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慧,原名孫慧麗,1934年出生在江蘇南京,祖籍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qū),后隨家人遷居香港。當年,坊間有傳她是孫中山之子孫科的私生女。她家境很好,從小就得名師相授,會彈鋼琴,還會用意大利語演唱古典歌劇和跳芭蕾舞,更練得一手好書法,并通曉英文和法文,中年以后,又開始學習油畫。曾于1998年在北京開過個人畫展;2004年又在溫哥華舉辦過個人畫展。
1951年,天生麗質、多才多藝的石慧加入了長城影業(yè)公司,不久,便在《淑女圖》中出演了女主角,緊接著又主演了《一家春》,一舉成名,成為長城二公主。
除了當演員,她還做過編劇和副導演。但在她的心目中,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才是最難舍的幸福。正如影迷們?yōu)樗园l(fā)組織的“保護二公主”協(xié)會講的一樣:上帝創(chuàng)造了她,就是讓人們羨慕、憐愛和保護的。
另外,她還是第一位在香港舉辦美聲獨唱會的女高音歌手。1964年,她曾在香港大會堂舉辦了一個女高音獨唱會,她演唱的中國民歌富于激情,悅耳賞心。她還在新加坡的維多利亞大禮堂演奏過肖邦的鋼琴曲,在北京、上海、福卅_等地舉辦過個人獨唱音樂會,并錄有《石慧歌集》。
在長城三公主里,大公主夏夢和二公主石慧在某種程度上有些像,她們思想都比較左傾,都是很精明能干的人,而且,兩人也都很會選丈夫——不約而同地嫁給了上海名校圣約翰大學的子弟。
二公主石慧的老公名叫傅奇(原名傅國梁,祖籍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1929年5月24日出生在遼寧省沈陽市,早年曾在上海圣約翰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1949年到香港。由于愛好文藝,1952年棄工從影,進入長城電影公司任演員。他身材高大,相貌俊朗,風度儒雅,以探異求新的精神刻苦鉆研表演技藝,曾在58部影片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他們剛認識時,傅奇才剛剛開始拍戲,算起來石慧還是他的師姐,兩人因為拍《藍花花》而相戀的,1954年,石慧才20歲就嫁給了傅奇。婚后,他們育有兩女一子。幼女傅明憲曾為無線電視的藝員。
上世紀70年代初,石慧與時俱進,開始嘗試拍攝一些反映香港下層社會生活的電影,如《屋》、《泥孩子》等。
石慧最出名的一件事是作為電影紅星,居然還坐過牢。上世紀60年代香港“六七暴動”時期,石慧與傅奇兩大明星曾是革委會的領導者。1967年7月15日凌晨,他們在又一村的家里被香港警方拘捕,囚禁了一年有余。
此事轟動了全港,據(jù)說石慧在獄中表現(xiàn)堅強,每次聽到有新人入獄時,必高歌《我的祖國》給予精神支持;傅奇聽到港英政府要遞解他們出境時,必立時大叫:“誰送我去臺灣,得到的會是一條尸!”之后,他們兩人被港英政府強制遣返回了內地,其時,羅湖橋中方一側一直在用大喇叭喊話:“港英迫害傅奇和石慧,要把兩人遞解出境,其實他們無所謂出境與不出境,因為香港也是中國領土?!?/p>
兩人站在羅湖橋上逡巡二十多個小時,始終不肯離開香港的地界。香港人最記得當時的經(jīng)典場面:石慧手持紅寶書,英姿勃勃地站在羅湖橋頭。最后石慧與傅奇還是留在了香港,此事隨即還引發(fā)了中、美、英之間的一系列外交紛爭。后來,每當有記者問起石慧這段驚心動魄的往事時,她總會一臉淡然地說道:“人生就是一個個的階段,過去了也就過去了,不再多想?!?/p>
上世紀80年代,石慧夫婦成為左派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石慧還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香港華南電影工作者聯(lián)合會理事長、長城電影公司演員室主任、香港銀都機構僑發(fā)貿易部總經(jīng)理。這時,傅奇已轉向經(jīng)商,再后來,兩人又一起移民去了加拿大。
他們的晚年生活已離政治越來越遠,過得無拘無束。如果是待在溫哥華的話,兩人的娛樂活動就會很多,傅奇打網(wǎng)球,石慧寫字、畫畫、看小說,一起追看內地的電視連續(xù)劇,每周約一次朋友,席開三四臺,打打上海小麻將。唯一能看出他們左派風格的大約只剩下一點,“現(xiàn)在每天五點半要看電視,看中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節(jié)目?!?/p>
張寧據(jù)《水煮歷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