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軍,湖南省長沙市明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長沙市德育(班主任)特色工作室首席名師。
推薦書單:
1.亨利·戴維·梭羅,《瓦爾登湖》,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2009年。
2.盧森堡,《非暴力溝通》,華夏出版社,2009年。
3.吳非,《不跪著教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4.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
5.檀傳寶,《浪漫:自由與責任——檀傳寶德育十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
6.傅國涌,《過去的中學》,同心出版社,2012年。
7.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中信出版社,2010年。
8.陳之華,《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
9.阿黛爾·法伯,伊萊恩·瑪茲麗施,《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么聽,孩子才肯說》,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年。
10.岳曉東,《登天的感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張文質(zhì),《唇舌的授權(quán)》,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
12.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岳麓書社,2002年。
13.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數(shù)》,北方文藝出版社,2006年。
14.朱永新,《新教育之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15.劉鐵芳,《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
16.王君,《一位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之路——王君專業(yè)求索筆記》,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年。
17.孫紹振,《愧對書齋-孫紹振心靈自述》,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
18.李中瑩,《重塑心靈:NLP——一門使人成功快樂地學問》,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19.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國商業(yè)出版社,2013年。
20.葉圣陶,《葉圣陶教育名篇》,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
有人說,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很難;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更難。而陶妙如老師的《做溫暖的教育》所傳達的教育思想——“自己暖和,別人感到溫暖,這才是教育”,卻那么輕易地俘虜了我的心靈,讓我舒展身心吸納精髓,暢飲瓊漿。
在《做溫暖的教育》里,我品悟到了溫暖教育的三境界:智、思、美。
智。妙如老師說:“孔子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追尋的高度,也是我的方向,不負學生,孜孜以求。”妙如老師的言語中有德的境界,更有智的高標。孔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笨鬃訉⒅桥c仁并提,將仁納入智的內(nèi)核,表達了對人格的完美追求。作為孔子境界的“心向往者”,妙如老師在這本書中所體現(xiàn)的智慧的核心也是仁愛。讓智慧與仁愛牽手,視仁愛為智慧的核心。當太多的人對教育現(xiàn)狀表達出諸多的不滿甚至是尖銳的批判時,妙如老師始終是溫暖的,柔和的。她以溫柔、平和且能持久的方式潤澤她的學生,她的學員,她的同事。她謹記那份義不容辭的社會良知和教育情懷,對學生給予真切的關(guān)注和深切的關(guān)懷她以冷靜、睿智、溫暖的人文情懷對待學生,以激情、浪漫、恬淡的心境對待人事,以安詳、從容、自在的狀態(tài)對待生命。在這份教育的溫暖里,展現(xiàn)了為師者偉大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這份智慧而深沉的仁愛之心,使教育有了最溫暖的注腳——快樂寫在臉上,幸福洋溢內(nèi)心。是的,智者的教育是驛站,是港灣,是錨地,弟子、同事都愿意來此同享世界的溫暖與美好。
思。王小波說:“對于一位知識分子來說,成為思維的精英,比成為道德精英更重要?!迸了箍ㄒ舱f:“人類的全部尊嚴在于思想?!薄蹲鰷嘏慕逃肪褪沁@樣一本啟迪思維和思想的書。書中的許多思想振聾發(fā)聵,引人深思。
首先,其思想的深邃在于引領(lǐng)人們走進經(jīng)典的源頭去注目美好的未來。妙如老師的溫暖教育從經(jīng)典中尋找本源,特別是從《易經(jīng)》中汲取智慧,吸收養(yǎng)料,將教育思想的觸角伸向博大精深的《易經(jīng)》,又將《易經(jīng)》的思想信手拈來運用到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從而使她的教育之樹枝繁葉茂,思想之燈熠熠生輝。她以《易經(jīng)》中的思想來解讀一個人“成長如易”的成長史,引導學生暢想自己可能登臨的高度,從而“開拓求索的視野,催動奮進的腳步,孕育生活的奇跡”;又引導老師思考“用明天的思維來引導今天”,思考自己能抵達的高度,能創(chuàng)造的妙境,從而擁有“光輝、從容、大氣、溫和、淡泊、厚實、高度”。
其次,在于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發(fā)展眼光和思辨精神。在“換”這一章節(jié)里,妙如老師接連發(fā)問:“你知道嗎,你遇到過嗎,你看到過嗎,你聽到過嗎,你怎樣引導,你怎樣解決……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世界的瞬息萬變和我們一定要有的與社會發(fā)展同步的與時俱進的態(tài)度。她建議我們“虛己以游世,把自己變成一艘空船”,提醒我們“將靜態(tài)的知識變成動態(tài)發(fā)展的能力”,敦促我們“教師不器,向著極致出發(fā)……”。在發(fā)展眼光的背后,是其思辨智慧的閃光:“當我們有種自我滿意的感覺的時候,會有幸福感,但也可能是一種老化的趨勢”,提醒我們及時轉(zhuǎn)換路徑與思維;“人不但要想到領(lǐng)頭,更要想到追隨。領(lǐng)頭的只有一個,緊跟著,協(xié)助實現(xiàn)他人的理想,自己的理想也就跟隨實現(xiàn)了?!眴l(fā)我們處理好領(lǐng)頭與跟隨的關(guān)系;還有“強者為自己,更強者為他人”,急功近利的同時注意長遠利益,等等。特別是,妙如老師提出“將復(fù)雜的事情簡單化”“將簡單的事情深刻化”“將痛苦的事情幸?;薄皩⑸衩氐念I(lǐng)域平常化”“將庸俗的習氣高雅化”……極具思辨地告訴我們?nèi)绾紊钊霚\出,如何融會貫通,如何推陳出新,如何悅納萬物……發(fā)人深省,催人奮進。
美。美是妙如老師的精神境界,個人風度,也是溫暖教育所呈現(xiàn)的教育生活之美。
首先,美,是妙如老師言行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師生相融主客同一的境界,是其教育理想和生命自覺完美統(tǒng)一的境界。美,也是妙如老師的個人風度。這一風度的基本內(nèi)涵是本真、質(zhì)樸和溫暖。從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到對教師(校長)的教育講座,以本真為美,以質(zhì)樸為美,以溫暖為美。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沒有故作高深的理論,沒有佶屈聱牙的語言,有的只是真誠之心真切之感的自然流露。她始終將自己的教育言行與學生的幸福發(fā)展交織在一起,從而使個人風度得以高標,人格精神得以閃光。這份美還在于教育生活之美。在妙如老師的筆下,教育生活是溫情的,是詩意的。那一束束溫情與詩意之花開在妙如老師的心田里:三十年前的、二十年前的、十年前的、近十年的無以數(shù)計的曾經(jīng)的學生,那一個個電話,一條條短信,一聲聲問候,讓我感覺不是春天勝似春天,宜人春景處處顯。開在學生家長的“嫉妒”里:我養(yǎng)育了孩子十六年他都沒有為我心疼過,您才教他幾個月他就心疼得要哭;開在學生深刻的認知里:相信他們以后都會明白,您教他們的不僅僅是高中課程,更是人生道路上的課程。開在學員深情的感念里:追隨陶先生的溫暖教育,即可漸入妙境,終生不會遺憾,她將影響我的一生。
是的,溫暖教育的溫暖正向空間的縱深處漫延,正在時間的長河里流淌,正如妙如老師所言:雅藏空靈間,猶有高禪悟。待到兒郎布雨時,溪自心中著。做溫暖教育的追隨者,我愿意。你呢?
責任編輯 余志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