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運濤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觀察
胡運濤
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臨床療效。方法1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成治療組(70例)和對照組(60例), 兩組均采用相同的常規(guī)西醫(yī)綜合治療,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結合中藥治療, 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2.86%, 對照組總有效率80.00%,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發(fā)生。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療效確切, 安全性高, 不良反應少, 值得臨床推廣。
中西醫(yī)結合;慢性阻塞性肺疾??;急性加重期
[1] 樂杰.婦產(chǎn)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8:56.
[2] 劉強, 劉華倩, 孫雪冰, 等.4110例不孕女性宮腔及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的病因分析及比較.中國生育健康雜志, 2014, 25(2): 175-178.
[3] 趙菊芬, 楊柳風, 李茜, 等.宮腔鏡聯(lián)合檢查與標準腹腔鏡檢查在不孕癥中的臨床評價.中國婦幼保健, 2014, 29(2):297-298.
[4] 盛喜霞, 吳智玉, 鄭燕, 等.宮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不孕癥43例臨床觀察.中國臨床研究, 2014, 27(3):321-323.
[5] 操勝斌, 袁波, 蔣登華, 等.經(jīng)導絲宮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癥的療效觀察.新疆醫(yī)學, 2014, 44(8):91-93.
[6] 李鳳玲, 譚慧珍, 何瀏銘, 等.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在女性不孕癥診治中的應用.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4, 14(5):937-939.
[7] 成健, 黃森.宮腹腔鏡治療不孕癥的臨床觀察.吉林醫(yī)學, 2014, 35(24):5458-5459.
[8] 馬守霞.宮腔鏡腹腔鏡聯(lián)合診治90例女性不孕癥分析.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4, 20(2):21-23.
[9] 杜麗榮, 高羽, 田慧艷, 等.不孕癥宮腔鏡與注水腹腔鏡聯(lián)合檢查結果與妊娠方式的關系.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 2013, 13(5): 432-435, 443.
[10] 張春華.聯(lián)合應用宮腹腔鏡行輸卵管插管和應用透明質酸鈉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的療效觀察.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4, 20(13): 1869-1872.
[11] 朱世玲, 張愛君, 姚紅, 等.宮腹腔鏡聯(lián)合手術治療不孕癥275例臨床分析.蚌埠醫(yī)學院學報, 2014, 39(7):940-941, 944.
[12] 王國華, 朱虹, 林爽.宮腔鏡聯(lián)合腹腔鏡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的療效觀察.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 48(2):163-164.
[13] 鞏春梅.宮腹腔鏡聯(lián)合治療38例輸卵管性不孕癥的療效分析.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3, 51(8):25-2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具有不完全可逆并呈進行性發(fā)展的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1], 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最常見和多發(fā)的疾病, 因肺功能進行性減退, 嚴重影響患者的勞動力和生活質量。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資料顯示, COPD的病死率居所有死因的第四位[2,3], 造成巨大的社會和經(jīng)濟負擔, 近年來隨著工業(yè)和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 人們的生活模式及環(huán)境污染均有很大變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均呈逐年增加之勢。作者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70例, 取得較好的療效, 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130例廣州市沙河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住院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70例)和對照組(60例), 治療組中男42例, 女28例;年齡最大75歲, 最小42歲, 平均年齡(52.36±7.56)歲;病程3~16年, 平均病程(7.5±3.6)年,急性加重期5~10 d, 平均(7.2±1.1)d, 病情嚴重程度(肺功能分級按GOLD), 中度46例, 重度24例。對照組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最大76歲, 最小45歲, 平均年齡(54.47±7.26)歲;病程4~16年, 平均病程(7.2±3.1)年, 急性加重期4~12 d,平均(6.8±1.8)d, 病情嚴重程度, 中度40例, 重度2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組間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AECOPD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2]的診斷標準, 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衛(wèi)生部(現(xiàn)衛(wèi)計委)2002年制定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肺脹的診斷標準。
1.3.1 納入標準 ①符合AECOPD的中、西醫(yī)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為痰熱壅肺兼氣陰兩虛;②年齡40~80歲;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嚴重程度分級屬輕、中、重度者;④知情同意者。
1.3.2 排除標準 ①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囊性纖維化、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等其他疾病;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嚴重程度分級病情程度屬極重度者或需要機械通氣者;③嚴重心、肝、腎功能衰竭者;④未按規(guī)定用藥者或服用其他中藥影響療效判斷者;⑤不愿合作者。
1.4 治療方法
1.4.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綜合治療:給予安靜休息,持續(xù)低流量氧療, 營養(yǎng)支持, 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根據(jù)患者癥狀控制呼吸道感染, 止咳平喘化痰。
1.4.2 治療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射干15 g、杏仁10 g、炒黃芩15 g、黨參20 g、黃芪20 g、魚腥草20 g、款冬花10 g、蘇子10 g、浙貝母10 g、甘草6 g, 1劑/d, 水煎分2次口服, 連服7 d為1個療程, 均連服2個療程。
1.5 療效觀察
