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
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是指病患在X線檢查中顯示無骨折脫位現(xiàn)象,但臨床上依舊存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損的脊髓損傷的疾病[1]。這種損傷常見于急性外傷性椎間盤突出造成一過性或持續(xù)性脊髓壓迫,亦常見于存在各種頸椎管狹窄、頸椎不穩(wěn)等病理基礎上,外傷導致頸過度伸曲活動擠壓頸脊髓發(fā)生損傷[2-4]。臨床治療中采取保守治療方式與手術治療方式均得到較好的效果,但采取何種方式治療還需探討。鑒于此,本文通過對比研究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的效果,并分析影響療效的因素。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骨科接受治療的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患者127例。診斷標準:(1)有頸部外傷史,傷后出現(xiàn)四肢肢端麻木及乏力等頸脊髓損癥狀;(2)經(jīng)X線檢查未發(fā)現(xiàn)骨折以及脫位等現(xiàn)象;(3)通過MR掃描發(fā)現(xiàn)[5-6]。并排除70歲以上,伴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嚴重疾病以及不配合隨訪的病患。男73例,女54例;年齡38~69歲,平均(51.2±4.2)歲。受傷機制:過伸型損傷61例,屈曲型損傷38例,以及不明機制28例。傷后脊髓功能狀態(tài)Ⅰ度患者59例,Ⅱ度患者46例以及Ⅲ度患者22例。 JOA評分0~4分27例,5~8分69例,9~12分31例。受傷至治療時間大于3個月82例,超過3個月45例。其中選擇保守治療43例,記為對照組,男28例,女15例;年齡39~69歲,平均(51.3±4.5)歲。選擇手術治療84例,記為觀察組,男45例,女39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的保守治療應用甲基強的松龍方案進行治療,只以頸外輔助托住固定,避免運動后再接受高壓氧以及營養(yǎng)神經(jīng)治療。觀察組手術治療中分別有行前路減壓植骨融合內(nèi)固定術(37例)、后路單(雙)開減壓內(nèi)固定術(29例)以及前后路聯(lián)合手術(18例)。手術前后需要使用脫水劑和激素治療,并在術后均加以頸部圍領進行保護3個月左右。記錄兩組病患康復訓練情況、傷后至手術時間、JOA評分,并以門診或電話的方式隨訪12個月。
1.3 療效評價 (1)傷后脊髓功能狀態(tài):Ⅰ度表示出現(xiàn)過四肢完全癱瘓癥狀,并且在脊髓休克結束后顯示為不全癱瘓的病患。Ⅱ度表示四肢麻木且使不上力氣,但是未出現(xiàn)完全癱瘓的病患。Ⅲ度僅上肢麻木無力,下肢完全癱瘓的病患。(2)JOA17分評分表是根據(jù)病患上下肢的運動、感知以及膀胱括約肌等功能來評價治療前后的脊髓功能狀態(tài)[7]。并以JOA評分得到JOA評分改善率(術前評分-術后評分)(17-術前評分)%來評價治療效果。JOA改善率>75%表示治療效果為優(yōu),50%~75%表示治療效果為良,而<50%表示治療效果差。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字2檢驗,采用Pearson單因素與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的方法對影響療效的因素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療效比較 兩組在治療前JOA評分無差異,治療后觀察組的JOA評分較對照組上升更明顯,且觀察組JOA改善率為(58.92±19.28)%,高于對照組的(36.02±13.29)%,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治療方式后療效比較
2.2 影響治療效果的相關因素比較 將所有可能影響因素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性別、年齡以及傷后脊髓功能狀態(tài)為Ⅱ度、Ⅲ度對療效無影響。而傷后脊髓功能狀態(tài)為Ⅰ度、傷后至手術時間、是否進行康復訓練以及治療方式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2.3 影響治療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療效的Logistic回歸性分析 根據(jù)Logistic回歸性分析,將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療效作為因變量,將其他因素作自變量,篩選出4個影響因素:傷后脊髓功能狀態(tài)為Ⅰ度、傷后至手術時間、是否進行康復訓練以及治療方式,見表3。
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在臨床中是常見的神經(jīng)損傷類疾病之一,經(jīng)MRI圖像檢測確診后進行針對性治療能得到良好的效果[8-9]。這種損傷一般是在頸椎已經(jīng)出現(xiàn)慢性退化的前提下受到外力再次傷害而導致的,因此造成損傷的原因眾多。主要是病患在頸部受傷時頸部過伸或過曲受力導致纖維環(huán)受到擠壓后破裂,傷害脊髓導致其損傷。另外還有可能是在各種頸椎管狹窄、頸椎不穩(wěn)等病理基礎上,外傷導致頸過度伸曲活動擠壓頸脊髓發(fā)生損傷。因此,臨床治療中對于恢復頸脊髓功能成為重要課題研究[10-11]。
