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國旗 張彧鋒 韓泉葉,
(1.陜西廣播電視大學資源建設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心,710061,西安;2.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發(fā)號處,710043,西安∥第一作者,副教授)
城市軌道交通網(wǎng)絡化運營后,涉及面廣,影響面大,一旦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應迅速啟動應急預案,轉入應急處理過程,將事件的影響降到最低,這是網(wǎng)絡化運營和管理遵循的原則[1]。但目前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中使用的應急預案多以文本和電子文檔為主,信息化程度低,沒有統(tǒng)一的編制格式,在應急處置過程中,不能挖掘有效信息并迅速轉化為應急處置方案[2]。因此,如何表示出讓計算機也能理解的本體應急預案,并通過檢索、推理等技術快速生成應急處置方案,為有效合理地組織救援單位、救援資源,實施救援提供智能決策。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的本體預案是描述線網(wǎng)領域概念語意模型的重要手段,其目標是捕獲線網(wǎng)領域知識,提供對線網(wǎng)領域知識的共同理解,確定線網(wǎng)領域內共同認可的詞匯。
應急預案包含了事件應急處理的所有規(guī)則和原理,以及處理流程的框架知識,定義了應急的組織機構、啟動預案的條件、事件處置的原則、應急資源、事件處置流程等。預案是對事件進行詳細分析,提取關鍵節(jié)點信息并對其進行數(shù)字化描述,包含事件處置的原則和事件處置的經(jīng)驗。建立預案的目的是為事件的應急處置提供決策支持[3]。
應急預案的實質以某事件為中心,研究與該事件有關的所有關聯(lián)實體之間產(chǎn)生的聯(lián)動效應,并用計算機進行表示和處理。在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中,針對應急事件處理過程中涉及的相關實體間的關系進行梳理,得到如圖1所示的實體網(wǎng)狀圖。
在對北京、廣州、深圳等地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預案分析的基礎上,得出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預案主要包括的內容如下:
(1)在預案的適用范圍中,定義了啟用本預案的條件,描述事件類型、事件級別、事件地點和時間。
(2)在預案的組織機構中,定義了事件處理的組織結構、部門、相關人員以及他們的角色等。
(3)在資源中,定義了事件處理所涉及的所有資源的集合、資源的聯(lián)動、資源的狀態(tài)將對工作流的執(zhí)行產(chǎn)生的影響。
(4)在工作流模板中,定義了任務的運行順序和運行條件,每個任務可以有一個或多個Agent完成,也可以由一個或多個軟件系統(tǒng)完成,還可以是人與軟件合作完成。任務的運行順序和運行條件用來定義并實現(xiàn)任務的運行、任務的同步和數(shù)據(jù)流的傳遞。任務通常是由動作的主體、動作的客體和動作來定義。動作的主體和動作的客體是抽象的角色和資源。
預案還包含預案目標、預案技術條件等其它內容。
圖1 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突發(fā)事件處理實體網(wǎng)狀圖
前因—行為—后果(ABC)本體模型是NSFHarmony項目研究成果之一,它給出了事件處理的通用概念模型[4],基本能夠表達清楚事件對象隨時間的狀態(tài)和變化。若要用ABC 本體模型表達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事件處理的知識,還有不足的地方,如:缺少對任務、組織、部門等概念的描述。因此,為了更好地表達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事件處理的知識,需要對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中相關概念和應急處理中相關要素進行抽象,然后在ABC 本體模型的基礎上進行詞匯擴充,擴充的詞匯如下:
(1)Emergency——用于描述線網(wǎng)中的應急處理事件,是Event的擴展子類,其屬性為事件類型和事件級別(Category和Level)[5]。事件類型和事件級別是該事件應急預案的觸發(fā)源。
(2)Task——用于描述事件處理過程的若干個功能單位,一個事件的處理需要多個任務去完成相應的功能,Task 是 Temporality 的擴展子類。各Task之間存在著先后、并行等制約關系,Task 由Agent執(zhí)行,需要使用資源Resource。Task的屬性有名稱、功能、目標、使用資源、執(zhí)行條件等。
(3)Resource——用于描述應急處理過程中使用的資源實體,是Actuality的擴展子類。應急資源的數(shù)目龐大、種類繁多,在預案生成事件處置方案的過程中,Resource會被實際使用的資源實例化。實際使用的資源包括應急設備設施、救援物資、生活物資、通信資源等。資源的屬性包括名稱、所屬機構、型號、使用狀態(tài)、負責人、聯(lián)系電話、下次維護時間等。
