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家斌
江蘇省蘇州東吳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檢驗科,江蘇蘇州 215007
妊娠期高血壓(gestational hypertension)是妊娠期婦女所特有且常見的病癥類型,可嚴重威脅母嬰安全[1]。目前妊娠期高血壓的致病原因尚未明確,不過絕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該病癥的發(fā)生與免疫機制(胎盤發(fā)育過程中的免疫屏障作用、母體內免疫抑制細胞或者是免疫抑制物作用)、子宮張力過高及合并全身血管病變致使胎盤淺著床、血管內皮損傷、遺傳、營養(yǎng)失衡、胰島素抵抗等因素具有密切關聯(lián)性[2-3]。所以臨床治療中只能夠依據(jù)患者好發(fā)因素、病理生理變化特征采取解痙、降壓、利尿或終止妊娠的治療策略,無論是對于患者還是臨床而言均帶來不利影響[4]。因此,妊娠期高血壓的防治工作成為目前臨床工作的重中之重。該研究圍繞尿微量蛋白檢測對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病率預測的影響展開深入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表2 研究組內尿微量蛋白指標比較(x±s)
選取某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組,患者年齡 22~40 歲,平均年齡(31.5±1.0)歲,臨床表現(xiàn):高血壓、水腫、蛋白尿、抽搐;孕周:28~37 周,平均孕周(32.5±2.5)周;妊娠期高血壓分類:輕度 33 例(血壓≤17.3 kPa/12.0 kPa)、中重度 67例(血壓>17.3 kPa/12.0 kPa)。納入標準:①經臨床診斷確診為妊娠期高血壓者;②無肝腎功能衰竭、心腦血管嚴重病變者;③臨床依從性好者。排除標準:①原發(fā)性腎病者;②嚴重精神障礙,無法順利溝通交流者;③不同意本次研究方案者。另選同期100例正常孕婦作為對照組,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32.0±1.2)歲;孕周:29~38 周,平均孕周(33.0±2.0)周。
留取所有受試者新鮮尿液10 mL,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后去除上清液,采用免疫比濁法(Turbidimetric inhibition immuno assay)予以測定,所用儀器為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生產的AU680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試劑盒為上海盈科醫(yī)學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兩組受試者臨床觀察指標為尿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IgG)、尿轉鐵蛋白(Transferrin,TRF)、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mALB)、尿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
該研究當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以t檢驗。
研究組患者尿微量蛋白指標與對照組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受試者尿微量蛋白指標比較(x±s)
組內對比,輕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尿微量蛋白指標與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既往認知中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無法預防的疾病,然而隨著醫(yī)學研究的逐步深入開展,通過良好的孕前檢查、防范等措施,妊娠期高血壓病癥的發(fā)生幾率將能夠得到控制[5]。盡管目前妊娠期高血壓的發(fā)病幾率相對較低,僅為1.5%~2%左右,但是常用的治療高血壓藥物無法應用在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中,使得此階段的高血壓處理成為了臨床最具有爭議的領域之一[6]。此外,由于妊娠期高血壓的病理變化是由患者全身小血管發(fā)生痙攣所致,誘使腎小球發(fā)生擴張現(xiàn)象,內皮細胞在此過程中腫脹,對腎小球或者是腎小管造成損傷,從而誘發(fā)蛋白尿、腎功能衰竭、微血管病變溶血、尿毒癥等一系列嚴重并發(fā)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8]。所以,對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病幾率做出準確預測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處置方案成為保障母嬰生命安全的關鍵之所在[9]。
尿系列蛋白主要是指存在于尿液之中的一組蛋白質物質,妊娠期高血壓病癥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總是伴隨著腎小球病變情形存在[10]。正常生理狀態(tài)下腎臟中濾過膜具有屏障及保護作用,大、中分子蛋白物質因該濾過膜的阻攔而無法出現(xiàn)在尿液之中。但是處于病理狀態(tài)下,濾過膜的孔徑屏障以及電荷屏障受到破壞,大量的大、中分子蛋白物質透過濾過膜出現(xiàn)在尿液之中。此外,如果腎小管受到損害,則其對于蛋白的重吸收能力將會大幅降低,小分子蛋白隨之出現(xiàn)在尿液之中。而若是二者同時受到損害,那么此時尿液成分中大、中、小分子蛋白將會共存,并且各種尿微量蛋白的含量與妊娠期高血壓病情進展呈正相關性,即:妊娠期高血壓病癥越嚴重,則尿微量蛋白含量越高。
