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建聞
摘 要:本文以太原鐵路局太原南站行車室CTC設備搬遷施工為案例,對CTC終端設備更換施工作業(yè)安全風險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分析,提出分步施工作業(yè)和安全卡控措施。
關鍵詞:CTC終端設備;施工作業(yè);安全控制
近年來,全路鐵路建設任務逐年遞增,相當數量建設項目涉及既有線施工。2014年僅太原局就先后組織完成了太原、大同、侯馬三大樞紐,侯西、太嵐、石太、遷曹、南同蒲、北同蒲、太中銀、寧岢、太焦、大秦等10條既有線,多達69個站場各類施工5094項。其中,大量站場改造拆除、插入道岔、新鋪股道等施工都將引起調度集中控制系統(tǒng)CTC的相應變化,需要對CTC終端設備進行更換施工。CTC終端設備是行車指揮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否確保施工過程的順利有序進行,不僅關系到列車準時準點的開通運營,更關乎施工人員及列車上乘客的人身安全[1]。為此,如何將CTC終端設備更換施工內容合理劃分,科學實現“分步走”,有效降低實施過程風險成為制定施工方案時需研究的關鍵課題。下面,以太原南站行車室CTC設備搬遷施工為例,對CTC終端設備更換施工作業(yè)安全控制進行分析研究。
1 CTC終端設備更換施工安全風險分析
CTC 系統(tǒng)包含了TDCS 系統(tǒng)的所有功能,如列車運行監(jiān)視,車次號自動跟蹤、到發(fā)點自動采集、實際運行圖自動生成、調度命令的網絡下達、車站行車日志自動生成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車站信號設備的集中控制,列車進路的按圖排路和調車控制[2][3]。由于CTC系統(tǒng)較為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在對CTC終端設備更新時,對每個施工環(huán)節(jié)的風險進行把控。
一是嚴把點前施工準備。主要是施工前施工作業(yè)人員要做到“五清”:施工內容清、影響范圍清、作業(yè)流程清、設備狀況清、應急預案清。
二是嚴把點內施工關。確保在施工過程中將對列車計劃及調度命令的下達簽收、安全接發(fā)列車、調車作業(yè)等相關列車運行安全及效率方面的影響降到最低,這就要求我們要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細化拆分。因為在CTC終端設備更新施工中,除了對舊設備進行拆除作業(yè)之外,還要考慮對利舊設備的檢查和改造,更主要的是新設的CTC終端能在盡量小的影響范圍之內進行調試。這就需要在施工時對施工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盯控,在點內逐步推進,甚至在遇到突發(fā)情況時還原到能夠正常運行的狀態(tài)。
三是嚴把作業(yè)完畢銷記關。駐站人員隨時掌握施工進度,根據各施工小組作業(yè)完成情況報告,確認作業(yè)完畢,設備試驗良好無誤后,根據施工負責人的指令,在“運統(tǒng)-46”上進行銷記,開通設備交付車站正常使用。
2 工程內容
太原南站行車室搬遷由既有信號樓三層搬遷至行包房六層,采用集中監(jiān)控。由此引起相關CTC設備操作顯示部分設備進行搬遷。新信號機房內擺放電源屏1套、UPS、電池柜1套,新增CTC工控機柜6臺,新行車室內擺放3個車站及長風街線路所CTC終端,擺放位置按照設計文件執(zhí)行。
3 施工作業(yè)步驟
3.1 點前施工準備
①新機械室、行車室環(huán)境勘察,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規(guī)范。
②新設備上架安裝、上電調試。每次要點對新設備進行調試,將既有設備斷開,點閉前40分鐘,倒換回既有設備。再對既有設備進行信息核對試驗。
③新舊機械室通信設備調試及通信線纜的測試;
④系統(tǒng)的復聯試驗,與聯鎖、列控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接口測試。
3.2 點內施工內容及功能測試驗證
太原南站行車室內的3套CTC系統(tǒng)終端顯示,主機分別在石太場、大西場、動車所,動車所的顯示通過光纜傳輸到主信號樓,實現同步。要點分4個步驟,第1步,石太場復聯試驗;第2步,大西場復聯試驗;第3步,動車所復聯試驗;第4步倒換施工。
第1步,石太場的復聯:新設備加電,系統(tǒng)啟動完好后聯系要點。聯鎖設備同步進行,將石太場的聯鎖設備通過光纜傳輸到新樓的主機,串口連通后進行調試。
①與聯鎖的調試:系統(tǒng)啟動完成后,與聯鎖進行同步試驗,要求聯鎖對徑路逐一試驗,核對顯示信息是否與聯鎖一致。
