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中旬,是國內高校本科一批次錄取的時候,但今年出現(xiàn)了新情況:一些本是四五月份就結束招生的海外院校,把招生節(jié)點也放在了高考后。如,美國舊金山大學今年5月宣布可以憑高考成績直接申請,通過面試后就能被錄取,不需托福成績或者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AT成績,也就是俗稱的美國高考成績。
截至2015年7月19日,承認中國高考成績的國家和地區(qū)多達20個。據(jù)統(tǒng)計,今年,中國學生可以用高考成績申請舊金山大學、伊利諾理工大學等至少6所美國大學。澳大利亞至少有26所院校認可中國高考成績,其中包括悉尼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6所澳大利亞名校。而韓國、新加坡、加拿大的絕大部分院校都認可高考成績,越高的高考分數(shù),申請到好學校的機會越大。在歐洲一些國家則要求學生必須提供高考成績,并對分數(shù)有嚴格規(guī)定。
越來越多的海外知名大學承認中國的高考成績,讓中國學生的就學之路有了更多的可能。用國內高考成績申請國外大學,正在成為更多高考生的一個新選擇。
多維解讀
“世界名校認可高考成績”為高考改革提供思路
部分世界名校認可了中國學生的高考成績,表明他們承認了中國的基礎教育:第一,中國擁有高質量的中等教育系統(tǒng);第二,中國培養(yǎng)出了極具潛力的中學畢業(yè)生。高考成績可以顯示,中國最好的畢業(yè)生完全做好了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準備,并且可以預見他們在學業(yè)上會有很好的表現(xiàn)。在國外多元評價錄取的體系下,學術成績是首要的參考要素,而中國的高考恰恰具有這樣的參考價值。
雖然目前并不是所有的世界名校都認可中國的高考成績,但未來高考成績被更多學校接受必然是一種趨勢。一方面,高考成績相對標準化,在錄取評判方面可參考性大;另一方面,高考權威性較高,高考成績相對比較真實。中國教育的各個層面,正逐步推進“得到國外認可”的工作。當然是可喜可賀的事情!國外大學對高考成績的認可,是學校吸引學生申請的手段之一,這恰恰給我們提供了高考改革的思路,應把高考成績作為申請的材料之一,由大學進行多元評價、自主招生,增強大學的競爭意識。否則,中國的教育將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
“高考成績獲認可”并不值得驕傲
2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校認可我國的高考成績,無疑給我國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志愿選擇。但是,我國高考成績獲認可,就現(xiàn)在而言,仍然不足以成為為之驕傲的“教育成績”。一方面,仍有部分家庭過度迷戀海外留學,甚至不惜血本;另一方面,許多國外的普通大學,在近些年來一直努力擴大在華招生數(shù)量,是對我國近年以來“留學熱”的市場迎合。兩方面的共同刺激下,才有了世界名校對于我國高考成績的認可。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到,國外的一流大學,尤其是一些著名高校,仍然并不待見我國的高考制度與成績。這要求我們的教育部門,要加快對高考制度和高校錄取方式的改革,無論是在高校辦學和招生體制機制上,還是在高考制度的改革上都需要深化改革,而不可因為現(xiàn)在這一點點所謂的“認可”就沾沾自喜。
在辦學、招考更加強調全球化理念的當下,我國需要借鑒國際教育的先進做法,并以此來推動我國教育及招考體制的改革發(fā)展。只有這樣,我們的高校才會有全球視野,才能成為世界頂尖大學,我們的高考作為“獨木橋”的功能才能被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