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敏
摘要:李清照出身于官宦名門,父母的精心培養(yǎng)和深厚的家學(xué)淵源,使她從小就展示了過人的文學(xué)才華。思想見識不同凡俗,對美與藝術(shù)有敏銳的感受力,非凡的表達力和創(chuàng)造力。她酷愛代表與象征美好事物的鮮花。而黃花是李清照眾芳中最為妖嬈苦澀的一朵?!蹲砘帯贰堵暵暵分械狞S花或嬌艷絢爛,清麗孤單,或落寞哀怨,衰敗憔悴,見證了詞人的歡樂與痛苦,炫麗與哀怨。傳達了詞人不同境遇下的心緒與情懷。
關(guān)鍵詞:審美 黃花 閑愁 絕望
引言
在中國三千年的古代文學(xué)史中,風(fēng)神俊秀,飄然獨行在人生風(fēng)雨中,以獨特的風(fēng)格獨特的美書寫著青春、愛情、幸福與苦難,國恨與家仇,詞作藝術(shù)達到爐火純青地步的女性只有一位,她就是書香才女李清照?!八仟殑?chuàng)一格的,她是獨立于一群詞人之中的,她是太高絕一時了,庸才的作家是絕不能追得上的?!彼錾碛诠倩旅T,父母的精心培養(yǎng)和深厚的家學(xué)淵源,使李清照從小就展示了過人的文學(xué)才華。思想見識不同凡俗,對美與藝術(shù)有敏銳的感受力,非凡的表達力和創(chuàng)造力。她酷愛代表與象征美好事物的鮮花。而黃花是李清照眾芳中最出色的一朵。黃花的清麗孤高,落寞哀怨,絢麗嬌艷寄托了詞人不同生命境遇下的心緒與情懷,見證了詞人歡樂與痛苦,哀怨與炫麗的人生。
纖纖黃菊,第一次翩然進入專業(yè)詩人的視野,是在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酷愛黃花,深情吟唱:“照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楚辭·離騷》)。無獨有偶,晉代的田園詩人陶淵明更是以之為知己。一曲清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歸園田居》)使菊花清雅高潔美名揚天下。自屈陶之后,黃菊也即黃花成為了遺世獨立、孤標傲世的卓爾不群之花。黃花以在嚴霜中傲立群芳的風(fēng)姿成為詩家的寵兒。李清照與很多圣賢一樣,喜愛黃花?!凹毧慈?,屈平陶令,風(fēng)韻正相宜”(《多麗·小樓寒》)。黃花在她不同的生命時期有著不同的風(fēng)情姿態(tài)。她以女性的細膩和詩人的敏感描繪出了一幅幅黃花愁思圖。借黃花傳達了她的愛之戀歌,暮年飄泊之悲歌。
深受幸運之神眷顧的李清照再得愛神垂青,18歲那年,懷著浪漫憧憬,與青年才俊趙明誠喜結(jié)良緣。二人知音相賞,真情相待,恩愛相守?!霸傅靡恍娜?,白首不相離”,無數(shù)才子佳人夢寐以求的美好愛情,在趙李二人身上演繹出了一幕不同凡俗的傳奇。在情切切意綿綿之際,趙明誠卻要到外地做官,留下佳人獨守。“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良辰美景,牽動思情無限,“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又到了重陽賞菊節(jié),菊花艷綻東籬,香染衣袖,她觸景傷懷,癡情的李清照在冷香中繞籬沉吟,將濃濃思情題于彩箋,托云中鴻雁寄蕭郎。記載好夢的玉枕、紗廚依舊在,但,如今卻“涼”意透骨寒。一“涼”字,一語雙關(guān),道出無盡的孤單寂寞?!澳啦讳N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刻骨的相思折磨著閨中人,使她“獨抱濃愁無好夢”,輾轉(zhuǎn)難眠,日漸消瘦,愁容如何?“人比黃花瘦?!贝艘徽Z,將簾外黃花與簾內(nèi)佳人相比,真是妙絕奇絕!修長纖細的一瓣黃菊,如清瘦裊娜的美人,妙在形似;重陽佳節(jié),秋菊初綻,鮮艷明媚,馨香濃郁,花顏正好,與盛年美人相得益彰,妙在色似;黃菊只在颯颯西風(fēng)中怒放,不與群花爭春爭艷,淡泊寧靜,清麗落寞,孤標傲世,清寒獨守,與古今第一才女李清照何其神似,此又一妙也。神來之筆,廢盡天下相思之句。不言相思,思情躍然紙上;不直言愁緒,而愁情畢現(xiàn);不言美麗,而美若美神仙子;不說忠貞,貞女潔女形象呼之欲出??芍^“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司空圖《詩品·含蓄》)。史載趙明誠得之如獲至寶,感易安之深情癡情,憐愛妻之楚楚可憐,孤居落寞,更嘆清照才情超絕。發(fā)誓要寫一首詞超過妻子,于是閉門謝客三日,得詞50首,將清照詞雜于其中,請友人陸德夫點評,不料友人賞玩再三,只說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這個故事流傳極廣。一從易安平章后,千古風(fēng)流說到今。從此,風(fēng)姿綽約,清瘦嫵媚的黃花專屬李清照。趙明誠對李清照的才情美麗更是傾心不已,贊曰:“清麗其詞,端莊其品,歸去來兮,真堪偕隱”(《易安居士畫像》題詞)。二人的相知相愛,柔情蜜意,不知羨煞了多少公子與紅妝。
