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學建 吳國珍
模擬試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們到河邊去仔細看游魚。凡是水流較急的地方,魚口都面對流向,不肯隨波逐流而下。身為一魚,只有如此才可以保持身體平衡,做一條堂堂正正的魚;也只有如此,才可以攝取上天在水中為它們預備的養(yǎng)分。倘若它們掉轉方向,放棄努力,就會翻滾、散亂,昏沉沉地被沖到淺灘上,因此喪命。
不必羨魚,這是上天給一切生命的智慧。人也活在“水”中,那“水”,就是人們常說的潮流。
——王鼎鈞《看魚》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思路點撥│
這是一道有關人生智慧的材料作文題。面對急流,“魚口都面對流向”,“不肯隨波逐流而下”,從而“做一條堂堂正正的魚”。這給人類的啟示就是要勇于面對人生中的急流。這急流既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如果我們能夠直面激流,就能像“做一條堂堂正正的魚”一樣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并且能夠攝取上天為我們預備的養(yǎng)分,獲得生存的機會,活出意義。寫作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辯證思考挑戰(zhàn)與機遇的關系。在人生的潮流中,只有那些勇于弄潮的好兒男才能成為時代的英雄。只有把握機遇,迎接挑戰(zhàn),才能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人生輝煌。
2.在逆境中昂揚。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當逆流來臨時,不要猶豫,更不要退縮,而是迅速地面對它,找準人生的方向;堅決地迎接它,在挑戰(zhàn)中增強自己的實力;勇敢地沖破它,書寫青春的華章。
3.人性的尊嚴。面對急流,魚有兩種選擇:迎難而上與隨波逐流。隨波逐流的結果是“昏沉沉地被沖到淺灘上,因此喪命”。面對流向,迎難而上雖然艱難,但是,唯有如此,才是正道。
另外,在寫作過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情況:
1.就材料說材料,只談論魚或自然界中的其他動物,而沒有把它上升到指導人類實踐活動的理性高度。材料中說“不必羨魚,這是上天給一切生命的智慧”,并且強調人生活在潮流中。這是在指引考生要思考人生,并通過自己的思考,得出正確認識。
2.受文中“隨波逐流”一詞的影響而去討論堅持、原則、不改初衷等,偏離了題意的重點。材料限定了背景——“水流較急的地方”,魚要么面對流向,要么隨波逐流。該題意在引導大家思考如何對待困難,如何勇敢面對挑戰(zhàn),如何做堂堂正正的人。
1高分佳作
做一個勇敢的逆流者
文/楊 宇
強者總會逆流而上,只有弱者才會隨波逐流。
——題記
人像魚,活在“生活”的海洋中。大多數(shù)人就像大多數(shù)魚一樣,一生都活在一小片固定的水域中,碌碌至死。但還有一部分人,他們不甘寂寞,勇于探索,他們是勇敢的逆流者。1
勇敢的魚也是有的。它向未知的水域進軍,期待發(fā)現(xiàn)新的秘密。它從大海出發(fā),歷盡千辛萬苦到達高原。正當它為自己的發(fā)現(xiàn)狂喜時,卻被凍?。罕3种蝿拥淖藨B(tài),永封冰層。它永遠活在逆流者心中,因為它逆流而上,不惜舍身為后來者開辟新的征途。
李白詩贊“鯉魚跳龍門”云:“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币粭l美麗的鯉魚從河南孟津出發(fā),過洛河,順伊河,到龍門。它自告奮勇地跳越龍門山。天火燒其尾,它忍痛飛躍,感動得空中的云和雨伴它前行。越龍門,入南湖,它化為巨龍。其他鯉魚在它的鼓舞下,爭相跳龍門。跳過去的,化為龍;跳不過去的,空中摔落,額留黑疤痕。如今,黃河鯉魚的額頭上還長著黑疤,牢記祖先跳龍門的壯舉。
敢做逆流者,闖出新天地。即使不成龍,猶可伴“凡魚”!這種開拓進取的闖勁,就是留給自己、留給后人的一筆財富。2
回首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大進步,何嘗離得了這些勇敢的“魚”?布魯諾寧可被燒死也不向教會屈服,如果沒有這條逆流的“魚”,“日心說”是否會得到推廣?諾貝爾沒有因為弟弟和助手之死而停止研究炸藥,如果沒有這條逆流的“魚”,現(xiàn)代工業(yè)發(fā)展是否會如此迅猛?面對突如其來的SARS疫情,鐘南山冷靜、無畏,他以醫(yī)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以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應對災難,如果沒有這條逆流的“魚”,“非典”能否被快速遏制?他們心中沒有自己,他們?yōu)槿祟愇拿鞯倪M步不惜獻出生命。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正是無數(shù)個這樣的逆流者。
我們年青一代為理想就不能怕困難。“不經寒徹骨,何得雪梅香?”不跨過他人難以逾越的障礙,就無法到達令人羨慕的高度。3
泰戈爾說:“天空未留痕跡,鳥兒卻已飛過。”為了明天的幸福,我們要敢于探索,不必太在意結果。
做一個勇敢的逆流者,逆流來時,正面面對,保持端正的姿勢、個人的尊嚴、團體的榮譽!