該研究中通過檢測兩組受試者尿液后發(fā)現(xiàn),研究組患者 IgG(15.35±1.55)mg/L、TRF(4.78±0.45)mg/L、mALB(13.85±1.20)mg/L、β2-MG(433.89±12.55)μg/L,而處于正常妊娠狀態(tài)的孕婦 IgG (6.85±1.25)mg/L、TRF(1.62±0.33)mg/L、mALB(6.25±1.01)mg/L、β2-MG(377.24±10.35)μg/L,兩組患者各項數(shù)值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結果可知,處于病理狀態(tài)下的妊娠期婦女尿液中尿微量蛋白各項指標數(shù)值呈現(xiàn)出異常升高態(tài)勢,因而尿微量蛋白指標可以作為診斷妊娠期高血壓的一組參照指標。同時,該研究在進一步深入分析后證實,隨著妊娠期高血壓病癥的不斷進展,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壓患者 IgG (18.77±1.24)mg/L、TRF (5.59±0.20)mg/L、mALB(17.45±1.10)mg/L、β2-MG (450.99±11.50)μg/L 均明顯高于輕度妊娠期 高血壓 患者 的 (12.44±1.32)mg/L、(3.33±0.21)mg/L、(9.78±1.08)mg/L、(410.29±11.37)μg/L,并且二者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性。因而上述指標可以作為早期預測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病率的參照指標而在臨床之中加以推廣使用。所以,該研究最終得出了尿微量蛋白可以作為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病率預測的參照指標,并且通過詳細分析尿微量蛋白能夠進一步判斷患者病情進展及嚴重程度,因而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的臨床檢驗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與目前現(xiàn)有研究成果相比較,該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尿微量蛋白指標檢測采取的免疫比濁法是當前比較先進,具有高敏感性、高特異性特征的免疫檢測技術,在IgG、TRF、mALB、β2-MG指標檢測過程中操作簡便,無論是敏感度還是精確度均處于較高水平,能夠滿足目前臨床檢驗工作需求,通過該檢測數(shù)值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出具定量分析結果,極大地方便了臨床醫(yī)師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的診斷與處理。尤為適用于我國廣大的基層衛(wèi)生醫(yī)療機構臨床檢驗工作中,所以尿微量蛋白指標的檢測在理論及實際中均具備了較高的可行性及可推廣性。然而,該研究同樣存在著不足之處,即所得結論目前并未得到臨床大樣本檢驗,在實際臨床中的應用價值尚有待商榷,能夠作為預測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病的指標還有待于今后其他研究成果予以支撐。
綜上所述,尿微量蛋白數(shù)值與妊娠期高血壓病情進展呈正相關性,可作為預測妊娠期高血壓發(fā)病率的參照指標而加以推廣使用。
[1]劉守燕,陶貝.尿微量白蛋白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期腎損傷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25(29):150-151.
[2]黃瓊蓮,譚文敏,潘婉,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24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15(17):2705-2706.
[3]梁偉.尿微量白蛋白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早期腎損傷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33(30):4951-4953.
[4]張鑫,趙蘊芝,許文娟.尿免疫球蛋白、轉鐵蛋白、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的聯(lián)合檢測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臨床價值[J].海軍醫(yī)學雜志,2015,10(6):511-513,556.
[5]周飛.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相關性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1(12):41-42.
[6]韓乃枝.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脂聯(lián)素與尿微量白蛋白的相關性[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14(6):951-952.
[7]狄英波,白洋,李海素,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分析及臨床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4,35(33):5391-5393.
[8]丁永鴻.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在98例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0(2):126-127.
[9]王華.尿微量蛋白分析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診斷價值探討[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3,14(15):147-149.
[10]狄英波,白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34(33):5457-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