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迪娜古麗
(作者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
新常態(tài)下如何開展內地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迪娜古麗
高等教育在綜合改革中進入新常態(tài)新時期新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更加復雜多變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和新任務。本文在分析新常態(tài)下內地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困難與矛盾的基礎之上,就新常態(tài)下如何做好內地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了思考。
新常態(tài);少數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在綜合改革中進入新常態(tài)新時期新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更加復雜多變的新形勢、新挑戰(zhàn)和新任務。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指導和推動高校宣傳思想工作不斷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綱領性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
(一)現有知識儲備與政治理論素養(yǎng)之間的矛盾
輔導員知識背景各異,部分輔導員知識構成單一,政治理論素養(yǎng)有待不強。此外,輔導員對思政教育相關議題缺乏應有的思考、認知與研究,例如內地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目前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狀態(tài)如何等。
(二)做“事”的工作與做“人”的工作之間的矛盾
輔導員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教育、管理與服務三個維度。三者之間,實則更應以教育為重,也就是做“人”的工作,做思想的工作。目前輔導員的精力和時間多用于處理日常事務性工作,這與輔導員工作的本質要求和應有之義相悖。
(三)考核指標體系與現實工作重點之間的矛盾
現有的輔導員考核評價體系也多是以現實工作中可量化的標準為依據。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立竿見影,往往是一個需要潤物無聲、長期方可見效的工作。
(四)復雜的外在局勢與固有的傳統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一定環(huán)境下進行的,不同的環(huán)境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產生不同的影響。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和發(fā)展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近年來,西方敵對勢力加緊對新疆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圖謀,與疆內的三股勢力相互勾結,通過各種非法手段對高校內新疆少數民族青年大學生進行思想滲透。
(五)“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致使學生進入了多元文化與價值系統交匯碰撞的場域。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互聯網+”行動計劃,意味著中國進入萬物互聯的“互聯網+”時代。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成長成為大學生活新常態(tài)。在網絡環(huán)境下學習、生活成為大學生活的新途徑。網絡文化影響著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一些西方國家通過網絡借“民族問題”、“人權問題”等攻擊我國的政治體制。對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理想信念等造成了潛移默化的扭曲和侵蝕。網絡的虛擬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道德觀以及性格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一)內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輔導員要從更高層面領會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重要性,自覺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自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新心態(tài)、新觀念來應對新常態(tài)下的工作需求。
(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語言藝術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語言藝術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樹立起輔導員的個人形象。以新語態(tài)與大學生交流,要經常瀏覽一些大學生喜愛瀏覽的門戶網站、論壇,及時地了解掌握住當下大學生之間最新潮熱捧的時尚語言,這些詞語的使用能夠拉近與大學生的距離,加強同一環(huán)境的親切感。
(三)豐富主題教育活動的內容與形式
1.在教育中需要注意引導學生學會用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宗教觀去分析和正確認識新疆當前的民族、宗教問題。增進各民族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和歷史、文化的了解,引導學生在尊重中華文化多樣化的基礎上,提倡各民族學生之間相互學習,以更好地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習俗。
2.進行“中國夢”的教育,教育學生把自身的命運與國家緊密相連,做有志青年,使其自覺地維護國家統一和穩(wěn)定。我們要充分挖掘少數民族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例如維吾爾族文化中的愛國主義、團結互助、崇尚知識與善的、宗教理性等思想。這些精神和傳統有助于引導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樹立科學正確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紀觀。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對熏陶、影響他們的民族傳統文化背景有著不可抗拒的接受心理。
3.灌輸法治理念。讓學生了解《反分裂國家法》等法律,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使學生成為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律主體。
4.加強實踐基地建設,開展三下鄉(xiāng)等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和組織內地高校中的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利用寒暑假的時間深入走訪和調查,使之加深對新疆社會的認知和對其他民族的了解。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對援疆干部的訪談和走訪活動。通過實踐活動,使少數民族大學生認識到各族人民深入基層,共同致力于新疆的富裕和發(fā)展,使其堅固自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四)拓展新媒體建設
全媒體視域下要提升內地高校新疆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態(tài)構建。身處“微時代”,我們要占領好、建設好“微陣地”,建立起屬于他們自己的網絡論壇、網絡QQ群、網絡社區(qū)。利用這些“微陣地”,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引導和教育。積極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少數民族學生干部作為“微領袖”,讓他們成為網絡媒體的“喉舌”,成為正面信息的“輿論先鋒”、片面輿論的“粉碎者”。
(作者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
迪娜古麗,廣東技術師范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輔導員。
G641
:A
:2095-9214(2015)03-01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