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琰
(商丘師范學院圖書館 河南 商丘 476000)
作為一名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員、高校先進文化的傳播者,讓高校學子了解國學,了解道家思想,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精髓,并將道家思想融入滲透到圖書館文化中,發(fā)揮圖書館的文化育人作用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學是華夏諸子百家之學術(shù),道家就是國學的一個思想派別。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道、無為、自然、天性等,以老子為代表。老子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他的“道”、“德”思想,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奠定了雄厚的根基,也給我們今天的圖書館建設(shè)、圖書館精神給予深刻的啟迪。
道家學派的典籍《道德經(jīng)》里:“有無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局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睆倪@段話中,我們可以得知人和萬物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作為高等動物的人并沒有比其他萬物具有更高的地位。圖書館以及圖書館的環(huán)境、圖書館的設(shè)施,都不是冰冷堅硬無生命的物體,圖書館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思想文化的結(jié)晶和體現(xiàn)。
在圖書館管理中,要平等對待圖書館的設(shè)施,要實現(xiàn)和諧之美,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達到天人合一的新境界。圖書館工作人員應該經(jīng)常打掃,圖書館的人文設(shè)施;應該輕拿輕放,圖書館的桌椅板凳;應該呵護圖書館的花花草草。這是一種基于圖書館文化建設(shè)的追求,它升華到了哲學意識。圖書館的萬事萬物融為一體,師法自然、取乎自然、與自然相通,協(xié)調(diào)一致,和諧共處。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充滿生意盎然和燦爛的活力,充滿浩然之氣和酣然創(chuàng)意。
老子曰:“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睆倪@段話中我們可以得知老子讓我們要與人為善。
圖書館應該樹立“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核心價值觀。這是一切活動的根本準則,是圖書館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行動指南。由于一些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是領(lǐng)導、教師的家屬親眷,所以文化層次相對不高,在對待讀者特別是學生讀者的態(tài)度上稍顯惡劣。然而只有誠于心,才能行于外。因此作為圖書館管理員,無論是高學歷的引入者,還是學校家屬親眷,都應該用真誠的服務態(tài)度,堅持表里如一的精神為讀者服務?,F(xiàn)代圖書館有五條法則:書是供使用的;書是供所有人使用的;為每本書尋找它的讀者;節(jié)省讀者的時間;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這五條法則就從根本上揭示了“以讀者為中心”的圖書館文化。
在圖書館管理服務中,要以讀者為中心,尊重讀者、研究讀者、方便讀者,以優(yōu)質(zhì)的服務贏得讀者,使讀者依賴圖書館文化,從而把這種依賴轉(zhuǎn)為對學校的重視,加大對圖書館的投入力度,促進圖書館的發(fā)展,最終回到更好地為讀者服務的目的上來。圖書館工作的價值所在就是使讀者乘興而來、愉快而歸。
《呂氏春秋》:“老聃貴柔”。 如果說用一個字概括老子所闡述的中心思想,那就是“柔”。“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在老子看來,人們只有在生活中保持“柔”的姿態(tài),才會充滿活力,生機盎然,“天下之柔,馳騁天下之至堅?!?/p>
目前高校圖書館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就是崗位責任和目標管理帶有強制色彩,重物輕人。然而無論是科學、信息、知識管理,都不能忽視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人”。高校圖書館作為一個文化傳媒基地,管理員的文化水平相對較高,自治能力相對較強,對他們進行強制性的監(jiān)督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管理者的支持和指導才是他們所真正需要的。圖書館領(lǐng)導應該在管理中學會“柔”的藝術(shù),做到尊重他人,關(guān)心他人,以仁慈之心對待館員,以謙讓之心對待人才,以細心之心對待每個人不同的需求。
[1]謝詠芬.論國學人本思想與圖書館精神[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2(5).
[2]楊學泉.論圖書館文化的建設(shè)與發(fā)展[J].圖書館論壇,2003(6).
[3]徐小躍.國學談[J].新世紀圖書館,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