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語言是人類活動的基本工具,語言不僅是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同樣在美術課中也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學習美術也需要有自己的感受,就需要用語言來表達出來,這樣,學生的欣賞水平才能進步,通過語言交流,也能讓老師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而是要貫穿在教學的整個過程中。那么,高中美術教學如何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
對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要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老師也要有全新的教學觀念,高中生應該有自己的主見,而不是在學習中全部都依賴于課本,也不是全部依賴于教師。不可否認, 課本豐富的學習內容是學生學習基礎,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應該也要看到,課本中對美術作品的評價也是一家之言,這種評價說明怎么會適合每個個體不同的學生呢?任何一個作品給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感受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感受也不同,在不同的時間也有不同的感受,這就是美術作品的魅力所在。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正是基于此,我們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觀點去審美,讓他們參與對作品的評價,讓學生表達自己地作品的見解,從而提高自己的主體鑒賞能力。在教學中,讓學生大膽的說,可以用“我體驗到”、“我感覺到”等推測性的語言來表達,這些語言的運用就是給學生一個表達的機會,意思是這些評價是自己的觀點,而不是書上的觀點,讓學生意識到,對作品的評價是沒有權威。當然,學生在評價時可能會有不同的聲音,當一個學生評價時,其他同學都要認真聽,這些發(fā)言可能會對他有一些啟示,可能對自己的感受是一種補充,讓自己更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還能培養(yǎng)自己的判斷能力,從而減少了主觀上的盲目評價,達到主觀與客觀的評價統(tǒng)一。
二、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高中階段是學生成熟悉的一個特殊時期,雖然心理開始覺醒,但這一時間也有缺點,就是思想更為細膩,卻不像小學生那樣敢說敢做,而是在說之前想一想說的對不對,或者干脆不說,他們認為少說為好,如果長期這樣下去老師也不管,那么,學生課堂上就不再舉手發(fā)言了。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方法,組織上課的方式也要改革,老師可以做學生的合作伙伴、可以是辯論的對手。讓學生感覺老師也是自己學習上的幫助者,讓他們知道老師的觀點并不代表全體學生,而只是代表老師本人,學生可以與老師辯論,甚至是相反的意見。老師對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特別是對不大發(fā)言的同學要鼓勵,可以把這些學生分到與經常發(fā)言的一組進地討論,起到幫助的作用。在每一位學生發(fā)表自己觀點時,老師要給以贊賞,用微笑面對他們,最后用肯定的語言給學生進行總結,這樣,良好的學習氛圍就產生了,學生感覺上課發(fā)言是一種成就,是一種享受。
三、注重詞匯的積累
很多學生在發(fā)言的時候不知道怎樣表達,但是在發(fā)言之前感覺有很多話要說,出現(xiàn)這樣的原因就是學生肚子里沒有多少詞匯,想得很多,表達不出來,這是一種能力缺失的表現(xiàn)。美術有很多的專業(yè)知識與術語,平時在課堂上老師都要說給學生聽,把這些知識都傳遞給學生,不能不說或者含糊的一帶而過。因為美術不僅僅是繪畫,而是包含有工藝、欣賞等,這些因素構成一個完整的美術整體,各因素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美術專業(yè)中有很多的術語:構圖、明暗、冷暖、透視、比例、對稱、和諧等。對于高中生來說,這些詞語都聽說過,但是這些詞語用在美術專業(yè)中又表達了什么呢?此時,都要對這些詞語進行重點解釋。
四、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學生對陌生的事物很少興趣,同樣,在美術學習中,他們對一幅作品如果太陌生或者根本沒有見過,那么,他就沒有興趣去欣賞。如果學生見過一個美術作品,而且也知道關于這幅作品的知識,那么,他可能就會產生興趣,如果在課堂上欣賞這個作品,他的學習熱情也會高漲。有些作品富于變化、對比強烈,更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關注。所以,我們選擇作品時,一定要是一些學生熟悉的,而且要個性鮮明的。比如:梁楷的《李白行吟圖》、凡高的《向日葵》等。當然還有很多中國的山水花鳥畫等作品都能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情,學生很樂于欣賞它們。如果學生對這些作品過于熟悉,學生在聽講的時候可能因為聽過而不再聽了,此時,老師則可以換一個角度去講,講一些關于此作品的另一面,學生沒有聽到的知識,此時學生就會更加感興趣,從而從更多的角度了解這個作品。比如名畫《蒙娜麗莎》小學生都知道,更別說是高中生了,但是,高中生真的了解這幅畫嗎?你是不是只是看過上面的一個肖像而已。他只不過一同平常的肖像畫而已,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讓這幅畫會成為世界名畫,流芳千古呢。神秘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里?作者達芬奇是不是一個平常的人?這些問題提出后,學生似乎感覺到自己對這幅畫真的懂不了多少。于是,他們就會動腦想這些問題,這樣,接下來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了。
總之,在高中美術欣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是教學任務之一,我們不可小視,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在對學生的語言能力進行正確的引導,鼓勵他們多說,真正理解作品的藝術價值,從而推動學生去思考、探索與實踐。
【參考文獻】
[1]劉智勇.淺談美術欣賞課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05)
[2]田文芳.淺談高中美術欣賞課的實踐價值[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7(04)
[3]杜建中.淺談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7(02)
[4]宋立偉.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