(4)Role——用于描述Agent參與到動作中的角色,是Abstraction 的擴展子類。Role能夠反映一類Agent在執(zhí)行動作時的職能,在預案中是抽象服務工作流的執(zhí)行者。Role的屬性有角色名稱、角色職能責、角色人員列表、角色擁有知識列表等。
(5)orgnization——用于描述應急處理中Agent的類型,是Agent的擴展子類。orgnization可以由多個部門組成,其屬性有名稱、部門列表、可充當角色列表等。
(6)Person——用于對工作人員的抽象,是Agent的擴展子類。描述具有一定職能的工作崗位人員,Person的屬性有人員級別、所屬部門、人員職責等。
(7)Knowledge用來描述應急處理中使用到的領域知識,是Abstraction的擴展子類。
用E-R 圖(Entity Relationship)描述上述擴充的詞匯在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領域知識的語義模型,說明其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系。圖2中矩形表示實體;橢圓表示屬性;菱形表示實體之間的關系。
不包含屬性的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領域本體模型如圖3所示。
圖2 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事件處理E-R 圖
圖3 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領域本體模型
本體描述規(guī)范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和演變,最終固定為資源描述框架RDF和Web本體語言OWL兩種規(guī)范,RDF定義了“主體-屬性-客體”三元組形式的知識表示結構,OWL為RDF引入了OWL:Class,OWL:Property 等詞匯使知識描述更加便捷[6-8]。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的應急預案本體 MEOntology可采用如下的五元組來描述。
(1)ME-Concepts:={C}表示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預案ABC 本體模型中概念的集合,用<OWL:Class rdf:ID=“Emergency Case”>表示各類突發(fā)事件處置經(jīng)驗知識的集合。用<OWL:Class rdf:ID=“Information of Emergency plan”>表示線網(wǎng)應急預案的基本屬性信息,包括預案號、預案類型、預案級別、適用的范圍和條件等。用<OWL:Class rdf:ID=“Emergency Event”> 表示應急處理的具體緊急事件,屬性包括事件類型、事件級別、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事件情景描述,通過follows與場景Situation 關聯(lián)。用<OWL:Class rdf:ID=“Emergency Case Subject”> 表示應急組織或應急人員的子類。如醫(yī)療機構、線網(wǎng)應急辦公室或值班員等。用 < OWL:Class rdf:ID =“Emergency Object”> 表示受突發(fā)事件影響的客觀存在的對象,事件處理客體可以是應急資源、設備設施、組織或人員等。用<OWL:Class rdf:ID=“Process”> 表示突發(fā)事件處理在時間維上的描述,包括接警、信息報送、信息發(fā)布、處置操作、續(xù)警、消警。用<OWL:Class rdf:ID=“Task”> 表示突發(fā)事件處理中的具體功能單元。用<OWL:Class rdf:ID=”O(jiān)rgnization”> 表示應急事件處理的實施主體,包括線網(wǎng)指揮機構、工作機構、處置機構、110、119、120 機構。用 <OWL:Class rdf:ID=“Orgnization”> 表示應急處理中有明確職責和功能的組織單元。用 < OWL:Class rdf:ID =“Resource”>表示應急處理過程中使用到的資源。用<OWL:Class rdf:ID=“Constraint”>表示預案中任務之間的制約關系。
(2)ME-Relations:={R(c1,c2)|c1,c2∈MEConcepts}用于表示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預案ABC本體模型中概念間關系的集合。如:Composeof用于描述概念c1,c2,c3,…,cn,如果c1的實例是由c2,c3,…,cn的實例組成,則c1與c2,c3,…,cn間存在Compose-of關系。如應急小組是有多名應急人員組成,即 GroupCompose-of(Person2)……。Uses用于描述應急預案中實體間的使用與被使用的關系,如事件處理主體(Emergency Subject)使用資源(Resource),即 Emergency Subject Agent Uses.Resource。Executes用于描述應急處理主體與任務之間的施動、受動關系,如人員執(zhí)行任務,即Agent Executes.task。has Role用于描述對應急處理實體賦予一定職責和權限的過程,如人員張三是應急處理協(xié)調組組長,即Agenthas Role.GroupHeader。Have用于描述概念和屬性的從屬關系,如角色應具有某種能力,即RoleHave.Capacity。Follows用于描述應急處理過程中,Situation與Event之間的轉移關系。
