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芳
【摘要】教師只有樹立起自身良好的形象,用寬容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細心、耐心的引導學生,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才能夠讓他們在一個陽光的舞臺上充分展示自己,茁壯成長。
【關鍵詞】溫暖的陽光 ?健康成長的動力 ?心靈洗禮的機會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184-01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學識和豐富的人生閱歷,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學生成長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
一 、給學生一縷溫暖的陽光
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犯錯,此時,老師的寬恕是學生犯錯后灰暗心理的一縷陽光,能引導學生走出偏執(zhí)、狹隘、灰暗,迎向健康、積極、美麗的將來。
例如:我班有這樣一位學生,從來不能接受老師的批評,很容易激動。有一次,剛打上課鈴,教室里便嚷嚷起來,不知什么原因這位學生座位下全是紙屑。一位同學扒在桌子上哭泣,我走近看了看,發(fā)現(xiàn)桌下全是紙屑,我問了問原因,原來周圍的同學怪他把紙扔在桌下,可是,他說,不是他扔的。為了不影響正常的教學我先讓他安靜下來,等下課我便把他叫過來開導說:“人人都有不順心的事,老師也不例外,有時也恨不得發(fā)一頓脾氣,或摔摔東西,你有不痛快的事,老師說到你,你可以跟老師交流”,在我的耐心說服和親切的交談下,他掉下了眼淚,知道了自己的做法不對,這樣的交談既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也阻止了學生的逆反心理,久而久之,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二、給學生健康成長的動力
作為班主任,我想成為學生真正的朋友,欣賞他們,學會傾聽他們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
例如:自習課上,我總是在聲音,氣勢上壓過他們,這時,他們才能安靜一會兒。一次,班上一個待進生在自習課上與另一同學有說有笑。當時我怒火沖天,門一開便大聲喊道,“出來”!班上一片安靜,估計他們是被我嚇到了,又或許他們感受到了我的“殺氣”。我直直的站在那里,嚴厲的目光狠狠的盯著那個學生,慢慢的那個學生站了起來,低著頭,臉通紅。如果我那時站他旁邊,以當時的怒氣一定會敲敲他,突然我感覺到班級所有學生都在看著我和他,一下子我仿佛感到了他的懺悔,他的可愛,甚至他的懂事。大概有一分鐘吧,班級就是這樣安靜著,“到我辦公室來一趟!”這是我留下的一句話。辦公室里,我耐心地與學生進行了談話。經(jīng)過交流,我發(fā)現(xiàn)他不是一個品行多么惡劣的學生,只是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容易放松。一番交流后,他很懂事的點點頭說,他知道錯了。我鼓勵他說,一個人不可能不犯錯,關鍵在于犯錯后知道悔改,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好好學習,爭取把成績提上去!
經(jīng)過這件事后,班級的自習課紀律好多了,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自我學習,我知道,這并非是我在班上大聲喊叫的結(jié)果。而是與學生心與心交流的結(jié)果.經(jīng)過這次事后,我更加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因為我知道學生服從的是他們內(nèi)心佩服的老師,而不是“武力鎮(zhèn)壓”的老師。
三、給后進生一個心靈洗禮的機會
教師的愛如同陽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潤萬物,但是,愛并不意味著遷就放松,而是嚴而有愛,愛而從嚴。只要充滿愛,學生們一定會喜歡。我班的王強同學,是一位非常調(diào)皮的學生,學習較差,還經(jīng)常打架,一次,我開會回來,剛進教室同學們就告訴我,王強打哭了班上的四個同學,我當時非常生氣,可又有事要向同學們講,我就說:“你先等著,我一會找你?!毕抡n后我把他叫到辦公室,本來想大發(fā)一通火,可轉(zhuǎn)念一想,以前發(fā)了火也沒有多大效果,今天換一種方式吧,我順手拿過一個凳子放在他面前說:“坐下吧?!彼读艘幌拢缓舐刈铝?,而且只坐了凳子面的一半,我看他緊張的樣子,就拍拍他的肩膀,說:“沒關系,坐吧?!彼@才坐好了,我就親切地和他說起了家常話:你家住在哪兒?爸爸媽媽干什么工作?中午在學校能吃飽嗎?慢慢的,他的表情自然了許多,看他自在了,我又和他聊起了學習,他和同學之間的關系,以及他的為人處世??此榫w穩(wěn)定了,我接著問:“那你告訴老師今天是怎么回事?”沒等我的話說完,他就說:“老師是我的錯,我下位扔廢紙,他們說老師不讓上課扔,等下課再扔,我就打了他們,老師我錯了?!蔽艺f:“知道錯了就好,一會向那幾位同學道個歉,好不好?”他連忙說“好”。臨走時,他把凳子輕輕地放在桌子下面,還說了一聲“謝謝老師?!痹谝院蟮膸滋炖?,我發(fā)現(xiàn)他的學習、紀律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我慶幸自己那天沒有發(fā)火。我覺得當我們面對學生時,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満缺點的學生時,如果能盡量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然后真誠地慷慨地去贊賞他們,就會激發(fā)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鼓勵他們奮發(fā)向上。
總之,在教學中,學生雖然幼稚,但有一顆不斷探求的心;他們或許無知,但永不滿足和充滿好奇心。教師要從全面研究學生入手,關心學生所想的、了解學生所需要的、指導學生所要掌握的,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