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義
“慶”是個十分喜慶的字眼,帶有祥瑞的意味。慶,甲骨文 像一個眉開眼笑的人 手捧 寶貝 。造字本義:手持財禮,眉開眼笑前往祝賀。由它組成的詞語有:慶典、慶禮、慶賀、慶祝、慶功、慶壽、慶豐收、大慶、喜慶……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很偏愛這個字。人們?yōu)槭裁催@么喜歡它呢?
慶與賀
談到“慶”不能不談“賀”。在現代漢語中,“慶”與“賀”意思相近,但在甲骨文字形中有所區(qū)別:“慶”強調贈送禮物,“賀”強調送禮的同時,現場說好聽的話恭維主人。 比如,古人給長輩祝壽,既要“慶”——送壽禮,如壽桃;還要“賀”——道吉祥語,如“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有一個《祝壽》的故事: 明代吳中四才子之首唐伯虎,一天他參加一位貴婦人的壽宴。席間,眾賓客請?zhí)撇①x詩給貴婦人祝壽。他沒有推辭,當場吟道:“這個婆娘不是人”,大家聽了大吃一驚;唐伯虎又脫口而出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塵”,眾人才算松了一口氣;不料第三句又說出:“養(yǎng)個兒子會做賊”,貴婦人的兒子聽了怒目圓睜,正準備反擊,唐伯虎緊接著吟出末句:“偷得蟠桃獻母親”。貴婦人的兒子轉怒為喜,滿座客人也為唐伯虎的才華折服,紛紛鼓起掌來。
慶與豐
談到“慶”,還要談到“豐”,談到“豐”自然要談“慶豐包子鋪”。
北京的“慶豐包子鋪”創(chuàng)建于1948年,起初是一家普通的小飯館,只因所經營的包子口味地道,1976年正式更名為“慶豐包子鋪”,以經營包子、炒肝為主。由于質量上乘,又符合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自然成為了北京城百姓認可的著名快餐品牌。牌匾“慶豐包子鋪”由著名書法家徐柏濤題寫。
我們都還清楚地記得,2013年12月28日中午12時許,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慶豐包子鋪”用午餐。他和普通市民一樣,親自排隊買包子。他排隊時,百姓就過來找他握手,和他合影,習總書記很親切地和大家拍照,那溫馨的場景至今也難以讓人忘記。順便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習總書記當日中午共消費21元,相當實惠,至今不少市民專程慕名而來,點用“主席套餐”?!皯c豐包子鋪”目前的生意相當紅火。
“哎,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好看的舞蹈送來天天的歡騰,陽光的油彩涂紅了今天的日子喲,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歌曲《好日子》道出了我們和諧盛世,普天同慶的好生活。
請同學們認真書寫“普天同慶”,寫的時候請注意:
普:長橫在中,中寬上下窄。
天:撇捺在下,上窄下寬。
同:外框方正,被包部分靠上 。
慶:被包部分外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