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利民
有一些聲音就似遺落在人間的精靈,偶入耳中,便人心底,濯洗著那些漫漫塵埃,讓心溫潤如初,仿佛流年滄桑還不曾侵染。
十多年前,在一個大山深處的小村當了一段時間代課老師,那時正失意,在這天涯一般的地方,一種樸素的美很能將一顆煩躁的心平撫得極為柔軟而易感。離開的時候,正是秋天,滿山的樹都斑斕著離別的心緒。翻過那座山,便是一條通往鎮(zhèn)上的路,腳步剛剛踏上那片崎嶇,就聽到身后的山頂,一個孩子的聲音遙遙傳來:“老師,我會想你——”
那聲音帶著山間溪水的清透,穿過滿山的樹,直擊在我心靈最柔軟處。那個女生,我上課的這三個月時間里,從不舉手回答問題,也不敢讀課文,甚至課間也不大聲地說話。不管我怎樣鼓勵她,她都是怯怯的,只是有一次,悄聲對我說:“老師,我一定會大聲地說話的,可是現(xiàn)在還不能!”
在我悄悄離開的時刻,她用她響亮的聲音為我送行,回望,她小小的身影,在遠遠的山頂,那聲音依然在回蕩,回蕩成一片溫暖的海,漫流過我以后所有的日子。
記得去年回故鄉(xiāng)的城市,正是冬季,漫天飛雪。慢慢行走在大街上,腳步聲敲醒著許多沉睡的過往,在這個小小的縣城里,曾度過我整個的中學(xué)時代,二十年的煙云易散,不散的只有這個城市每個角落擁擠著的回憶。
忽然,便聽到有人喊我的名字,隔著風雪,隔著車流人海的喧囂,仿佛久違的呼喚。這許多年中,無數(shù)次聽到別人喊我的名字,卻都沒有此刻的感受。那聲音里,帶著一種清澈的親切,一種純凈的驚喜。我轉(zhuǎn)頭看,一個和我年紀相仿的男人,正目光閃亮地看著我。我一聲驚呼,雖然過去了那么多的歲月,我依然一眼認出了曾經(jīng)的中學(xué)同學(xué)。相擁的那一刻,周圍全是直入人心的暖。
說了些什么已經(jīng)不記得了,而那一聲呼喊,卻一直響在耳畔,將心一次次拉回那圣潔遙遠的時光里,那些樸素而溫暖的情誼,總是在風塵漫漫落寞重重時,悄悄浸潤著心中所有的希望。
有一年離家很久很遠,歸來時風塵仆仆,且滿心失落,當夢想失落在追逐里,黯淡的心境便契合了秋的蕭瑟。剛走進自家所在的那個小胡同,便傳來幾聲長長的叫聲:“哇——哇——”心里便忽然一暖,眼睛一下子就濡濕了。那是胡同里一個聾啞的孩子,且有些智力低下,他只能發(fā)出這一種聲音,一直以來,都能聽到他的喊聲。原來總是覺得難聽至極,而此刻,卻如流淌的長風,將我心底的陰霾吹散。
有時很羨慕那個孩子,沒有長久的煩惱,每一天自在無憂,唯一的聲音,可以是笑,可以是哭,沒有任何的修飾和偽裝,自然而然。而我們,卻在世事勞碌中丟了最真實的聲音,丟了最真實的自己。所以,當我失意歸來,那個孩子的叫聲才會如天籟入耳,而那一刻,我的淚也應(yīng)該是極清澈的。
去年夏天,在老家,中午時小睡,夢見自己依然是兒時,睡在母親的身邊,做了噩夢,大哭,從夢中醒來,卻發(fā)現(xiàn)母親不在,便大喊。卻聽見母親就在耳畔叫我,一如童年。迷夢歸來,母親白發(fā)蕭然,問我是不是做噩夢了,因為聽見我不停地喊她,就像小時候一樣。
我知道,我在夢里聽見的母親的呼喚,是此生最美的聲音;而我在夢里喊出來的“媽媽”,卻是母親耳中永遠響著的眷戀,純純?nèi)缟巾數(shù)脑隆?/p>
怦然心動
清澈的聲音,是需要我們用心靈去傾聽的:它質(zhì)樸,是山村羞怯女孩深情的呼喊;它溫暖,是帶來青春歲月回憶的老同學(xué)的熱情召喚;它天然,是胡同聾啞孩子極力發(fā)出的聲音;它深情,是母親對孩子的永遠關(guān)切的呼喚。這樣的聲音,沒有任何世俗的雜質(zhì),沒有任何功利的成份,里面卻蘊含了深深的情感,正因為如此,才那般打動人心,令人念念不忘。
【文題延伸】清澈的心靈、用心傾聽、最美的呼喚……(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