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
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影響英語教學的重要因素。木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探討了英語教學中幾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旨在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
一、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及其原因
(一)由于受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法和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影響,英語教學側重于語言結構和語言形式,這不可避免地反映到詞匯教學中來。很多教師比較注意詞匯結構和形式,以及詞匯的基本意義,而對詞在不同的語境和不同的社會文化中的意義講解甚少。這實質上是把詞匯與語言及文化割裂開來,使詞匯教學陷于孤立、僵死的狀態(tài)中,這樣,學生對詞匯的意義走入了誤區(qū),認為詞典、教材所附詞表在詞的釋義和用法說明上都是一個標準的定量,從而過分地依賴、機械地照搬詞典等參考書的釋義。一旦用到千變萬化的具體中就錯誤百出,妨礙了正常的語言交際。
(二)在詞匯教學中,教師比較注重“求同”,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存異”。對于詞匯在某個具體的上下文中的詞義和用法,教師講得較多,而較少涉及到使用這個詞的適當場合、搭配語域以及同一詞義范圍內該詞與其他詞之間的根本區(qū)別。同時,教師通常容易告訴學生一個單詞的漢語意義,而忽視了該詞與其翻譯對等詞或漢語中相近似的詞語在意義和用法上的差別,因為任何兩種語言中的對等詞是相對的對等,而不是絕對的對等。另外,很多教師沒有將英漢兩種語言體系進行對比,對其中相似或不同之處理解得不透徹。學生往往會想當然地按漢語的思維方式望文生義。
(三)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幾乎是將記憶和習得詞匯的任務完全交給學生,較少傳授一定的記憶策略和習得觀念,從而使得詞匯學習始終停留在自發(fā)階段。由于受中國傳統(tǒng)語言學習理論和實踐的影響,再加上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缺乏廣泛閱讀的學習環(huán)境,很多學生難以相信并接受“單詞可以自然習得”論,而普遍相信單詞要“背”的觀念,從而只采取重復策略,機械地加以記憶。
二、提高詞匯教學的方法
(一)引導學生多觀察口常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英文詞匯
在上課時,有時會布置任務讓學生把生活中用到的看到的商品英文名稱整理在筆記本里。課上時大家共同分享這此成果、看看誰搜集的名稱最多、這樣一來,不僅鍛煉、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更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互相交流,也讓學生學到了不少有用的詞匯,擴充了詞匯量。例如:洗發(fā)水的其中一種著名的品牌“飄柔”譯為“rejoice",表示“快樂”,相當于“enjoy”。通過分析這此詞匯,讓學生對名稱的含義有了更新的了解,也激發(fā)了學生在生活中學英語的興趣。
(二)注重同義詞的辨析
英語中的同義詞相當豐富,這些同義詞都是相對同義,即每組同義詞都有相同或非常相近的基本意義。同時,每個詞之間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細微差別。對于同義詞,教師應側重于辨析和比較其在詞義、搭配、用法、感情色彩及其使用場合、語體等方面的細微差別。比如“police officer”和“cop”都有policeman之義,但其感情色彩不同,前者帶有褒義,后者含有貶義。再如,同樣是表示“小孩”的詞child和kid,前者為普通用語,適用于任何場合,而kid則是口語詞,用于非正式場合。教師應要求學生多留心這些貌似相同而實際上不甚相同的同義詞,通過舉例釋義的方式,為辨析詞義和用法提供充分的語境。
(三)運用聯(lián)想記憶法
1.對比聯(lián)想
在英語詞匯中,有一些形近詞。在記憶這類單詞時,可以通過著重分析它們的不同點,進行辨析對比記憶。如:vocation 職業(yè);vacation 假期。這兩個從音到形都非常相似,學生經?;煜H绻M行對比分析記憶,就很容易區(qū)分開了。Vocation中的字母“o”可以跟job聯(lián)系起來,這樣一下就能記住帶有“o”的是“職業(yè)”,而另一個是假期。再比如politician指有才能的職業(yè)政治家或政壇人物。在美國英語中,多含貶義,特指玩弄陰謀、勾心斗角以謀私利的政客、政治騙子。 statesman與politician相反,常用于褒義,指有遠見,為國為民的正派的政治家,既著重才能,又側重身居要職。對比記憶后要記住哪個含有褒義意義哪個有貶義意義也很容易:politician以“po”開頭,可與中文的“破”聯(lián)系起來,“破”者,不好也。如此一來就很容易區(qū)分開了。
2.語義場聯(lián)想
筆者在幫助同學背誦單詞時經常會玩一個叫“ Word Association”的游戲。游戲規(guī)則大致是這樣的:由我或指定同學起頭,說一個需要記住的單詞,下一個同學根據這個詞的意思在規(guī)定時間內說出一個與之associated(相聯(lián)系著的)的詞,以此類推。比如,有一次第一位同學起頭的單詞是considerate(體貼的),第二個同學緊接著說了一個handsome(英俊的)。當被問到為什么想到這個詞的時候,她說體貼的男生一般都很英俊。全班同學都笑了。既活躍了氣氛又記住了單詞。舉這個例子的目的是想說明其他單詞也可以這樣記憶。因為單詞的意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從屬于某一個領域或范圍,同領域的單詞在語義上有著很多相同的元素,可以把這個領域看成是一個語義場,將單詞進行歸類,然后進行聯(lián)想記憶,這樣單詞可以更加地系統(tǒng)化,也就能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3.諧音聯(lián)想
筆者曾經聽過一個關于諧音的笑話,至今記憶猶新。這個笑話其實是一則謎語,謎面說:迎面有一只熊走過來,打一成語。謎底是:有備(bear)而來。取“備”和“bear [be?(r)]”的諧音。所以恰當地運用諧音來記憶單詞也可以有效地幫助多記、牢記單詞。最常說到的諧音莫過于“deny”了,中文也是“抵賴,拒絕承認”的意思。再比如,fossil 化石,比較像“佛說”,可作諧音聯(lián)想:一開口就是“佛說”,真是個化石級的人物。如此一來就記得牢了。
(四)集中突擊詞匯
盡管教師反復強調“詞不離句,句不離段”,強調背誦、聽寫語段的重要性,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把“默記”詞匯作為課外預習復習的主要內容。這種“默記”之所以效果不理想,原因有幾個:一是時間零碎內容孤立,不上規(guī)模檔次;二是默記的內容未經篩選、歸納,不科學不實用;三是與即將進行的教學活動聯(lián)系松散,復現(xiàn)、鞏固機會少;四是缺乏集體活動的群體意識和競爭氛圍,單調枯燥。語音學告訴我們:詞匯既然是語言的基本單位也是語句的基本單位,詞匯在交際活動中一般是作為獨立的意義實體處理的。因此詞匯工作可以部分地獨立出來進行教學。
總之,詞匯教學必須得到應有的重視,單憑學生本身的能力是無法完全改變現(xiàn)狀的,英語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需要從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出發(fā),在教學法上多下功夫,通過構詞、歸納等聯(lián)想的方式教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施以有效的教學方法,最終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