輯性與科學性,而課堂上學生開始有自己的主見,不愿跟著老師設定的思路走。這就產(chǎn)生了教師原本的預設達不到預期應生成的效果,所以就出現(xiàn)了老師原預設為“signs”,學生卻生成了“ unusual”。如回顧案例中的:
S1:Maybe the first word is “unusual”.
T:(愣了,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后說)Oh,Im sorry,I forget to tell you that you should use three nouns.For example,the first word can be “signs”.Do you agree?
采用了三級預設生成英語教學法后
該課例成了“自我預設+小組預設+課堂生成”三部曲,首先讓學生進行自我預設對該課進行預習,之后放入小組預設中的探討與確定答案,讓老師在批改預習題的過程中了解到問題設計與學生答案之間的差異,也就是說預設與課堂生成可能出現(xiàn)的反差,并針對這一反差進行整改,以使課堂的生成順理成章。
一.自我預設
教師先布置了一份預習練習,要求學生找出上面案例一中的答案。
分析:學生在做練習1的答案基本統(tǒng)一,但是用在練習2中的單詞的詞性就五花八門了,這就足夠引起老師的思考了,學生在自我預設時暴露的問題是教師在先前設定的問題中沒有明確指出讓學生用三個名詞來概括文本中的大意,所以就出現(xiàn)了詞性不統(tǒng)一的情況,通過學生的自我預設讓教師考慮到學生的生成與自己的預設有差距,就可以及時糾正,那么在上課時就可以避免預設“錯誤”的生成。
二.小組預設
同樣的問題設置在小組設置——小組討論階段,又發(fā)生了變化,在練習2中,學生不局限于運用單詞進行填空而是采用了較為復雜的句子來表達。達成了練習2中老師說的“sentences are OK,too.”這句話的預設的生成。
三.課堂生成
有了前面的小組預設+小組預設 在課堂上教師對前面問題的生成就變得自然而然,順理成章了。而且能將預設進行到底,并順著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答案進一步前進。
三級預設生成課堂告訴我們,跳出備課預設的思路,靈活應變,尊重學生的思考,尊重學生的發(fā)展,尊重學生的思想,尋求個人理解的知識建構,課堂會因生成而充滿智慧的光彩。
【課例二】高中英語人教版Book Six Units One and Two
虛擬語氣講解
...Review the general structures of the subjunctive.
T:Just now we revised some sentences using the subjunctive mood.Many students say the subjective mood is hard to learn.But in fact we often use the subjunctive mood in our daily life.
Everyone has own life.Yesterday I saw a TV programme and was really moved by the life story of a girl named Guaiguai.The story was told by
Guaiguais former classmates and friend.First lets watch the video together and try to retell the story in English.
T:Now can you tell us the story in English?
S: ...
評析:本課的預設是取自生活情景,用一個小女孩的真實故事來引出學生的興趣。教師從中取了些與真實生活情境有關的句子,學生對虛擬語氣功能的理解便來自于這些句子的表達。這種預設讓學生身臨其境。
但是虛擬語氣對學生來說是很陌生的,盡管已經(jīng)“身歷其境”但是對虛擬語氣的恐懼還是有增無減。采用了三級預設生成英語教學法后,大大減輕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和緩解了學生學習的難度。
該課例展示如下:
“自我預設”即第一層級階段,完成教師編好的導學案,在學案指導下學生通過獨立學習、達成對虛擬語氣有一定的了解。如:結合Guaiguaistory和剛學的虛擬的基本用法劃出導學案中可以采用虛擬語氣的五個句子。
The story goes like this:Guaiguai is a poor girl.When she was a little girl,her parents got divorced.Her mother left them,never to be heard of again.Her father was 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because of robbery.Therefore,she was looked down upon by other students even at the primary school.When she wa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he was even attacked by naughty boys.All the experiences made her close her mind.She dropped out of school.After leaving school,it was hard for her to find a good job for lack of education.Finally,she couldnt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take drugs.
在“小組預設”即第二層級中,通過小組展示、同學之間互助學習、師生互動等方式,用導學案中的“supposing that...”對“facts”進行改寫為“If...”虛擬條件句使學生對于虛擬語氣的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課堂生成”為第三層級,通過師生活動,訓練、評析、反思等活動,鞏固和強化虛擬語氣知識與能力,達到了虛擬語氣主、從句的完整生成。
Facts supposing that... The possible changes in her life.
Her parents got
divorced.
If they hadnt got divorced. She might have had a happy childhood like other children.
Her father was 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because of robbery. If__________________ She__________________
She was looked down by other students. If__________________ She__________________
She dropped out of school. If__________________ She__________________
he couldnt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take drugs. If__________________ She__________________
評析:有了三級預設運用于生活情景學虛擬語氣,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學生就能身臨其境地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去表達帶著自己生活色彩和情感的、內(nèi)容豐富多樣的句子,正如課后回憶“對虛擬語氣的掌握在三級預設生成中層層推進得來的?!?/p>
四、三級預設與有效課堂生成的辯證關系的哲學思考
關于三級預設:三級預設應該指不僅包括對教材的解讀,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的設計,還包括對課堂教學可能產(chǎn)生的走向,學生的原有的知識結構,學生在交流中可能出現(xiàn)的偏差,課堂上可能發(fā)生的影響教學進度與目標達成的其他變數(shù)等等因素的預先思考與相關的應變策略。
關于有效課堂生成:是對教育過程生動可變性的概括,它是對過去強調(diào)課堂教學過程的預先設定性、計劃性、規(guī)定性的一個重要的補充和修正。一個真實的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及多種因素間動態(tài)的相互作用的推進過程。一方面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fā)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
因此,只有處理好三級預設和有效課堂生成的關系,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戴曼純論第二語言詞匯習得研究[J].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0.(02)
[3]省教研室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案例研究[M].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
[4]馬蘭《合作學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