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平,黃曉艷*,張金桃,劉春紅,夏輝,劉翠容,伍嫻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腫瘤科,廣西南寧 530021
對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實施疼痛教育的效果
魏建平,黃曉艷*,張金桃,劉春紅,夏輝,劉翠容,伍嫻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腫瘤科,廣西南寧 530021
目的探討疼痛教育對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實施疼痛教育的效果。 方法對10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常規(guī)鎮(zhèn)痛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對患者及家屬實施疼痛教育干預措施。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期間鎮(zhèn)痛效果、兩組患者鎮(zhèn)痛治療前后NRS評分變化、患者及家屬滿意度。結(jié)果采用疼痛教育干預措施后,觀察組的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實施疼痛教育干預措施能有效減輕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鎮(zhèn)痛治療的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
疼痛教育;中晚期鼻咽癌;鎮(zhèn)痛效果
疼痛是癌癥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癥患者最常見的伴隨癥狀之一,也是患者最恐懼和難受的癥狀[1],可直接影響著放療、化療或相關(guān)治療的順利進行。世界衛(wèi)生組織把癌癥疼痛提到重要和優(yōu)先解決的地位[2],因此,探尋有效的護理措施,以能夠有效減輕鼻咽癌患者癌性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和家屬的滿意度,是臨床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該研究選擇該科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該科住院治療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100例,通過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實施疼痛教育干預措施,對于減輕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收到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該科住院治療并經(jīng)病理確診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100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23例,年齡18~70歲,所有患者均意識清楚,思維正常,能獨立回答問題。排除標準:有精神障礙者;交流障礙;患者拒絕。按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為5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護理和常規(guī)鎮(zhèn)痛治療,在患者主訴疼痛時遵醫(yī)囑給藥;觀察組患者在給予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由責任護士向患者及家屬實施疼痛教育干預,具體措施:①患者入院時由責任護士評估是否存在疼痛,并進行首次評估和記錄,包括疼痛部位、強度、性質(zhì),記錄在疼痛評估、觀察記錄單上。②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疼痛的概念和發(fā)生機理,教會患者準確評估疼痛強度并及時向醫(yī)務人員匯報;③告知患者及家屬止痛治療是腫瘤治療的重要部分,多數(shù)癌痛可藥物治療并得到有效控制,連續(xù)評估患者在疼痛治療中擔憂和顧慮,針對具體問題給予解釋,消除患者顧慮,提高治療的依從性;④告知患者及家屬鎮(zhèn)痛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及其預防和處理;⑤家屬在疼痛控制中的作用。⑥根據(jù)患者疼痛情況和鎮(zhèn)痛藥物的作用特點指導患者按階梯、按時、按量用藥,并講解其重要意義和必要性,尤其是使用鎮(zhèn)痛藥物后疼痛減輕甚至消失的情況下,指導患者仍需按時按量繼續(xù)用藥,以免體內(nèi)血藥濃度下降后疼痛再發(fā),減弱鎮(zhèn)痛效果,使其認識到并不是只有疼痛劇烈時才能用鎮(zhèn)痛藥,也不是疼痛稍有緩解即可停藥。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反復宣教,選擇與患者及家屬面對面語言交流的方法并配合疼痛知識小手冊及宣傳欄等文字教育。宣教遵循評估、講解、反饋、加強、再反饋、強化、評價的流程進行。
表2 疼痛教育前后兩組患者疼痛程度的變化[n(%)]
1.2.2 療效評估 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完成,主要內(nèi)容包括疼痛(NRS)評估、疼痛緩解程度、患者及家屬滿意度。①疼痛評估:采用數(shù)字評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該表中0表示無痛,10表示最劇烈疼痛,1~3代表輕度疼痛,生活正常,睡眠無干擾;4~6代表中度疼痛,疼痛明顯,不能忍受,要求服用止痛藥,睡眠受干擾;7~10代表重度疼痛,疼痛劇烈,不能忍受,需要用止痛藥,睡眠受嚴重干擾,可伴植物神經(jīng)紊亂或被動體位。讓患者自己圈出一個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數(shù)字。對每一個患者建立單獨的疼痛檔案,在患者接受治療期間由責任護士連續(xù)評估和記錄患者的疼痛程度。每天進行疼痛評估,用藥前評估、用藥后1小時再次評估;主要評估的內(nèi)容包括疼痛性質(zhì)、疼痛部位、疼痛評分、病情等,若患者評分在3分以上,則將評估結(jié)果立即告知醫(yī)生處理,用藥后1小時再次評估。②滿意度:患者及家屬對治療及護理滿意度。滿意度分為:4=非常滿意,3=滿意,2=一般,1=不滿意。③緩解率及有效率:完全緩解:治療后疼痛完全消失;部分緩解:疼痛明顯減輕,進食及睡眠基本不受影響;無效:治療前后疼痛無明顯變化或加重。有效率: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3]。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Excel和SPSS11.0統(tǒng)計軟包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依s)表示。組間比較計量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颊邼M意度采用中位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Wilcoxon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1 疼痛教育前后兩組患者NRS評分和疼痛緩解率的變化
實施疼痛教育前兩組患者入院時NRS及疼痛程度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但實施疼痛教育后出院時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相比顯著降低(P<0.01,見表2)。出院時觀察組患者不同疼痛程度(無痛、輕、中、重度)的構(gòu)成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觀察組疼痛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鎮(zhèn)痛治療的緩解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和無效)的構(gòu)成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疼痛教育前后兩組患者NRS的變化(x依s)