②車務終端調試:由值班員對系統(tǒng)內的每一項內容核對,主要調試行車日志的填報、上報,調度命令的接受、打印。
③CTC功能試驗:由車站值班員將非常站控按鈕按壓,交權給路局調度所。此時車站的聯鎖徑路在車站無法辦理,只能由調度所進行辦理。調度所內接的交權后,對石太場進行聯鎖試驗,逐一核對徑路信息與聯鎖表是否一致。核對完成后,把控制權交給車站,車站接到授權后重新試驗聯鎖。
④區(qū)間調試:區(qū)間信號點及軌道條件是由繼電電路直接采集,采集后通過電纜傳輸到主機。所以每一個信號燈光、軌道占用情況需要核對。在倒接完配線后,進行聯鎖試驗,每一個區(qū)段的占用與出清,每一架信號機的燈光顯示在現場與CTC顯示器逐一核對。保證現場顯示與CTC界面顯示的一致性。同時在調度所內核對信息。
⑤列控調試:與列控系統(tǒng)串口調通后,進行信息核對,列控系統(tǒng)接收到CTC的數據與系統(tǒng)銜接調試。提前做好模擬限速條件,由路局調度所下發(fā)模擬限速命令,CTC接收到能自動傳輸到列控系統(tǒng),列控接收到后發(fā)送報文數據到地面應答器,在現場用讀取儀讀到發(fā)來的數據并核對信息。針對每一地面應答器都要發(fā)送報文數據進行核對。
⑥鄰站顯示調試:相鄰的車站顯示終端上進行核對本站的信息。與本站試驗同步進行核對。
第2步、第3步相關要點試驗內容類同于第1步,在點閉前切換至既有設備。在既有主樓行車室內進行以上的內容試驗。
第4步:在完成所有的復聯試驗后,要點與聯鎖同步倒接,搬遷信號樓。倒換完成后進行主要項目的試驗,試驗完成交車站試驗。具體分工如下:
①舊設備斷電:專項負責人切斷CTC的供電電源和采集電源,經安全員確認設備徹底斷電后再開始施工作業(yè)。
②舊設備拆除:舊設備主要有運轉室舊設備的拆除和機械室舊設備的拆除。運轉室舊設備的拆除主要是將運轉室的站機、顯示器、音箱、打印機、鍵盤和鼠標等設備拆除,同時拆除設備之間相互連接的線纜。機械室舊設備的拆除主要是將與舊機柜連接的線纜抽出,將采集機籠及通信設備拆下。
③新設備調試:
a車務終端顯示、鼠標鍵盤、音頻通過KVM延長器延長后是否正常。
b設備正常啟動后,對設備進行必要的檢查調試。主要檢查各設備工作是否正常,有無異常聲響或異常溫升,設備相關各指示燈點亮是否正常。
c檢查通信設備、車務終端設備通信是否正常;檢查新機房自律機與聯鎖、列控接口鏈接是否正常,并進行主備及倒切試驗;車務終端確認時鐘同步、安全加固軟件運行正常,啟動車務終端程序。
④車務終端功能試驗:
a站場、區(qū)間信息的核對,鄰站站場透明顯示核對。
b調度命令、階段計劃的下達、簽收及打印。
c CTC功能的模式轉換試驗,以及在各模式下的功能測試,辦理鄰站閉塞預告。
d臨時限速命令的下達、取消。
e車次的自動追蹤、自動報點上圖。
4 CTC終端設備更換施工安全卡控措施
4.1 施工內容、標準應嚴格按照設計文件執(zhí)行,符合相關設計規(guī)范。
4.2 嚴禁超范圍施工,嚴格執(zhí)行制定的施工安全措施。
4.3 電源的斷電、送電,要設專人進行盯控,落實雙人確認制度,確保人身與設備安全。
4.4 做好對工控機柜及采集機柜內部線纜的標識,尤其是電源線的零線及地線接線端子,確保線纜連接正確。
4.5 測試自律機對微機聯鎖、列控連接線纜,保證CTC系統(tǒng)與微機聯鎖、列控之間通信正常。
4.6 在連接好網絡長線驅動器(KVM)之后,需進行功能驗證,確保顯示器、音箱、鍵盤、鼠標正常工作。
4.7 對電源繼電器的測試尤為重要,確保電源在UPS有故障或者故障恢復時的有序供電切換。當UPS故障無輸出且外電供電正常時,能無縫切換到外電直供狀態(tài);當UPS恢復正常時,能無縫切換回UPS供電狀態(tài)。
4.8 檢查核對站機時區(qū)設置,將時區(qū)設置為北京時間,確保與局調度中心設備時間的一致性。
5 結束語
太原南行車室CTC設備搬遷案例可分析總結出,施工內容應符合設計規(guī)范。將CTC終端設備更新施工中的施工內容進行合理劃分,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點進行詳細分析及有效的安全管理卡控,可以有效降低設備更新過程中的風險,是確保施工安全的重中之重[4]。改進施工措施,實現安全風險管理的不斷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高施工作業(yè)安全控制水平是保證CTC車站終端設備更新施工作業(yè)安全控制的關鍵。
參考文獻:
[1]郝瑞琴,楊文琪.分散自律調度集中系統(tǒng)(CTC)分析與設計研究[J].電氣傳動自動化,2006(06).
[2]賀永勝.分散自律調度集中(CTC)系統(tǒng)調試[J].鐵道通信信號,2005(07).
[3]劉朝英.中國鐵路分散自律調度集中[M].中國鐵道出版社.
[4]酈萌,吳芳美.鐵道信號可靠性安全性理論及證實[M].中國鐵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