也許連上帝都嫉妒她的幸福美滿和曠世才華,沒讓她的幸福歡樂延續(xù)下去,僅僅吟唱一些閨閣閑愁。于是,風(fēng)云突變,金甌殘缺,遍神州盡離黍,女詞人走出了幸福的高堂華屋,結(jié)束了養(yǎng)尊處優(yōu)、錦衣玉食的貴婦生活,開始了浪跡天涯的浮萍歲月。國家不幸詞家幸。當(dāng)煙花般燦爛的幸?;癁閴m土,咀嚼著“人生幾何花爛漫”的苦澀,她凝聚絕世之才,將深仇苦恨寫成了極致的哀婉之歌,感人肺腑,驚天動地。青史為其留位,須眉為其低頭。詞作《聲聲慢》就是經(jīng)典中的代表,筆下的黃花意象也與前期《醉花陰》中的黃花大異其趣,相去甚遠。那是詞人晚歲愁苦心情的結(jié)晶。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一曲哀婉愁嘆,傾倒了世人,迷倒了歷史,遂被記憶深深銘刻。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蔽黠L(fēng)緊,北雁南飛。在蒼茫凄涼的秋景里,一片東來一片西,滿地狼藉,無人惜從教墜的,是花耶人耶?黃花和“憔悴損”相連,觸目驚心,引人思緒連篇。是什么令其憔悴?秋風(fēng)嗎?也許是?!白怨欧昵锉帕取薄N覈诺湓姼柙诔o時代就確立了悲秋的母題。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宋玉的《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贝喝彰髅?,閨女文士尚且悲傷。何況蕭瑟的秋天呢?但,僅僅是秋風(fēng)秋氣嗎?似乎也不是。國破家亡、顛沛流離之愁;與丈夫生死陌路,相思痛苦之愁;被人蒙騙,晚節(jié)無保之愁;在痛苦的現(xiàn)實中回味著過去幸福美好時光一去不復(fù)返的歲月哀愁……國愁、家愁、情愁、學(xué)業(yè)之愁,怎一個愁字了得!因此,歷史走到李清照這里,悲秋的意味更濃,情懷更傷感,黃花的意象更是愁絕。種種愁苦使才高敏銳又值暮年的李清照脫胎換骨。也使她衰老憔悴,心灰意冷,迷惘絕望,無從皈依,無所適從。淚眼觀花,花容失色。
黃花不解離人苦。年年歲歲,踏著節(jié)令,翩然來約。依然芬芳醉人,依然嬌艷嫵媚,卻沒了舊時人,賞花情,甚至沒一星希望。在這秋花慘淡秋草黃,風(fēng)雨凄凄的殘秋之季,任由菊花由盛而衰,枯萎憔悴,落瓣紛紛,堆積一地。人不賞花摘花,花自飄零枯萎。由花及人,一個無人呵護,無人撫慰欣賞,備受命運摧殘的女人,像無人欣賞的黃花一樣迅速凋謝了,花落人亦殘,花人合一。懂她愛她的知己不在了,青春韶華不在了。再無從尋覓那只殷勤傳書的鴻雁。“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剪梅》)的期盼成為一種傷痛。昔日采摘鮮花,“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減字木蘭花》)的幸福甜蜜時刻,也已如春夢,早隨云散了,徒留一腔迷惘的悲情。西風(fēng)颯颯秋雨急,一瓣瓣黃花在秋風(fēng)秋雨中紛飛凋落,多像自己孤苦飄零的晚景。天實為之,為之奈何。一切無法左右!尋尋覓覓,想尋覓一絲錦繡華年溫暖的記憶,卻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只能依靠醉酒時,無奈酒也只有三兩杯,且是薄酒,淡得壓不住心中的萬斛愁,抵擋不住凄厲蕭瑟的晚風(fēng),暖不熱那顆早已冰冷絕望的心。“淡酒,不僅是酒之淡,其聯(lián)想是情感之性質(zhì)的不確定、飄渺。感情狀態(tài)就是失落,不知失落了什么,也不準備尋到什么。因而其程度,是不強烈的、朦朧的。”如夢的人生,迷惘的詞人,凄厲的秋雨,憔悴的黃花,何其悲也。
總之,《醉花陰》中的黃花清瘦嫵媚,窈窕風(fēng)流。愁怨中帶著希冀,帶著期盼,帶著青春的活力與熱情,是幸福思婦的嬌嗔閑愁。“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暮年時期,李清照集國恨家愁身世悲于一身,飄零江湖,憔悴天涯?!堵暵暵分械狞S花在西風(fēng)中憔悴,在風(fēng)雨中凋零。昔日花樣美人成了寂寂一衰婦,沒人陪伴,沒人撫慰,沒有了希望與期盼。愁眼觀花,只不過徒增懷人思舊,物是人非的傷感罷了。千愁萬恨化作黃花淚雨,簌簌而下,哀愁中透著撕心裂肺的絕望。今昔比照,怎不是“一種黃花兩樣愁”?!
遍歷繁華榮辱的傳奇才女李清照帶著她的曠世才華與炫麗哀怨走入了歷史深處,可是當(dāng)我們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風(fēng)雨時,總能看見那個立于秋風(fēng)黃花中的尋尋覓覓的美神。她的天才創(chuàng)造——易安黃花,含蘊豐厚,說不盡,道不完。永遠值得我們咀嚼賞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