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為湘
(作者單位:南寧學院)
關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探討
文/林為湘
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對大學生行為規(guī)范起到很大的幫助和調節(jié)作用,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該課程的功能有所退化并呈現出了一些新的問題,文章通過剖析問題提出個人一些改進的方法。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功能;問題;途徑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作為大學生公共課程,主要是運用馬列主義理論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加強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大學教育的發(fā)展,改課程慢慢呈現出了新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著課程功能的發(fā)揮。為了保障本課程的實際意義,必須立足實際,找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提高大學生道德行為意識
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教會了學生如何盡快適應大學融入集體生活,教會學生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傳統道德進行了分章,能讓學生在道德行為能力上進行系統的學習和升華,對提高大學生道德行為意識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并且能指導從理論道德走向實踐道德,這是一名大學生不可或缺的能力。
(二)提高大學生法律行為意識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教會學生樹立法律意識,維護法律權威,做一名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好共民,這在現在的中小學生課程中是無法滿足的,所以大學生通過對法律意識的教育并且通過案例分析的講解有利于他們更直觀的了解社會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高他們的法律行為意識。
(三)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早已形成,但是能否與社會主義核心觀相適應還有待檢驗,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主要是馬克思理論指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課程,堅持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論體系是其核心,主要進行社會主義教育和道德教育,緊緊圍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開展,對青年大學生正確“三觀”教育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一)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內容的單一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主要包括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律基礎兩部分,主要目的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解決實際中遇到的問題,更好的成長成才。然而課程內容的設置卻忽視的大學生最需要的實際,沒能和時事政治、社會前沿、學生思想相吻合,給予學生現成的答案太多,讓學生獨立思考和發(fā)揮想象的東西太少,沒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
(二)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方法簡單
由于缺少對課程的重視和教師力量本身的薄弱,導致該課程教學方法的簡單,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F在很多高校對該課程的教學方法還是傳統的“填鴨式”
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無法提起對課程學習的興趣,出現課堂打瞌睡、玩手機的現象。對于實踐課也是簡單的走馬觀花,沒有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對象浮躁
現代社會是一個物欲橫流、急功近利的社會,浮躁之風在很多高校盛行,很多學生對思想道德修養(yǎng)課程不屑一顧,高校多學生都覺得專業(yè)課必須聽,公共課選擇聽,思修課不想聽,根本提不起對該課程學習的興趣。由于地位的低微、考試內容的簡單,很多學生對思修課程都不重視不想學,上課的目的只是能順利通過考試拿到學分按時畢業(yè),這樣一種浮躁的風氣導致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問題的出現。
(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積極性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性質,決定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知、行、意、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上來,活躍整個課堂氣氛,通過分組討論等教學方法激活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培養(yǎng)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興趣。另外還要積極引導學生走入社會,通過時事政治和學生關心的問題開展教學,真正幫助他們解決實際中的問題,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服務。利用好大學文化校園的舞臺,在他們的興趣點上開展實踐教學,也會收到意向不到效果。
(二)改革考核方法,進行綜合評價
評價方式是教學活動的指揮棒,能很好指引學生改變傳統的學習觀念。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中一定要改變傳統的單一評價方式,只是簡單通過期末考核來鑒定一個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不科學的,要從課堂的學習態(tài)度、課后的學習熱情和期末的學習結果多層面展開評價,把出勤、課堂發(fā)言、小組討論、課堂筆記、課外作業(yè)和社會實踐等都作為考核指標,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改變傳統的觀念,提高了本課程的含金量。
(三)加強領導重視,加大物質投入
由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作為一門公共課,很多高校都忽略對它的重視,所以要改革課程,提高課程時效性,必須認真的加大物質投入,保證課程科學運行,在教師培訓上要加大力度,讓一批理論高、素質強的老師通過言傳身教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在經費上要保障實踐課程的推進,不能只停留在面的簡單探討、要通過聯系公檢法等實踐基地開展實踐教學。
總之,我們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需要,尊重教學的規(guī)律,認認真真的開展一次關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教學改革,真正發(fā)揮該課程的實際功能,讓該課程成為培養(yǎng)高素質、有理論、懂實踐、會動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主陣地。
(作者單位:南寧學院)
[1]文軍.關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改革探討[J].北京:中國水運,2007.5
[1]夏家春.試析《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J].黑龍江: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7
g642.41
:A
:2095-9214(2015)03-01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