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無
前幾年,我曾到德國逗留過一段不算長的時期。然而,無論是去前,還是去后,一直縈繞在心的,竟然是關(guān)于路的問題。為此我曾在日記中寫道:
“來德國學(xué)習(xí)并逗留,打交道最多的是航空和高速公路,由此想到一件要緊事:為我們的公路祝壽,敬祝我們的高速公路健康長壽?!?/p>
就人生而言,最基本最本質(zhì)的要求是健康長壽,有誰愿意多病和早死呢?我不知道德國人是否很長壽,是否比中國人長壽,比日本人長壽,但從逗留德國一段不長時間內(nèi)的耳聞目睹之中,知道德國的公路是全世界質(zhì)量最好的,因此也是健康長壽的。他們不僅有十年、二十年的高速公路,而且有三十年、五十年以上路齡仍在正常服役的高速公路。在這些長壽的高速公路上,不經(jīng)意間車速就會上到160公里,即便你車速已達180公里甚至更高,依舊會有車從旁邊嗖嗖地飛過,而交通事故卻很少發(fā)生。據(jù)說這都得益于路的高質(zhì)量和系統(tǒng)性的高科技,當然同時也得益于對駕駛員的從高從嚴要求。
一位在德生活了四十多年的老司機告訴我們,在德國無論走在哪條路上,都看不到維修的情況。一是路的質(zhì)量高,不必維修;二是即使維修,也必在夜間進行,不會影響通行。
在國內(nèi),對路病的種種憤慨和議論,早已成為一種“常態(tài)”了。車行高速,鮮有不遇到正在維修的路段,由此引發(fā)的堵車長龍亦成為高速一景,不由得讓人感慨這路究竟是怎么修的?令人憤憤不平的,自然還有這路中的腐敗,以至某省連續(xù)四任交通廳長被查落馬,路民們都見怪不怪了。
同行一位朋友說得尖刻:這就是中國國情!頗有些當年魯迅先生對保護“國粹”的批判,一成為“粹”,就是本來如此,本當如此,就有了充分“保護”的理由。朋友的憤慨固有些偏激,然這世上卻就有許多事無理卻“理直氣壯”地存在著,讓人無奈慨嘆,比如國內(nèi)一些自正式運營開始即一直維修不斷的高速公路。
近年來,各種表彰活動可謂多矣,多到不勝其煩,以至中央要一再發(fā)文予以規(guī)束。我想,這類表彰活動確可以減少一些,但不妨增加一項新活動:為高速公路祝壽。祝賀它們健康,祝賀它們長壽,不要甫一長成即病歪歪的療養(yǎng)不斷。
我不知道我的這項提議是否惹來一些人厭煩,但我堅信,這一提議若讓路民公決,一定會高票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