1.5.1 觀察指標 治療過程中呼吸困難、咳嗽、咳痰、水腫及肺部哮鳴音等臨床癥狀體征變化情況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5.2 療效標準 根據(jù)中醫(yī)證候, 對咳、痰、喘、腫等癥狀體征分為無、輕度、中度、重度四級, 按級別分別記0、1、2、3分, 治療前后各觀察記錄1次, 采用尼莫地平法計算治療前后各臨床癥狀體征及總積分變化[5]。臨床控制:臨床癥狀和體征大部分消失, 積分減少≥95%;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好轉, 積分減少≥70%;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部分好轉, 積分減少≥30%;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未好轉或加重, 積分減少不足30%。總有效率=(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課前,教師認真進行了教學設計,從課堂導入開始,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使學生在對生命天然的敬畏和尊重感驅動下,產(chǎn)生對遇到患者突發(fā)急情正確處理的迫切希望。在進入課堂教學后,教師通過發(fā)生在學校中的真實事件開始設置情境,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在突發(fā)事件面前的科學處理方法。整個課堂中設置了3次閱讀教材和3次現(xiàn)場模擬,旨在既能讓學生學會自學和歸納總結,又能讓學生動手操作,掌握一定技能。整節(jié)課內(nèi)容豐富,活動多樣,學生一直處于相對興奮的狀態(tài)。然而,當對熱鬧的課堂深入剖析,在45 min的課堂中學科素養(yǎng)的真正落地又在何處呢?這樣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是否有學科素養(yǎng)的安身立命之處?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實施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實施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92.86%, 對照組總有效率80.00%, 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結果(n, %)
2.2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在治療后, 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繼發(fā)于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的進行性氣流阻塞的疾病, 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氣道狹窄,慢性氣流受阻, 伴有氣道高反應性, 急性加重期是指在短時間內(nèi)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比平時加重或痰量增多或呈黃痰[1], 因此西醫(yī)治療根據(jù)患者癥狀控制呼吸道感染、糖皮質激素、低流量吸氧及支氣管舒張擴藥等, 但是長期的激素治療不可避免的會產(chǎn)生很多副作用, 而中醫(yī)強調(diào)“治病求本”、“標本兼治”, 所以需要結合中藥治療, 以減少西醫(yī)的用藥時間及副作用, 增強治療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中醫(yī)“喘證”、“肺脹”范疇, 《靈樞》曰“肺脹者, 虛滿而咳喘?!? 《丹溪心法》曰“肺脹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 此痰夾淤血礙氣而病, 易降火以清利其痰”,為本虛標實之侯, 平時偏于本虛, 復感外邪發(fā)作時偏于標實,氣陰兩虛為其本, 痰熱壅肺為其標實, 羅小菊[6]在結合導師經(jīng)驗以及總結臨床之后認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以痰熱壅肺兼氣陰兩虛為多, 董賢明等[7]認為COPD急性發(fā)作往往正氣不足及標實痰熱并存。因此治療易益氣養(yǎng)陰, 清肺化痰,降氣平喘。方中黨參、黃芪益氣養(yǎng)陰、補肺脾腎, 黃芩味苦、性寒, 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肺平喘等功效, 魚腥草味辛、性微寒、歸肺經(jīng), 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功效, 用于治療痰熱壅肺, 蘇子、款冬花宣肺化痰平喘, 杏仁降氣平喘,射干具有清熱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結功效。諸藥共奏益氣養(yǎng)陰、清肺化痰、降氣平喘之功?,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蘇子的提取物對支氣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6], 黃芩中黃芩素對血小板中花生四烯酸代謝中環(huán)氧酶與脂氧酶均有抑制作用, 對脂氧酶更具有選擇性, 從而抑制了花生四烯酸代謝成哮喘介質——白細胞三烯化合物[8], 浙貝母堿在低濃度時對支氣管平滑肌有明顯擴張作用, 魚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 對呼吸中樞有抑制作用, 達到鎮(zhèn)咳、平喘作用。
本文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在呼吸困難、咳嗽、咳痰、水腫及肺部哮鳴音等臨床癥狀體征變化情況方面, 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無明顯的不良反應發(fā)生,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陸再英, 鐘南山.內(nèi)科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0:62.
[2]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3, 36(4): 256-257.
[3] Sekiya k, okuda H.Selective inhibition of platelet lipoxygenase by baicalein.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1982, 105(3):1090-109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02:60.
[5]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02:54-58, 60.
[6] 羅小菊.詹文濤辨證論治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臨床經(jīng)驗分析總結.云南中醫(yī)藥雜志, 1998, 19(3):1-3.
[7] 董賢明, 孫守平, 董長富.葶貝膠囊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40例療效觀察.疑難病雜志, 2003, 2(2):94.
[8] 柯明清.中草藥有效成分理化與藥理特性.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2:74.
[收稿日期:2015-01-13]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U Yun-tao.Guangzhou City School for the Blind, Guangzhou 510630,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sA total of 130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treatment group (7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Both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treatment group ha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2.86%, and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0%.The treatment group had much better total effectiv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were found i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provides precise effect in treating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high safety and few adverse reactions.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exacerbation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4.005
2014-12-25]
510630 廣州市盲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