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袋越滿的人,靈魂越空虛”的說法,顯然散發(fā)著一陣酸溜溜的做作之氣。金錢會讓深刻的人更深刻,讓淺薄的人更淺薄,金錢可以改變?nèi)说囊簧?,同樣,人也可以改變金錢的顏色。
——財經(jīng)作家吳曉波
我們都得了選擇性道德麻木癥。當社會的“惡”給我們帶來利益和方便,我們選擇合十,說一聲“阿彌陀佛”,感謝老天爺?shù)暮翊6鴮τ凇皭骸?,我們假裝看不見。
——作家洪晃
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作家,不是寫手,而作家一定要有人文情懷和社會擔當,不能是純技術(shù)化的寫作。
——北師大副院長張清華談文學創(chuàng)作專業(yè)
一些高中生、大學生的很多問題,表面上看是學習壓力、人際交往,實際上是其作為一個人,得不到人性的關(guān)懷。
——華東師范大學副教授張麒談“林森浩投毒案”
一個靠拼爹才能出頭的社會,是沒有希望的社會。上一代的資源優(yōu)勢,必須通過公平的渠道進行傳遞,必須給底層的人看到向上流動的希望。做到這一點,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拼爹流行,絕對會讓其他年輕人變得心灰意冷、滿腹怨氣,甚至心生絕望和恨意。
——經(jīng)濟學家張卓元
教養(yǎng)是被熏陶出而非教育出的。在中國端盤子的人可能被人看不起,甚至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但是在巴黎或倫敦,一些餐廳特別是比較好的餐廳里,服務(wù)生們氣質(zhì)非凡,其收入可能也不會比別人低,他有他的尊嚴。
——學者許紀霖
健康快樂成長沒錯,但快樂也分層次有區(qū)別,散漫自由睡懶覺是一種快樂,充實自律早起晨練也同樣是一種快樂。把素質(zhì)教育和快樂成長解釋為自由和娛樂,批判約束管理就是泯滅人性,是典型的詭辯邏輯。
——河北衡水中學學生家長韓璟琪
分享是我們這個時代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另外一個就是多元化。越單一的東西越是沒有生命力的,只有多元化,互相之間啟發(fā),才能有發(fā)展?!?/p>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
世界上有兩種瘋狂最為可怕,一種是什么都敢做的瘋狂,另一種是什么都不做的瘋狂。
——華東師大校長陳群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太相信聰明,相信取巧和走捷徑,不太相信毅力;喜歡把大道理留給別人,把小道理留給自己。如果你能反過來,試試看,你一定會了不起。
——萬通董事長馮侖
中國孩子接受的是灌輸教育,是抱大的;美國孩子接受的是啟蒙教育,是爬大的;中國孩子苦了十幾年才進入大學,恨不得把十幾年欠下的玩都補回來;美國孩子玩夠了才進入大學,大學意味著人生真正的開始。一種教育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一種教育培養(yǎng)出公民和眾多諾貝爾獎獲得者。
——網(wǎng)友遠夢醒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