表3 兩組患者疼痛緩解率及有效率的比較[n(%)]
2.2 兩組患者對治療及護理的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治療及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的構(gòu)成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及護理滿意度的比較[n(%)]
①臨床中發(fā)現(xiàn)癌痛患者及家屬對疼痛的治療存在許多偏見和誤解,對止痛藥物的使用存在錯誤的認知:害怕藥物成癮而隱瞞疼痛程度;擔心藥物的副作用不按時用藥等,很多患者由于對疼痛藥物存在種種擔心和顧慮,導致治療依從性差,不匯報疼痛、不按時服藥、自行減藥、延遲服藥、擅自停藥、拒絕服藥等普遍存在,從而導致疼痛控制效果不佳。研究證明,只要進行有效的疼痛教育,正確評估疼痛,隨時調(diào)整劑量,注重個體化治療,恰當使用止痛藥物,90%患者的疼痛可以得到緩解[4]。疼痛是患者的主觀感受,疼痛的部位、性質(zhì)、強度、持續(xù)的時間等資料主要從患者的主訴中獲取,所以要認真聽取患者對疼痛的描述,相信患者,并充分考慮患者的個體差異,對患者的疼痛進行科學、準確的評估,同時護士必須熟練掌握評估技能,才能準確地評估疼痛,及時為患者止痛。正確評估疼痛是有效控制癌痛的第一步[5]。本研究通過規(guī)范化的疼痛教育,使病人及家屬增長了癌癥止痛的相關(guān)知識,也增加了病人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規(guī)范化疼痛教育是提高癌癥患者疼痛控制效果首要及關(guān)鍵性的一步,能減少患者對鎮(zhèn)痛治療的不配合,提高鎮(zhèn)痛藥物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②臨床上不能有效控制疼痛是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癌痛治療作為一門年輕的學科分支,無論是基礎(chǔ)研究,還是治療手段都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和發(fā)展空間。面對這一學科領(lǐng)域中的巨大挑戰(zhàn),臨床醫(yī)師、護士只有不斷加強業(yè)務知識的更新,多方協(xié)作、共同努力,不斷開拓新思路和新觀點,規(guī)范應用有效的治療藥品,真正為癌痛病人解除疼痛的折磨,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之一[6]。
[1]孔祥鳴.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與臨床實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3.
[2]羅少燕,馬冬.癌性疼痛的控制與護理進展[J].護理學報,2010,17(19): 25-28.
[3]宋莉,肖紅,楊邦樣,等.疼痛教育對慢性非癌性疼痛住院患者鎮(zhèn)痛療效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2,18(2):120-122.
[4]陳玉芹,李秀榮.循證護理在癌癥疼痛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3):121-122.
[5]張惠蘭.腫瘤病人護理[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199l.
[6]王鳳云,羅明,王永峰,等.阿片類藥物聯(lián)合疼痛健康教育治療癌痛臨床觀察[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2,28(6):46-47.
Analysis of pain education on analgesic effect of patients in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EIJian-ping,HUANG Xiao-yan,ZHANG Jin-tao,LIU Chun-hong,XIA Hui,LIU Cui-rong,WU Xian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Oncology,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Hospital,Nanning-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30021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pain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of pain education o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ients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50 cases)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conventional analgesic therapy,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care to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in education intervention.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analgesic treatment NRS scor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The degree of pain in the results after the pain educ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measures,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group(P<0.05),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of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implementation of pain education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gree of pa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Education analgesic effectof pain in patients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R473.73
A
1672-5654(2015)04(c)-0036-03
2015-03-02)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自籌經(jīng)費科研課題(編號:桂衛(wèi)Z2013387),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11GXNSFA018298)。
魏建平(1974.10-),女,廣西南寧人,本科學歷,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耳鼻咽喉頭頸腫瘤臨床護理。
黃曉艷(1972.7-),女,廣西南寧人,本科學歷,副主任護師,研究方向:耳鼻咽喉頭頸腫瘤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