做一個勇敢的逆流者,把握生存的機會,體現(xiàn)生命的價值和意義。4
2高分佳作
知難而進
文/范 引
在水流較急的地方,魚口都面對流向。與逆流搏斗,魚兒獲取上天賜予的養(yǎng)分,成為一條堂堂正正的魚。這啟示人類,漫漫人生征途,我們要知難而進,決不退縮。1
知難而進,擁抱理想。流水有緩有急,人生有起有伏。史鐵生遭遇厄運,二十來歲便癱坐輪椅??伤麉s直面命運潮流,勇敢地拿起手中的筆,書寫生命的贊歌;張海迪高位截癱,可她卻與病魔抗爭,在自己身上試針,不懈鉆研醫(yī)術,生命之花格外燦爛;科學家霍金,只有一根手指能動,可面對命運的逆流,他決然奮起,寫出《時間簡史》影響無窮;尼克·胡哲,來到這個世間就成為上帝的“棄兒”,沒有手沒有腳可他知難而進,成為與命運抗爭的榜樣。在這個世界上,幸??偸桥c苦難相伴。我們只有不畏艱苦,不懼磨難,知難而進,才能讓心中的理想之花在現(xiàn)實的貧瘠土壤中綻放。
知難而進,興國安邦。魚兒隨波逐流會自取滅亡,只有面對流向才能活下去。越王勾踐被困會稽,面臨國家滅亡的危難。他可以選擇承認失敗,放棄抵抗,像后來自刎烏江的項羽一樣,任英雄扼腕。他還可以選擇與吳王決一死戰(zhàn),拼個魚死網破。然而,勾踐最終放棄了匹夫之勇,選擇了知難而進,臥薪嘗膽。他屈身為馬夫,放低姿態(tài),贏得夫差的信任;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悄悄增強自己的實力。當時機成熟,他奮然出擊,雄霸春秋?!翱嘈娜颂觳回?,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的自勉聯(lián),與其說是對有志成才者的勉勵,倒不如說是對知難而進者的贊美。
知難而進,弘揚文明。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總有英雄知難而進,令人感動。普羅米修斯甘愿受罰,哪怕被綁縛懸崖,任鷹啄食上千年,也要為人類偷取火種,送來光明;文天祥毀家紓難,挺直民族的脊梁;朱曉暉堅守十三年,光大孝道;陶艷波伴子十六載,將母愛傳揚;河南鄭州隴海大院,三十九年的接力,至愛溫暖人間;中國抗擊埃博拉醫(yī)療隊,遠赴非洲,大愛無國界。知難而進,他們將文明弘揚。2
魚兒奮勇前進,直面急流,擁抱夢想。
我們也該知難而進,砥礪人生,為人類謀幸福,不迷茫。3
低分病文
眾人皆醉我獨醒 1
文/谷 澍
有人這樣說:“你的思想決定你的行動,你的行動決定你的性格,而你的性格最終決定的是你的命運。”而我在看電影《中國合伙人》的時候,對其中成冬青在事業(yè)有成后依然記得將燈逐個關掉這個片段印象尤為深刻。電影的旁白是這樣的:“他可不是為了耍帥,就是為了省錢。我們都試圖改變這個世界,但最終是世界改變了我們。唯一沒有變的只有他?!边@里的“沒有變”當然不是諷刺他故步自封、墨守成規(guī),而是向人們提出問題:在光怪陸離的世界里,你的選擇是怎樣的?是隨波逐流還是不忘初心,是做墻頭草還是做逆流錦鯉,都取決于你自己。簡言之,當你面對潮流,你該何去何從?2
在自然世界,萬物是細胞衍生出來的奇跡,它是欣欣向榮還是瀕臨滅絕取決于它對環(huán)境的態(tài)度。而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如芥子,帝王、權臣、梟雄、智者都不過是滄海一粟,真正能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
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有一位先賢用他的態(tài)度感染了無數(shù)后輩。屈原生不逢時,不僅報國無門而且屢遭誣陷。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我們不妨假設屈原與佞臣同流合污,就算成不了達官貴人也一定能偏安一隅。屈原的魅力也不只局限于他的文學,更在于錚錚的鐵骨,沒有向世俗屈服和獻媚。