(3)ME-Functions:={F:S1S2……SnTS|S1,S2,….Sn,S ME_ConceptsME_Relations,T ME_Concepts}用于表示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預案ABC本體模型中情景隨著時間等進行轉換的規(guī)則集合,Si表示應急事件所處的情景,T為情景轉移的條件。
(4)ME-Axioms:={A:S1S2……SnS|S1,S2,…SnME_Concepts ME_RelationsME-Functions,SME_ConceptsME_Relations}用于表示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預案ABC 本體模型中永真公理的集合。
(5)ME-Instances:={instance|instanceMEConceptsME_Relations}用于表示應急預案中的概念、關系和情景的實例化。
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中應急疏散角色形式化描述如表1所示。
線網(wǎng)中每個應急預案都用本體表示,把預案中的關鍵字用本體模型中的概念來描述,對預案的匹配與查找就是對本體的匹配與查找。從數(shù)據(jù)庫的角度考慮,本體預案庫由規(guī)則本體庫和案例本體庫組成,規(guī)則本體庫是指按照規(guī)則On <Event>if<Condition>Do<Action>生成的應急事件處理知識庫,它表示針對某一事件,如果條件滿足了,就執(zhí)行Action。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中的應急事件處理,有其自身的特性,很多調度類知識比較簡單,易于表示成規(guī)則,此時就采用規(guī)則推理;而對于有些具有預測功能的知識,不易表示成規(guī)則,此時需要使用案例推理。案例庫里存放著過去突發(fā)事件處理的歷史經(jīng)驗,將新發(fā)生的事件與已有案例進行對比,從而得到該事件的處置方法。事件發(fā)生時,計算機通過傳感器等捕捉到該事件的關鍵字,將其轉化為語義本體,并與本體預案中的相關概念進行對比,本體應急預案的匹配是在應急事件的推理過程中實現(xiàn)的[9]。應急事件與本體預案之間的相關度通過式(1)和式(2)進行計算。
表1 應急疏散角色及其形式化描述
式中:
集合[c]={c1,c2,…cm}——和c有關概念的集合,如車站、煙霧、火等;
本體集合Ω= {o1,o2,…on},o1,o2,…,on——分別表示應急預案本體;
函數(shù)f(ci,oj)——概念ci在本體oj中出現(xiàn)的頻率;
n——本體集合中本體的數(shù)量;
n'——集合中包含概念c的本體數(shù)量;
Si,j—概念ci在本體oj中的權重。
式(2)用來計算[c]中的概念與每個預案本體的相關程度。
在得到匹配的應急本體后,對應急本體進行查詢,以便應急本體實例化。SPARQL是W3C推薦的基于RDF的本體查詢語言,與RDF類似,SPARQL查詢也是一個三元組模式,三元組中可以出現(xiàn)變量。本文用Java應用程序調用Jena的SPARQL功能實現(xiàn)對本體進行查詢,從而進行實例化。
以ABC 本體模型為上層本體,結合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安全領域知識,對ABC 本體詞匯進行擴充,建立了城市軌道交通線網(wǎng)的應急領域本體模型,進而使用OWL本體描述語言和RDF對線網(wǎng)應急預案進行形式化描述。最后對線網(wǎng)應急預案的匹配、查找與實例化方法進行了討論。
[1]韓泉葉,王曉明,黨建武.軌道交通線網(wǎng)應急事件分類分級模型研究[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1,14(10):37.
[2]周文濤,王紅,王靜,等.民航應急決策方案語義模型構建方法的研究[J].計算機應用研究,2013,30(1):195.
[3]王文俊,楊鵬,董存祥.應急案例本體模型的研究及應用[J].計算機應用,2009,5(29):1437.
[4]Lagoze C,Hunter J.The ABC Ontology and Mode[J].Journal of Digital Information,2001,12(2):218.
[5]韓泉葉,王曉明,黨建武.一種地鐵路網(wǎng)應急事件分類分級方法[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3(2):21.
[6]李文雄,閆茂德,王建偉.智能交通系統(tǒng)本體數(shù)據(jù)集成[J].中南大學學報,2013,44(7):3038.
[7]曹妍.本體理論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統(tǒng)語義集成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0.
[8]黃坷萍,蔣昌俊.基于本體的城市交通知識分析和推理[J].計算機科學,2007,34(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