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君
提到湖南省博物館,大名鼎鼎的自然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系列文物。除了兩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薄如蟬翼的素紗襌(dān)衣……一批鮮艷瑰麗的帛畫,古樸稚拙的帛書也走進了博物館的展廳,我們這就來探索一番吧。
馬王堆漢墓帛畫
被考古工作者發(fā)現時,這幅被稱為“非衣”的帛畫正覆蓋在辛追夫人的內棺上。帛畫全長有2米左右,四角有飄逸的穗帶,頂端有絲帶可以用來懸掛。
專家們仔細琢磨了這幅畫上的內容,發(fā)現帛畫上部畫有金烏、新月、神龍、玉兔、嫦娥、扶桑樹等富有神話色彩的圖案。大家是不是想問,這“金烏”是什么呢?
原來,“金烏”是太陽中的神鳥,古代人沒法科學解釋自然規(guī)律,就想象正是這只神鳥,馱著太陽飛行運轉,才會有日出日落的現象。
在這幅畫的下部,有著同樣有趣的圖像。只見一位笑容可掬的巨人扎著馬步,他正在做什么呢?原來古代楚文化認為天空是圓的,而大地是方形的,鯨鰲馱著巨人穩(wěn)穩(wěn)托住大地,大地才能漂浮在茫茫無邊的大海之上。
除了這幅帛畫,馬王堆漢墓還出土了其他十余幅帛畫,占全國帛畫出土量的近一半,是極為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
馬王堆漢墓帛書
提到了帛畫,自然也就有帛書。在西漢初期,人們一般用竹簡來寫字,而帛是種珍貴的絲織物,能夠擁有帛書的,是辛追夫人的丈夫——長沙國丞相利蒼和他們的兒子。
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帛書包含《老子》《戰(zhàn)國策》等珍貴文獻。特別的是,這些帛書分別用不同字體書寫,展現了古代字體從秦篆、古隸到漢隸的演變過程。在帛書抄寫上,利蒼家也毫不馬虎,首先要在帛上用墨或者朱砂勾出便于書寫的欄格,這就是后來我們所說的“烏絲欄”“朱絲欄”了。
以馬王堆漢墓文物、商周青銅器、楚文物而聞名的湖南省博物館,經歷了幾年的閉館維修,在今年重新向公眾開放了,有機會一定要去長長見識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