如果說在思想上屈原給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遺產,那么毛主席的領導則為我們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打下了堅實基礎。毛澤東思想涵蓋的范圍很廣,教科書和影視作品中都著重提到過他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方針。對于當時的失利,以及眾人都毫不質疑地照搬蘇聯(lián)革命的情況,只有毛主席一針見血地判斷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方向。并且他沒有被他人的盲目改變,正因為他的冷靜與自信,終于使中華民族一步步走向獨立。他的冷靜與自信來源于他對客觀事實的細致分析和對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探索,更少不了他的態(tài)度。這也影響了無數(shù)人民,領導他們在茫茫迷霧中探索出中國的獨立之路。3
“眾人皆醉我獨醒”,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心底的想法,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堅定不移地守護初心。當外面的世界向你投來糖衣炮彈,你是會被糖衣誘惑,還是果敢地避開炮彈?王鼎鈞的《看魚》也隱含這層含義。別辜負了上帝賦予你的智慧,就是要看清自己。 4
病文升格
知死不讓樹豐碑 1
文/谷 澍
面對潮流,何去何從?這是王鼎均《看魚》中魚兒逆流而上現(xiàn)象帶給我的思考。屈原在《懷沙賦》中說:“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電影《中國合伙人》中的成冬青歷經磨難,終成逆流錦鯉,成功創(chuàng)業(yè)。這告訴我們,披荊斬棘,知死不讓樹豐碑。2
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會面臨困難,遭遇逆境。普雅花盛開在安第斯山脈海拔四千多米人跡罕至的高原,花開僅兩月,等待上百年。它絕不向惡劣的環(huán)境妥協(xié)。胡楊屹立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用傲然的眼光睥睨放肆的風沙,在荒涼的鹽堿地里挺起不屈的脊梁。與普雅花與胡楊不同的是,在美洲有一種可以行走的樹,當環(huán)境改變時,它會將根須拔出,把自己抱成一個球,借助風力達到所謂的遠方。然而,隨風而走,結局常是死亡。公路上有它不甘的尸體,電線上有它憤懣的殘骸。
自然界中的生物,敢于直面惡劣環(huán)境的,最終生命燦爛。歷史的長河中,英雄勇抗潮流,社會群星璀璨。
戰(zhàn)國屈原,生不逢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被流放遠荒。亡國的噩耗傳來,他義無反顧地投身汨羅江。他甘做一尾游魚,逆流而上,絕不讓水流決定自己前行的方向。屈原以身報國,知死不讓,挺起了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古來圣賢皆寂寞”,他們只因抱負超常人,為理想、為蒼生赴湯蹈火而不辭,用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壯歌?!拔易詸M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用求變求新的熱血喚醒國人,“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譚嗣同死了,求真務實的革故鼎新之風活了,并滌蕩神州。
知死不讓,一代代中華兒女自覺擔負起歷史的使命,不畏艱辛,直面潮流,為祖國、為人民、為人類爭獨立謀福祉。面對列強入侵,孫中山驅逐韃虜推翻帝制;面對日寇進犯,國共攜手共抵外辱;面對敵國封鎖,毛主席自力更生兩彈升空;面對溫飽難題,鄧小平改革開放強國富民;世界多元,習大大和平崛起復興中華……3
王鼎鈞的《看魚》告訴我們:世界風云變幻,人生萬般可能,當潮流來臨時,我們要知死不讓,堂堂正正,無愧于滾滾紅塵。
知死不讓樹豐碑,看今朝,復興中國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