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溪
有一種言說方式——輕輕地、竊竊地,讓人隨著舒緩的節(jié)奏,傾聽在紙筆與心靈之間的純凈樂章;有一種言說方式——悄悄地、靜靜地,卻能打破世界的寂寥,吹散繚繞的迷霧,記錄著生命躍動的曲調(diào)。
你的內(nèi)心體會,就是一種純凈之美。
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第一句便是“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一個短句就已經(jīng)將自己的“心情”與 “月色”同臺演繹,體會百味人生,讓讀者被這“淡淡的喜悅與淡淡的哀愁”所打動、沉醉……此時,文字便具有了與身邊人心靈相通的神奇魔力了。
也許你說,比起這種柔軟的心境,我更愛奇妙的想象,可以做日記、做文章嗎?20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作就是白日夢?!蹦憧辞f子的《逍遙游》瑰麗詭譎,意出塵外,眾多的寓言故事與曼妙的想象如滔滔江河傾瀉而下,逍遙自由又如磁鐵般吸引人耳目,行云流水,讓人欲罷不能。
也許你說,我不是大作家,沒有驚天動地的氣魄和絢麗的文筆,那也沒有關(guān)系,哪怕生活中的小事,用你童真的筆觸記錄下來,難道不也很有趣嗎?
前幾天,看了一年級我們班學生的日記:
爸爸下班回到家,他上了一天的班很辛苦,于是,我給爸爸把拖鞋拿來。爸爸卻伸過腳來說:“來,聞聞味!”
我爸爸真有意思,他的腳這么臭,竟然讓我聞臭味!他有時候也像個小孩子啊。
沒有人天生就是詩人,也沒有人天生就筆舞龍蛇,但是“妙筆”就在心里。用一顆單純的心去感悟,感悟生命里的明凈、美好、溫暖,以純凈作為心靈的裝飾,便可逐漸發(fā)現(xiàn)你腳前的燈和路上的光。當心中有豐盛的慈愛和滿足的時候,便歡喜快樂,勝過那五谷豐收喜悅的人。擁有這樣的內(nèi)心,要想將生活記錄得平庸,大概也很困難吧。
在眾多的喜怒哀樂中,你可以用內(nèi)心創(chuàng)造出一個世界,或是暴風驟雨,或是風和日麗;或是溫柔如水,或是剛強豪邁;或是內(nèi)斂,或是奔放。在熙來攘往中,為自己找到一份歸處。平和、內(nèi)斂、緩緩流出唇齒的言語,輕拂耳際時,內(nèi)心便已經(jīng)溫暖起來。
當然,只要是人文類的事物,就不會有唯一的判斷標準,也無所謂絕對的美與丑,俗與雅。不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只要讓我們學生喜歡寫自己的東西,享受文字之樂,百家爭鳴,豈不都是我們所期望的嗎?
日記是一種感悟,是一種心境,也更是生命的活水,充滿靈動又溫馨的韻味。
同時,日記的內(nèi)容與形式是并行的。單有內(nèi)容往往使得文章缺乏美感和跳躍性,或者只是乏味的流水賬。將日記的結(jié)構(gòu)、意象與情感的關(guān)系處理得當,沉淀情緒,就已達到對現(xiàn)實生活的總結(jié)、提煉和升華,從中,我們也就懂得了不少人生的哲理,少走不少彎路。如果你再能夠合理組織語言秩序,在題材的新意方面多下些功夫,便會創(chuàng)造出像《愛的教育》《少年維特之煩惱》等等日記體的巨著了。
不論你寫日記是什么原因,它都能讓你跨過白天街市上的雜亂叫嚷,越過污濁聲浪的此起彼伏,與自己面對面地談?wù)摗;煦绲纳阒饾u變得清晰、寧靜。茶香裊裊,生命在寧靜的岸上,舒展于天邊。
借助日記,愿我們的心靈能向下扎根,生命向上生長。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jié)果子,葉子也不枯干。讓日記的趣味陪伴著我們的青春,讓我們的青春與雅致的日記同行。
青島市嶗山區(qū)育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