表2 影響治療效果的相關因素比較
表3 影響治療無骨折脫位型脊髓損傷療效的Logistic回歸性分析
本文通過對比保守方式和手術分別治療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病患,得到結果:觀察組在治療后JOA改善率高于對照組。并依據(jù)JOA改善率得到治療效果為優(yōu)良的病患占73.81%,顯著高于對照組,與陳春等[8]的報道一致,說明應用手術治療能更針對性地治療,從而改善病癥。另外,本研究通過Logistic回歸性分析,得到4個影響因素:傷后脊髓功能狀態(tài)為Ⅰ度、傷后至手術時間、是否進行康復訓練以及治療方式,與相關文獻[12-13]的報道類似。手術治療組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原因是:手術減壓內(nèi)固定可以及時解除頸脊髓壓迫,降低脊髓水腫程度以及使脊髓中血液循環(huán)得到有效改善,對于合并頸椎不穩(wěn)病患內(nèi)固定手術可以獲得頸椎穩(wěn)定、恢復椎間隙高度,避免頸椎不穩(wěn)造成繼發(fā)性頸脊髓損傷,對于局限性頸脊髓腹側受壓病患可以采用前路減壓內(nèi)固定[14-15]。對于多節(jié)段頸間盤突出或者多節(jié)段退變性頸椎管狹窄病患應采用后路單(雙)開減壓內(nèi)固定術。對于脊髓前后方存在明顯壓迫病患宜選用一期后路單/雙開門減壓術-前路鋼板內(nèi)固定聯(lián)合手術。而治療后的康復訓練時針對病患恢復情況制定適當?shù)倪\動計劃,主要依據(jù)訓練讓脊髓得到更好的恢復。
綜上所述,應用手術治療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得到的效果比保守治療好,并且受傷后及時治療以及治療后進行針對性康復訓練均能提高療效,減少病患疼痛。
[1]馬迅,張鵬.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14,30(8):782-785.
[2]熊健,佘遠舉,許永濤,等.頸椎椎弓根螺釘內(nèi)固定治療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1(11):909-911.
[3] LI Jie,ZHAO Liu-jun,RONG-Ming,et al.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erior transpediclar screw reconstruction in treating lower cervical spine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J].China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2014,27(2):106-111.
[4]劉加元,劉守正,張成亮,等.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的局部麻醉手術策略[J].骨科,2011,2(3):129-132.
[5]易龍,孫天勝,張志成,等.SLIC評分系統(tǒng)在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4):304-307.
[6] Chantal S,Parenteau David C,Viano,et al.Spinal fracturedislocations and spinal cord injuries in motor vehicle crashes[J].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2014,15(7):694-700.
[7]李華斌,羅維肖.電休克治療致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1例[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4,1(4):234-235.
[8]陳春,李江龍,劉繼波,等.手術和非手術方法治療老年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3(5):1201-1202.
[9]孫彥鵬,史相欽,卜保獻,等.頸前路減壓植骨融合內(nèi)固定術一期治療脊髓型頸椎病并后縱韌帶骨化癥[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7):31-32.
[10]范凌,潘顯明,黃鋼,等.手術治療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31例[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3,23(6):94-96.
[11]蘇杰鵬,袁婉華,陳澤群.骨科創(chuàng)傷中持續(xù)封閉負壓引流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5):21-22.
[12]胥正鋒,熊敏,曾慶敏,等.無骨折脫位型頸中央脊髓損傷的治療方法選擇[J].中國臨床醫(yī)學,2013,20(3):321-323.
[13]韋武.無骨折脫位型頸脊髓損傷的手術治療[J].醫(yī)學信息,2013,1(7):175-176.
[14]姚愛明,劉林,馮斌,等.36例過伸型頸椎無骨折脫位脊髓損傷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36(6):619-620.
[15]黨麗娟.高壓氧綜合治療頸脊髓損傷的效果和護理措施[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