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榮
如果可以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報一個興趣班,你會給他們選擇什么?這是一位小學(xué)老師,在一次班會上,提出的一個問題。
孩子們的興趣驟然被調(diào)動了起來。
一個孩子說,我要給爸爸報一個書法班。他寫的字太難看了,剛開始他給我的作業(yè)簽名,老師都以為是我自己簽的。他又不是沒文化,就是書法太差勁了,一點也不像一個有文化的大人。而他現(xiàn)在也有閑暇的時間,為什么不可以練練字,把字寫得漂亮些呢?
另一個孩子說,我要給爸爸報一個籃球班,或者羽毛球班,總之,能鍛煉身體的興趣班就行。他太胖了,一點也不喜歡運動,一回家,不是和別人打牌,就是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不是上網(wǎng),就是躺在沙發(fā)上玩手機。他太需要鍛煉了。我讓他報個體育類的興趣班,就是想讓他鍛煉鍛煉身體,這樣,他的身體就會好一點,顯得生龍活虎。
一個女孩子說,我想給媽媽報一個舞蹈班。女孩說,我媽媽很漂亮,也特別喜歡“臭美”,每個星期都要和朋友一起去美容院做美容。但是,我覺得,做美容是好,但沒有跳舞鍛煉好。美容要花很多錢,有時候說不定還會有副作用,跳舞就不一樣了,跳舞可以讓她的身材更好看,而且,還鍛煉了身體,心態(tài)也會更好。而且,媽媽也給我報了舞蹈興趣班,這樣,我們母女倆就可以一起跳舞了,那將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一個胖墩墩的男孩說,我想給爸爸報一個廚師班。我們家都是爸爸做飯,他做的飯菜,還是蠻好吃的,但是吧,我覺得花樣還是太少了,老是那幾個菜,也老是那幾個燒法,吃來吃去,就有點膩了。我想讓爸爸去廚師班培訓(xùn)一下,這樣,他的廚藝就會長進(jìn),菜會燒得更好吃,我和媽媽就會更愛吃,我們一家人就更快樂了。
孩子們嘰嘰喳喳,提出各自的想法。
好幾個孩子,都希望給爸爸報象棋或圍棋班,這樣,回到家后,他們就可以一起切磋棋藝了。這幾個孩子,都或早或遲,被父母送到象棋或圍棋興趣班學(xué)習(xí)過。
還有幾個孩子,想給自己的爸爸或者媽媽,報語文、數(shù)學(xué)、英語或者科學(xué)興趣班,之所以報這樣的興趣班,是因為孩子們希望在學(xué)習(xí)時,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向他們討教。隨著年級越高,不少孩子的父母的知識不夠用了,已經(jīng)無法解答孩子的疑問。而孩子們希望自己的爸爸和媽媽,懂得更多一點。一個孩子歪著腦袋,認(rèn)真地說,這樣,也算是提高他們自己的素質(zhì)吧。
老師發(fā)覺,大多數(shù)孩子,都是從父母的角度出發(fā),為他們選擇興趣班的,但也有幾個孩子,想法很尖銳,其中的一個孩子,一口氣為自己的爸爸和媽媽選擇了包括英語、科學(xué)、書法、鋼琴等六個興趣班。老師好奇地問他,為什么要給爸爸媽媽報這么多興趣班?孩子忽然有點委屈地說,這些也都是他們?yōu)槲覉蟮呐d趣班,每個周末和平時的晚上,他都要跑馬燈一樣,從這個興趣班趕到另一個興趣班。孩子說,除了書法是他自己想上的興趣班外,其他的興趣班,都是爸爸媽媽強迫他上的。如果可以的話,他想讓自己的爸爸媽媽也去上上看,體驗一下,他有多么痛苦。
老師讓孩子們把自己的想法,寫在一張字條上。
在不久之后的家長會上,老師把孩子們的紙條,分發(fā)給各自的家長。老師說,這是我們一次班會的主題,如果可以給自己的家長報一個興趣班,你會為他們選擇什么?這張紙條上寫著的,就是你的孩子心中真實的想法。
老師說,雖然這只是一個假設(shè),但可以看出我們的孩子,大多是能夠站在父母的角度,從父母的實際出發(fā),真心為你們考慮,才為你們選擇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說明我們的孩子,很關(guān)心我們,很愛我們。我們很多家長,也為孩子們報了五花八門的興趣班,而很多所謂的興趣班,其實并非孩子的興趣所在,只是父母的一廂情愿。我希望孩子們的這張字條,能給我們做父母的一點思考。
家長們低頭看著自己孩子寫下的字條,很多人陷入了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