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人
趙敦華,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哲學系前系主任。著有《卡爾·波普》、《基督教哲學1500年》、《西方哲學簡史》、《現(xiàn)代西方哲學新編》和《人性和倫理的跨文化研究》等十余部著作。
趙敦華教授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本科生開設(shè)《西方哲學導論》課程。作為教師,趙老師認為自己的任務是深入淺出講明白哲學的基本概念,塑造哲學的思維方式,激發(fā)學生們學習哲學的興趣,教會學生們?nèi)绾斡谜_的方法“做”哲學。對于今后有志于從事哲學研究的學生而言,趙老師主張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去思考一些哲學史上的重大問題,把重要的問題自己想一遍。對于今后從事其他工作的學生而言,則要通過哲學課程的學習,理解歷史上的哲學家們最主要的觀點和主張,并努力探尋他們思考的方式。無論將來是否做哲學相關(guān)的工作,重視思維與邏輯的規(guī)范、學會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都是非常必要的。哲學是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訓練,是普遍性問題的思考。
哲學原著類推薦書目:
1.《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下卷),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譯,商務印書館,1981-1982年。
2.《現(xiàn)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讀》,陳啟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3.《現(xiàn)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輯》,洪謙主編,商務印書館,1993年。
4.《西方哲學經(jīng)典原著選讀》(英文版,有中文導讀),趙敦華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趙老師主張學習哲學從精讀原典入手,并以哲學史著作作為參考。對于初學哲學者而言,西方哲學史是一門比較困難的學科。它以時間線索展開,并非由淺及深,步步深入;且對于中國大學生而言,還存在著語言和思維方式上的困難。對此而言,最好的辦法是扎進文本當中去,透過哲學家的表述與論證理解其哲學思想。
《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下)這套書是北京大學哲學系《西方哲學史》課程教學使用的原典選輯。研究歷史必須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哲學史的第一手材料就是哲學家們的原著;但是哲學原著浩如煙海,初學者在一學年中除了聽課以外,自學時間是有限的,只能在教師指導下研讀其中最必要的一小部分,作為基本訓練。這套書節(jié)選了西方哲學史上最重要的文本,涵蓋古希臘至十九世紀的重要哲學文本。上卷包括:1.古希臘羅馬哲學;2.歐洲中世紀哲學;3.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哲學;4.十六到十八世紀西歐哲學。下卷包括:5.十八世紀法國哲學;6.十八到十九世紀德國哲學:7.十九世紀俄國哲學。
陳啟偉主編的《現(xiàn)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讀》一書則選取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期的重要哲學文本,包括尼采、布萊德雷、伽達默爾、??隆⒘芯S?斯特勞斯等數(shù)十位現(xiàn)代哲學家的名作43篇。洪謙主編《現(xiàn)代西方哲學論著選輯》收錄的篇目則以20世紀初的邏輯經(jīng)驗主義和英美分析哲學為主。以上三部書,基本涵蓋了西方哲學的重要文本,可作為哲學初學者閱讀使用。對于外語水平較好,或有志于進一步在哲學領(lǐng)域深造的學習者而言,也可以適當閱讀一些原著英譯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西方哲學經(jīng)典原著選讀》(英文版,有中文導讀)可滿足這一需要。
如果對完整的哲學原典感興趣,可閱讀柏拉圖《理想國》、《斐多篇》,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斯賓諾莎《倫理學》,洛克《人類理解論》,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黑格爾《小邏輯》,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等著作。深刻理解古希臘哲學以及近代哲學是理解現(xiàn)當代哲學的基礎(chǔ),只有把經(jīng)典哲學著作的思想掌握透徹,才可能理解五花八門的現(xiàn)當代哲學思想。
經(jīng)典哲學史著作推薦書目:
1.《西方哲學史》(上、下),(英)羅素著,何兆武、李約瑟譯,商務印書館,1992年。
2.《西方哲學史》,(美)梯利著,商務印書館,1995年。
哲學文本并不易讀,且初學者不易把握各家的核心要義及思想體系,這時也可以閱讀一些哲學史著作,做建構(gòu)知識體系之用,也便于初學者按照歷史順序去了解各位哲學家的思想全貌。趙敦華老師推薦對羅素《西方哲學史》與梯利《西方哲學史》兩部書進行通讀。羅素是英國著名數(shù)學家、哲學家、邏輯學家,同時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的著作《西方哲學史》文字優(yōu)美、表述清晰,英文原版亦曉暢易讀,另有這本書的簡寫本《西方的智慧》可作為參考。但羅素的這本書加入了一些他自身的觀點與評價,會對初學哲學者產(chǎn)生一定影響。相較而言,梯利《西方哲學史》則注意讓作者擺出自己的觀點,而不泛加品評。梯利的這部書較為注重對各位哲學家的思想體系進行原本、客觀展現(xiàn),對每位哲學家的思想分成本體論、認識論、邏輯學、美學等方面進行介紹。除此之外,斯通普夫《西方哲學史》也可作為閱讀參考。
學習哲學最難的地方莫過于準確、深入理解西方哲學的基本概念,如“存在”、“形式”、“理念”和“理性”等。趙老師認為,古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的開端,也是最難懂的部分,“如果真正學好了古希臘哲學,之后的哲學就好理解了”。在講授西方哲學史上主要的哲學體系時,趙老師著重強調(diào),要理解那些貫穿西方哲學史的重要概念和范疇。比如“存在”這個概念,源于西文動詞“是”(to be);而中文沒有對應概念,“是”只能作為動詞而不能作為名詞,于是就造成了初學者理解“是”這個概念時的困惑。西方哲學從古希臘、中世紀、近代哲學、德國古典哲學一直發(fā)展到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其核心命題與概念雖非一成不變,但也有非常明顯的歷史承續(xù),初學哲學時,必須把核心命題、關(guān)鍵概念搞明白,這樣才能摸清楚西方哲學的內(nèi)在門路,才不至于在學習哲學史時一頭霧水。
哲學入門教材推薦書目:
1.《西方哲學簡史》,趙敦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2.《現(xiàn)代西方哲學新編》,趙敦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趙敦華老師主持編寫的《西方哲學簡史》和《現(xiàn)代西方哲學新編》兩本書是全面、系統(tǒng)、細致介紹西方哲學史的教科書,適合中國學生初學哲學使用。這兩本書力圖做到深入淺出介紹各位哲學家的思想全貌,并對重點哲學問題進行了細致分析。趙敦華老師編寫這兩部書時充分考慮到初學者的認知能力與接受水平,特別關(guān)注了教學中出現(xiàn)的重點難點問題,可以說是非常適合初學者的哲學史讀物。
好的哲學入門書籍對于初學者走入哲學殿堂至關(guān)重要。趙老師認為,一部較好的哲學教材必須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通俗,要讓沒有受過哲學專業(yè)訓練的讀者也讀得懂;二是要言之有物,不一定體系完整,但一定要有思想,哪怕只講一個問題,也要講懂、講透,而不是泛泛而談;三是要體現(xiàn)人文關(guān)懷和終極關(guān)懷,大學教育并非職業(yè)教育,人文學科也不是技術(shù),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完善、高尚的人格,塑造學生崇高的人生境界。趙老師認為,哲學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我們不能要求哲學等人文學科具有直接的功利性,而要以培養(yǎng)個人的文化素質(zhì)和文化品格、塑造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為根本著眼點?!?/p>
責任編輯:刁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