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青鳳
擺脫超市“陷阱”有妙招
文/王青鳳
坐在沙發(fā)上的艾克斯看著妻子從超市里拎回來的一大包東西:火腿腸、五花肉、元寶蝦、牛奶、韭菜、巧克力……“親愛的,昨天你不是還下決心去超市時一定會管住自己,不需要的堅決不買嗎,今天怎么又買了這么多?五花肉、火腿腸、巧克力,這些咱家里不是還有嗎?”剛換完拖鞋的妻子走過來:“沒買多少啊,我看看?!睕]想到剛才還一臉平靜的妻子,瞪大眼睛叫起來:“哎,怎么又買了這么多呢? 咱這個月的開支又要超了,為什么我一進超市,就覺得什么都該買呢?你這個研究心理學的老公趕緊想想辦法吧?!?/p>
多年的心理研究和逛超市的經(jīng)歷讓艾克斯明白:商家對超市里所有的一切都會精心設(shè)計,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錢從顧客的口袋里“掏”出來。可是,有什么辦法把像妻子一樣的人從超市“陷阱”里解救出來呢?艾克斯決定找尋擺脫超市誘惑的方法。
要找尋方法,當務(wù)之急是要找到誘惑的根源。艾克斯當晚便開始查找資料,他從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網(wǎng)站上發(fā)現(xiàn)一項研究結(jié)果:人們在購物時,很容易受到氣味、顏色和商場播放音樂的蠱惑,放松警惕,花錢大手大腳。超市常發(fā)揮心理學上的“暈輪效應(yīng)”,在超市充滿柑橘香味,因為柑橘香味能讓人頭腦發(fā)熱,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購物上,花錢也不會考慮太多,購物欲望比沒有香味的要高出75%。音樂在促進消費方面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舒緩放松的音樂能讓人們流連忘返,在商場待更長時間,自然也就愿意花更多的錢。
晚上,艾克斯決定和妻子一起去做實驗。他倆戴上耳機和口罩走進超市,他們的裝束一進門就引來服務(wù)員的注視,這也難怪——在溫度適宜、香味撲鼻的超市里戴著口罩的確讓人懷疑,艾克斯夫婦不管這些,他們穿梭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之間,轉(zhuǎn)了半小時,只買了兩枚牙刷,總覺得還算理性??墒腔氐郊业陌怂褂X得他和妻子的目的性太強,在有心理戒備的情況下往往測不出真實效果。
于是,艾克斯便如以前做心理研究一樣,第二天晚上找了自己的十二個親戚朋友,男女老少皆有,發(fā)給他們準備好的口罩和耳塞,請他們戴上去不同的超市買東西,并約定八點半去艾克斯家交流感受。當親友如約來到艾克斯家集合的時候,艾克斯請大家把自己買的東西拿出來,判定一下,這次逛超市是否買了因為家里不需要令自己后悔的東西,是否買的比原先預(yù)想的多?經(jīng)過測試,大家發(fā)現(xiàn)戴著口罩與耳機逛超市確實沒有“沖動消費”,口罩和耳機讓他們擺脫商場設(shè)下的部分“陷阱”。
艾克斯的方法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小鎮(zhèn)上被人們采納使用。從此像艾克斯妻子一樣的人再也不會為掉進超市“陷阱”而苦惱了。