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星寒
在科幻電影和電視劇中,外星智慧生物通常和人類長得差不多。不過,這些完全在不同星球上演化而成的生物,憑什么要和我們長得這么相似呢?
關于這個問題,第一種解釋被稱為泛種論:類人外星生物將他們的DNA散播到銀河系中,因此造就了看上去和他們相似的生物,又或者這些DNA通過小行星在星系中自動擴散。也就是說,銀河系里的生物有共同的祖先。人類、蝙蝠、藍鯨和馬,同屬于哺乳動物,有共同的祖先,可你看它們在形體上的差異之大,令人咋舌。
第二個可能的原因是趨同進化:這些類人外星生物在其他星球上單獨演化,而唯有和人類近似的生物形體兩足直立行走雙眼平視前方之類才能演化出智慧文明來。無疑,這是一個極其自戀的解釋,以為人類是生命演化的最終目的和最高形式。
想想蜜蜂、烏鴉和章魚,還有黑猩猩,你就不會有這樣的念頭了。還有,為了飛上天空,鳥兒、蝙蝠和昆蟲分別進化出了羽翅、肉翅和膜翅,它們的結構有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更加明顯。
其實,科幻電影中的外星生物和人類很像的根本原因是:1.節(jié)約成本。類人的外星生物很好找演員啊,戴個頭套、染個膚色,甚至裝個假耳朵,就能冒充外星人了。2.更容易與觀眾產(chǎn)生共鳴?;鸺叫芎蜆淙说耐庑闻c人類差距最大,然而他們的言行和表情都與人類一般無二。要是他們的言行和表情,都完全是非人類的,還有誰會喜歡他們呢?
事實上,大多數(shù)科學家都認為類人生物不太可能會在其他星球上演化出來,地球生命的起源和人類演化過程是不可復制的隨機事件。
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核酸和蛋白質組成的,但這會否是生命存在的唯一形式?可以有基于別的化學基礎而發(fā)展起來的其他生命嗎?
科學家設想出一種以硅為基礎的生命。硅基生命甚至可以不攝取有機物,而只從宇宙空間中吸收星光維持生命,他的身體是由多數(shù)光線粒子和少數(shù)物質粒子組成,物質粒子在必要時也可以轉化成光線粒子。那些硅基生物呼出的是硅和氧的化合物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其實就是我們平時在沙灘上所見的沙,所以這些生物在呼吸時所噴出的是沙粒!
還有一些科幻作家留意到,元素周期表中的硫與同一族的氧在性質上有不少相似之處。那是否表示,在一些溫度較高的星球上,生物呼吸所需的氧氣可以被硫所代替?
從概率學上說,在銀河系中,存在和我們人類一樣有智慧的生命體的行星就有100萬個。假設每顆行星只有一種智慧生命,那銀河系中就可能存在100萬種智慧生命;假設每顆行星的生物豐富程度與地球相當,那銀河系中就可能存在100萬乘以3000萬種外星生物。
現(xiàn)有科幻里的外星生物,大多是地球生物不同程度的翻版,真正有創(chuàng)意的外星生物還太少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