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莎
三年前,我所任教的高一(7)班是一個文科普通班,學生英語基礎(chǔ)較差,主要表現(xiàn)在英語詞匯量少,書寫差,閱讀理解能力亟待提高,學生之間英語水平相差梯度較大,參差不齊。針對這一現(xiàn)狀,恰逢我校推行課堂教學改革,我進行了為期三年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嘗試與探索。
一、小組的形成及組員的分工
把全班學生按“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根據(jù)性別比例、興趣傾向、學習水準、交往技能、守紀情況等合理搭配,分成9個學習小組,每組6人,每個小組的組員在根據(jù)成績情況進行編號(分別為A、B、C、D、E、F),按長方形圍坐,以便啟發(fā)引導(dǎo)之后,學生能面對面地進行小組討論。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組內(nèi)選舉一個小組長,公正、熱情、有威信,并愿意為大家服務(wù),組員的分工由小組長負責,根據(jù)組員的英語水平及性格特點分配不同的工作。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口語教學中的運用
我先提出主題,合作小組在組員個人準備的基礎(chǔ)上進行集體加工,然后在課堂上推選代表演講。課堂上常用的會話練習也可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學完一段對話或一個小話題后,進行角色分配,模仿自編新的對話。最后大家選出最佳表演小組,對表演好的小組給予肯定,對表演有欠缺的小組給予幫助和鼓勵。
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詞匯教學中的運用
學生根據(jù)我在黑板上給出的首字母,分類寫出單詞。如:首字母“b”.我用三四個字母讓A層學生作示范,讓其他層次的學生明白競賽規(guī)則。小組合作,檢查對方?jīng)]有找出的單詞,并做解釋。我關(guān)注小組內(nèi)無法解決的問題,全班進行討論。這種做法既讓優(yōu)生有表現(xiàn)的機會,也讓學困生在合作中得到了提高,老師的關(guān)注更讓學生真正解決了不懂的地方。
四、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以教授閱讀“The Olympic Games”為例。
1.導(dǎo)讀(Pre-reading)。每組用十分鐘的時間完成任務(wù):①List the types of sports events for both Summer and Winter Olympics. ②List the countries that held the Olympic Games. ③List some of the Chinese athletes who have won the gold medal in Olympics. ④Do you know when and where the first Olympic Games were held? Try to tell the story about it.
2.速讀(Fast-reading)。指導(dǎo)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搜索式閱讀和跳躍式的閱讀(Skimming and Scanning),接著提問:What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每組派代表作出回答。
3.細讀(Intensive reading)。放錄音,學生邊聽邊看課文,在小組里輪流朗讀句子、段落,其他學生記錄發(fā)音或語調(diào)的錯誤。然后我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討論,重點在于對文章大意、關(guān)鍵句的理解。講授完句子結(jié)構(gòu)后,學生小組合作,用所學的句法、詞匯造句。比如: 用“take part in”這一短語造句,“Athlet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will take part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檢查并修改。我還組織了小組競賽活動,小組之間進行搶答,看哪組造的句子又快又準確。
4.小組復(fù)述與討論(Retelling & Discussion)。先讓學生在組內(nèi)復(fù)述課文,其他組員進行補充。最后我從每組中選出一名同學在全班做口頭匯報。
五、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寫作中的運用
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給出寫作主題或選擇教材上的寫作任務(wù),并明確寫作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審題、構(gòu)思,形成初步的寫作框架,解決寫什么、從哪幾個方面去寫的問題。例如學生A負責主題句、銜接句、過渡句等難度較大的內(nèi)容;學生B負責要點和內(nèi)容、段落與層次;學生C負責句式;D負責格式和時態(tài);E負責書寫和卷面整理;F負責以思維導(dǎo)圖(如spider graphs, charts, tables等)的形式記錄所討論出的內(nèi)容。
經(jīng)過三年的小組合作學習,高一(7)班學生學會了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究,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學會了學習,提高了興趣,增強了能力,我也超額完成了學校布置的高考任務(wù)。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